【缺愛缺的是父母之愛】
這一點首先要明確,你缺的不是愛情,而是親情,是小時候父母對你愛的不夠,或者忽視太多,或者批評太多,或者帶有很多虐待成分導致的。缺愛缺的是父母給自己的無條件的付出、關注、包容、支持、信任、鼓勵,
【缺愛會導致什么】
缺愛會導致歸屬感缺失,安全感嚴重不足。會讓人要么苦苦追尋有個依靠,對她稍微好點的人她會覺得是救星,但是不久以后發現并不能填補自己的心靈空虛,又很失望;要么放棄對愛的追尋轉而過度追尋自身的安全感,比如對成功的過度渴望,對財富和權力的癡迷,害怕靜下來面對自己的內心,無法容忍自己的無所事事。缺愛者由于沒有歸屬感,對社會他人是缺乏信任的,與人相處也是交易關系的思維,缺乏情感互動,人際關系不理想。
缺愛還會造成你的成就恐懼。對成功的追求可以轉移內心的痛苦,但是真的成功了之后,就沒有更好的目標來轉移內心里愛的缺失造成的痛苦了。所以,每次即將成功時,你會非常緊張,害怕這一時刻到來。
【被愛包裹的控制】除了忽視、虐待、神經質會給孩子的親密關系造成強烈的不安全影響之外,還有一種叫做“共依存癥”的現象,就是以愛的名義對孩子的過度控制,造成孩子自我邊界不清晰,無自我控制能力。這種現象也常出現發生在伴侶關系中。
【愛情能夠給你帶來的是什么】這一點也是需要清楚的。缺愛缺的是父母給自己的無條件的付出、關注、包容、支持、信任、鼓勵,而愛情構成的三元素是友誼、激情、承諾,愛情是美好的,但愛情是建立在友誼基礎上的,是平等的,并不能代替親情。
【缺愛者希望得到的愛情是什么樣的】缺愛的人希望得到的愛情,是對方無條件付出,對自己的任性、沖動(各種退行行為)非常包容,“一個非常溫柔的人”“一個對自己無微不至關心的人”“一個趕不走的情人”“一個能為自己付出一切的人”。這樣的完美愛人的形象,經常出現在影視劇里,但是很少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缺愛者的愛情模式】
1用控制欲和占有欲來彌補缺愛心(男性喜歡),客觀上限制了對方自由
2用反復考驗對方的方式來驗證對方對自己的真心不變(女性喜歡),客觀上打擊了對方的積極性
【缺愛者的愛情悲劇是二次打擊】缺愛者的人生中會有很多的不舒服,比如容易誘發抑郁癥,容易焦慮,人際關系處不好,無法理解人情世故,等等。但是最慘烈的悲劇還是不斷重復的愛情悲劇,因為把對方當成救星的這種強烈希望一旦破滅,給心理造成的是嚴重的二次打擊。為什么會希望破滅,因為期望太高了。愛情是平等的、自由的,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撫慰心靈,但不是為了治愈心靈而存在的。
【缺愛者的愛情悲劇時常上演】本來對自己非常好的人不容易遇到,慈父或者慈母精神的愛人更是很難遇到,一般人對愛情的態度都是平等的,我為你付出你為我付出,真心換真心。
當然,我想說的倒不只是缺愛者很難碰到對自己非常好的人,而是即使碰到了對自己非常好的人,他也很難填補你所需要的那種情感。要他既做愛人又做家長,還要經受種種考驗,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真的很難做到。開始可能有非常美好的一段經歷,但是對他(她)而言是一種能量的快速消耗。結果不久兩個人都帶著美好的回憶和深深的疲憊而分開了。對缺愛者而言,如果自己不成長,對方再好,自己都不會滿足,生生把對方逼走。
還有種愛情悲劇:有些人對分離的恐懼,導致他(她)去追尋的對象本身就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人,比如已婚人士、父母一定會反對的人,之類的。這讓他(她)有一種奇妙的安全感:即我能預見到自己的戀愛失敗,所以找那種根本不可能在一起的,反而可以敞開心扉去愛,到時候分手也是現實導致的,不至于那么痛苦。
【結論】愛情可能拯救不了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