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上旬的一天,徐水縣附近的山坡上,晉察冀野戰軍三位將領楊得志、楊成武、耿飚集聚于此,正在策劃著一場讓國民黨肉疼的大戰。
當作戰計劃上報中央軍委時,毛主席笑著說道:“二楊算是老搭檔了,這個作戰計劃很符合二人的風格。”
然而,在戰斗中,他們收到了華北軍區司令聶榮臻發來的一封電報。電報里的內容讓他們大吃一驚,戰局脫離了他們預設的軌道。
就在這關鍵時刻,二楊當機立斷,先斬后奏,改變作戰計劃,24小時急行軍100多里,最終打了一場漂亮戰,殲敵1.7萬余人,俘虜1.1萬余人。
但戰報送到中央軍委,毛主席并沒有責怪他們,還當眾夸贊他們解決了自己的一塊心病。
那么,這份電報上寫的是什么內容呢?二楊又采取了什么作戰方式呢?為什么毛主席說解決了他的心病呢?
敵軍漏洞 制定計劃
1947年9月中旬,由于東北戰區的節節失利,蔣介石不得不從華北地區抽調了3個師的部隊前去增援。如此一來華北地區的兵力就顯得有些薄弱,晉察冀野戰軍抓住機會,決定發起新的戰役。
此時的國民黨軍隊為了保住華北地區,將大部分的兵力集中在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帶,同時讓羅歷戎統領精銳部隊第三軍駐守石家莊,想要依靠鐵路線,以支援速度確保平、津、保戰略要地的安全。
實際上也正是如此,我軍察覺到蔣介石在華北地區調兵之后,就對平、津、保三地展開了數次攻擊,每次都是無功而返。
徐水縣是平漢鐵路的咽喉,南接保定,北靠石家莊,對于國民黨而言,想要固守平、津、保三地,那么徐水縣就不容有失。
經過仔細研究,楊得志,楊成武決定集中野戰軍的主力部隊和部分地方武裝從保定以北地區出擊,攻擊徐水縣,從而吸引南北兩面的敵軍增援,準備圍點打援。
制定好作戰計劃,二楊就召開了高級將領會議,召集第二、第三、第四縱隊的將領,告訴幾人:攻城不是最主要的目的,重要的是打擊國民黨的援兵。
預定方案是如果敵方派出三個師的兵力救援,那就在路上對其進行阻擊,一舉殲滅。
如果敵方出動五個師以上的兵力,在給敵方一定的殺傷力之后,便向遂城、姚村以西轉移,引誘敵人轉移并趁機將其分散,然后逐個擊破。
二楊將制定的作戰方案匯報給毛主席后,毛主席笑著說道:楊得志和楊成武算是老搭檔了,當年他們在115師的時候,就善于協同作戰,這個作戰計劃很符合兩人的風格。
得到毛主席的準許后,二楊就開始部署軍隊,最終決定將攻城這個艱巨的任務交給第二縱隊,第三、第四縱隊負責狙擊國民黨的援軍,同時派遣翼中軍區獨立第八旅監視國民黨第3軍的行動,并對其進行騷擾。
圍點打援
10月11日,一切準備就緒,戰斗正式打響。
此時,國民黨駐守在徐水縣的只有兩個旅的兵力。有心算無心,徐水縣被打得猝不及防。經過一夜的激戰,第二縱隊的連隊一度進入城內。然而,國民黨憑借著堅固的防御工事,展開了激烈的反撲,使我軍不得不退出城內,另一方面他們又開始尋求增援。
沒能攻入徐水縣,第二縱隊的將領陳正湘便將消息告訴楊得志,楊得志聽后擺了擺手說道:連隊退出來沒關系,讓戰士繼續進攻,我們的最終目并不是攻城,而是打援,注意要表現出不破徐水縣誓不罷休的氣勢。
10月13日晚上,第二縱隊已經完全清掃了敵人在徐水周圍布置的防御工事,在我軍的全力進攻下,徐水縣岌岌可危。
另一邊,國民黨第十一戰區的司令孫連仲已經得知徐水縣告急的消息,孫連仲看著地圖上徐水縣的地理位置,腸子都悔青了,明白就算是圍點打援,也要支援徐水縣。于是孫連仲立刻下令調集五個師加上十個步兵團的兵力支援徐水縣。
