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不安,主不明,則一十二官危”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言,人以五臟六腑等器官稱為“十二官”,其中以心臟最為重要。
人會衰老,心臟也一樣,心臟的壽命是40年,所以人過40歲以后,心臟就開始走“下坡路”。
我國確診為心臟病患者以接近2億人,而每年有50萬人死于心肌梗死。
心梗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但是心梗不是突然發生的,常言道“有諸內必行于諸外”。
心血管醫生提醒:臉上有這5個特征,十有八九是心臟病,預防心梗
1、發際線后移
臨床顯示,短時間內發現發際線升高,或是出現斑禿,應注意以下自己心臟的健康情況。
臨床顯示,出現發際線后移的情況,其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幾率,有相應的增加,這也是面診時,主要的一方面特征。
2、異常牙疼
俗語講,牙疼不算病,疼起來真要命,主要體現的就是“心源性牙疼”。可能會引發心臟疾病,導致心梗的發生。
心臟病的疼痛是放射狀的,心區,手臂,后背,牙齒都會出現疼痛的表現。
主要牙疼特征:疼痛劇烈,沒有固定的位置,吃止疼藥沒有效果。
3、山根異常
山根就是眼角之間的鼻梁處,這也是心臟在面部的反射區。
臨床發現,患有心臟病的人,70%以上都出出現山根有橫紋,出現紅點,斑塊的表現。
及時預防心律不齊,房顫,心絞痛等疾病的發生。
4、舌頭慘白
心臟開竅于舌,有的人舌頭上有白白的一層膜,并且伴有胸悶氣短的表現,一般判斷為是貧血型心臟病。
舌苔慘白是心臟缺血的特征,如果這種現象逐漸的加重,提早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的發生。
5、耳朵褶皺
生活中,經常發現45歲以上的人,耳垂會有一道橫紋,在醫學上被稱為是“冠心溝”。
主要就是年齡的增加,心臟動力下降,心氣不足,導致氣血瘀滯,預防動脈硬化的發生。
耳垂是人體的最末端,也是最敏感的部位,就會出現褶皺。
心臟病,最喜歡這3種人,希望你不是其中的一員:
1、只吃素的人
生活中,很多人為了防止肥胖,防止高血壓,高血脂,所以選擇只吃素。
而只吃素反而增加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蔬菜水果會增加糖的攝入,導致胰腺素分泌異常。
并且缺乏優質蛋白,會降低人的免疫力,和血管中“好的膽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從而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預防心臟疾病,維持身體健康,一定要營養均衡。
2、脾氣大的人
《素問》中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人的七情六欲都會影響到身體內臟器官的損傷,情緒波動大的人,血壓不穩定,心臟跳動的頻率異常。
尤其是,經常激動的人,很容易發生心肌梗死,猝死。
3、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會增加心臟病的惡變,同時心臟不好,也會導致睡眠質量下降,這是個惡性循環的過程。
失眠使人的生物鐘紊亂,內分泌失調,影響血壓,炎癥的發生。
熬夜使心臟不能更好的修復,增加血管內膜的損傷,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養護心臟,預防心梗,常做二飲,二不,三做!
“二飲”:
1、飲一杯養心茶
自制蒲公英雙參茶(蒲公英+人參+尾參+百合+苦蕎),調制成茶,可寧心安神,預防心臟疾病。
蒲公英,排毒效果好,清熱消炎,對血管炎癥,心肌炎等有一定功效。
人參,可雙向的調節心臟的機能,降低心臟心率,緩解疲勞,固本培元的作用。
尾參,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加毒素的代謝,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百合,入心肺二經,可清毒寧心,散熱祛煩,針對心煩,心火旺,抑郁的有很大幫助。
苦蕎,可改善心機供血,預防心梗,腦梗。
兩餐之間,一杯養心茶,解心煩,防心病。
2、飲一杯清血管茶
自制圓荷苦丁茶(圓荷+苦丁+蒲公英),調制成茶,泡水即可。
圓葉,能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壓積、清理血管垃圾。
小葉苦丁,對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
蒲公英,清血管,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二不”:
1、不吸煙
吸煙對身體的危害是不可逆的,煙中的焦油會破壞血管內膜,增加血管斑塊的形成。
吸煙,會使血壓,血脂升高,導致動脈的痙攣,加速動脈硬化,心梗,猝死的發生幾率。
2、不勞累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心臟是最怕累的器官,我們稱為是“過勞死”。
人在疲勞的時候,大量的腎上腺激素分泌,出現血管痙攣,血壓升高,誘發心臟惡變。
要學會要勞逸結合,注意自己身體的健康,預防危險的發生。
“三做”:
1、做清洗
最主要的清洗就是清潔牙齒,早晚刷牙,有利于心臟的健康。
醫學研究表明,牙齒的不干凈,牙齦的感染是誘發心臟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牙齒細菌的滋生,產生的酶,可促進體內血栓的形成,誘發心臟疾病,造成血管的堵塞。
數據顯示,患有牙周病的人患心肌梗死的幾率是正常人的3倍
2、做測試
自己在家做測試,早發現,早治療,有助于心臟的保護。
測脈搏:正常的脈搏跳動頻率,應該在60~100次/分鐘,過慢,過快都是心臟疾病的表現。
測頸圍:男小于39厘米,女小于35厘米,頸圍過大,患心臟病的風險越大。
3、做運動
按摩耳中穴:預防和緩解心絞痛。
按摩少府穴:針對心慌,心悸,心痛。
按摩寬心穴:調節心慌氣短,心跳加速。
按摩膻中穴:保護心臟,調節心臟機能。
按摩內關穴:調節心律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