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又稱急性心肌梗死,我國每年新發(fā)心梗60萬例,死亡率在三成以上。
心梗是一種急癥,發(fā)病急、死亡率高,已經(jīng)成為頭號健康殺手。
說起心梗,一般是中老年人居多,但近年來年輕的心肌梗死患者也不在少數(shù)。很多人平時看起來身體很棒,可是突然就發(fā)生了心梗,驟然離世!
剛剛開春沒多久,47歲的唐大姐,平時身體很好,但前幾天經(jīng)常牙疼,唐大姐認為是換季上火引起的,也沒有注意,買了點去火藥,卻不見好轉。
誰知沒幾天,這天唐大姐吃過晚飯,躺在沙發(fā)上追劇,就在劇情演到關鍵時刻,唐大姐突然胸痛,剛叫來了丈夫,便暈倒了。
丈夫見狀,立刻撥打120急救,到達醫(yī)院后,經(jīng)過2個多小時的救治,卻因突發(fā)心梗,搶救無效而終。
醫(yī)生提示:春季溫差大,警惕心梗“來襲”
春季,乍暖還寒,需要嚴防心梗的發(fā)生。
心梗,是心血管病中,最危急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
但是,春季發(fā)病較多,特別是氣候變化劇烈,氣溫變化較大時。
因此,在春季,溫差交替之時,一定要提防心梗“偷襲”,切莫忽視。
春季溫差大,留心身體4處變化,防心梗
1、頭暈
心臟不舒服時,可能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無故頭暈現(xiàn)象,這就要注意心臟健康了,若在頭暈的同時,還會出現(xiàn)乏力、嘔吐等,最嚴重的是發(fā)生心室顫動,這就要注意了,這很可能是心梗的前兆,要警惕心臟驟停。
2、弱脈
健康人的手腕或足部的動脈,會砰砰作響且聲音清晰。
如果動脈虛弱或沒有砰砰聲,可能是動脈受到擠壓或阻塞,需要盡快得到治療。
3、嗓子疼痛
心梗來臨前除了會有一些典型的癥狀以外,還會有一些不典型的癥狀,嗓子疼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心臟放射痛的其中一種,有的病號表現(xiàn)不典型時,如果你在沒有吃辣椒的情況下,有這種感覺,小心,是不是心梗發(fā)作的表現(xiàn)。
4、睡覺盜汗
出汗通常額頭較多,這與心梗發(fā)作的出汗部位不太一樣。
通常,在心梗發(fā)作前,身體的頭皮、脖子、后背、手心或者腳心都會大量出汗,尤其是睡覺時,更應該提高警惕,可能猝死即將發(fā)生。
預防心梗,要記住以下5點
1、食用油要吃好
食用油,搭配吃,攝足3種脂肪酸,可調節(jié)血脂平衡,保護心腦血管。
將橄欖油、大豆油、秋蘇籽油,按照2:2:1的比例搭配,約25克~30克。
植物油的食用,最好搭配吃,平衡內體脂肪酸,改善血管、血脂健康,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其中,秋蘇籽油,含大量的α-亞麻酸,被稱為“陸地上的深海魚油”,每天5ml,做調和油、油淋菜、涼拌菜、拌酸奶等,都可滿足人體需求。
α-亞麻酸可軟化血管,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是目前人體最為缺乏的一種脂肪酸。
中國營養(yǎng)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適當?shù)难a充α-亞麻酸,還可以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膽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幫助清除對心血管有害的物質,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的健康。
一勺這樣搭配的食用油,調節(jié)血管,改善心腦血管健康,大有益處。
2、多飲水
身體中長期的缺乏水分,不主動飲水,是會導致多種疾病的,尤其是心腦血管方面。
在飲水的時候,水分可以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稠程度,保持體內血液循環(huán)順暢。
日常還建議要主動的飲水,不要等口渴時再喝水,建議每日喝夠1200毫升水。小口慢飲,可以讓身體更好的吸收。
3、每天蔬菜水果要充足
我們的身體需要很多的營養(yǎng)參與才能夠保持健康,而蔬菜水果當中富含非常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
并且蔬菜水果的營養(yǎng)通常與顏色有關,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提倡大家的選蔬果的選擇上盡量選擇不同顏色的,這樣可以補充更全面的營養(yǎng)。
4、杜絕煙酒攝入
煙酒是心臟的大敵,更是導致心腦血管病的基礎因素。
酒精會導致血壓升高、對抗降壓藥的作用,從而加重病情。
此外,長期飲酒還容易導致血管增厚,對心梗有很大隱患。
煙中含有三千多種有害化學物質,可以加劇血管收縮,升高血壓,一旦長期攝入,就會加速心梗的發(fā)生。
5、動一個穴
極泉穴:位于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腋窩最深處)
功效:極泉穴位于心經(jīng)腧穴,是心經(jīng)的首穴,心主血脈、主神志,有養(yǎng)心安神,理氣活血,治療胸悶氣短,心煩意亂等作用。
常按摩,是疏通經(jīng)絡,增加淋巴代謝,預防心絞痛、冠心病、心悸、心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