得到國民黨救援消息的楊得志有些出乎意料。本來他們的打算是要逼羅歷戎出來,殲滅第三軍主力,進一步孤立石家莊這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大城市,可沒想孫連仲卻派來了這么多兵力。
按照我軍的情況,根本無力吃下這塊“肥肉”,等到救援部隊到來后,只能引誘敵人向西,并將其分散,才有殲敵的希望。
10月15日上午,由固城而來的國民黨援軍抵達徐水縣附近,被我軍伏擊打退。當夜我軍按照計劃行事,從兩翼向敵迂回,準備引誘敵人,分割殲敵,只是打了一夜,也沒有什么成效。
戰至10月17日,國民黨的援軍已經盡數抵達,戰局已經對我軍不利,只能按照預定計劃向遂城、姚村以西轉移,準備誘敵西進。從這一情況來看,目前我軍的目的已經全部落空。
不僅沒能攻下徐水縣,而且還沒有對敵方的救援造成大規模的殺傷。
就在我軍無奈向西撤退時,事情卻發生了轉機,國民黨駐扎在石家莊的第3軍竟然開始孤軍深入,這是怎么回事?
計劃突變 先斬后奏
原來,蔣介石得知了徐水縣的戰況,看到自己部隊損失慘重,認為遭遇了我軍主力部隊,只要集結重兵對徐水縣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就可以一舉改變華北地區的戰況。于是,蔣介石立即下令,羅歷戎派遣駐守石家莊的第3軍北上保定,圍攻我軍。
另一邊,正當我軍準備向西轉移陣地時,楊得志楊成武收到了華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發來的緊急電報,只有短短幾個字:羅歷戎帶著第三軍動了。此時,戰局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在之前預設的軌道了。
收到消息后的二楊立即叫來耿飚,鋪開地圖商議對策,三人身經百戰,一眼便看出了羅歷戎想要包抄我軍的目的。三人當即取消西進的誘敵計劃,并計劃抓住羅歷戎孤軍深入的機會,在徐水南邊的清風店進行埋伏。
但是此時再向毛主席請示的話,必定會延誤戰機,楊得志三人決定先斬后奏,只要搶先一步到達清風店,我軍就會占領主動權。
楊得志先是派遣2縱五旅、三縱7旅、8旅和獨7旅,在徐水地區繼續與國民黨周旋,掩護我軍打算伏擊的消息,隨后命令4縱3個旅,2縱6旅以及3縱9旅,快速行軍,前往清風店伏擊羅歷戎。
與此同時,他還下令冀中軍區的部隊和廣大民兵襲擊國民黨第3軍,滯緩其行動。
可就算干擾羅歷戎的行軍速度,我軍想要先一步抵達清風店也是一個難題。羅厲戎率領的第三軍距離清風店只有40里左右,而我軍主力確有100多里。
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為了盡快趕到清風店,地方干部發動當地群眾,在我軍行進的路上,放置飯食,讓戰士們一邊吃一邊趕路,即便如此戰士們也沒有一絲怨言。
此時我軍戰士已經五、六個晝夜沒有好好休息,完全是依靠自己堅韌的意識,機械式地趕路,身上都汗透了,腳上也磨出血泡了。就這樣,我軍夜以繼日地趕路,僅僅24個小時,戰士們就行進了100多里。
10月19日清晨,我軍抵達清風店,可戰士們依舊沒時間休息,剛到地方便開始修建防御工事。此時羅歷戎率領的第三軍在我軍的襲擾下前進遲緩,直到19日下午才抵達清風店。
沒有想到的是,羅歷戎抵達清風店之后就收到了國民黨飛機的空投信件,信中說:第3軍附近有大批共軍,請做好戰斗準備。羅歷戎大吃一驚,迅速將部隊開往清風店附近的東南合、西南合等村莊內,開始構筑防御工事,并向保定和北平發電求援。
只是令羅歷戎沒想到的是,自己固守換來的結局卻是全軍覆沒。
清風店戰役 活捉羅歷戎
解放軍的戰略意圖被發現后,孫連仲立即命令軍隊發起猛攻,企圖越過徐水南部支援羅歷戎。然而,統一指揮阻擊部隊的陳正湘豈能讓他們陰謀得逞,率領部隊采取靈活多變的作戰方式,沉重打擊了國民黨軍隊,讓二楊沒有了后顧之憂。
19日晚上,隨著二楊的一聲令下,解放軍開始對第三軍進行戰術合圍,并于20日展開了攻擊。
此時第3軍已經全面龜縮在西南合附近,形成了梅花形的協同防御體系。
為了速戰速決,二楊決定分割敵人,各個擊破,改變了之前的只顧沖鋒的打法,先在敵方防御陣地上打開缺口。
由于據守南合營的19團已經被打掉了一個營,我軍決定從19團下手,派遣10旅殲滅19團,9旅攻擊19團附近的高家佐,4旅和6旅準備攻擊第三軍的核心陣地西南合。
21日凌晨,我軍按照計劃開始對第19團發起進攻,集中火炮摧毀南合營的防御工事。在火炮的掩護下,我軍僅用了五分鐘就突擊進入了村內,敵軍見固守無望,只能向西南合方向突圍。
南合營的戰斗僅僅只持續了40分鐘,我軍便宣告了勝利,生擒敵人1000余人。同時我軍以南合營為中心開始向四周擴散,打算逐步擊破西南合外圍的防御。短短的一天時間,我軍基本掃清了西南合外圍的敵軍陣地。
此時,羅歷戎以及第三軍剩余兵力全部集中在西南合村內。
22日凌晨,我軍集結五個旅的兵力,采取突擊戰術,向西南合發起總攻。在炮火的掩護下,部隊很快就突破到敵方前沿陣地,與敵人展開了巷戰。
在我軍強烈的猛攻下,西南合的敵人被逐漸分割,并被逐個擊破。第3軍的士兵見大勢已去,紛紛放下武器投降。戰至11時,國民黨第3軍主力共計13000余人全部被殲滅,并且生擒了軍長羅歷戎。清風店一戰,我軍殲滅國民黨軍共計17000余人,并且俘虜11000余人,打出了我黨軍威。
毛主席朱老總盛贊
清風店戰役的勝利也是晉察冀軍區轉入戰略反攻的一場大勝利,對扭轉華北戰局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第二天,勝利的捷報傳到中央軍委,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都紛紛夸贊二楊和耿飚打得好打得好。朱老總還賦詩一首:南合村中笑日斜,頻唿救命望京華。為援保定三軍滅,錯渡滹(hu)沱九月槎。
雖然二楊先斬后奏,沒有經過毛主席朱老總的許可,但毛主席并沒有怪罪他們,反而高興地夸贊道:他們除去了自己的一塊心病。
在華北戰場,毛主席一直有兩個心病,一個是駐扎在綏化的傅作義,另一個就是清風店戰役被擒得羅歷戎。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二楊根據戰場上不斷變化的局勢,當機立斷果斷地采取措施,并取得這么重大的勝利,值得夸獎。若是不顧局勢的變化,遵守死規矩,那才是延誤戰機,是紙上談兵,不是一名優秀的將領。
縱觀清風店戰役,除了二楊的當機立斷,最值得稱贊的還是解放軍們。新中國正是因為有了像他們這樣的戰士,才有了現在的和平盛世。雖然戰爭離我們漸漸遠去,但他們永遠活在人們心中。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