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石生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患有頸椎病的人群數量逐年增加。除了年長者,頸椎病在年輕人群中也有較高的發病率,尤其在現代社會,手機、電腦的廣泛使用,使不少人長時間低頭看屏,他們被稱作 “低頭族”。對于此類人群,頸椎病的發病率也是較高的。
那么,我們該如何預防頸椎病,如果患有頸椎病,我們又該如何保健和治療呢?
什么是頸椎病,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頸椎病從專業角度來講,是頸椎椎間盤或頸椎小關節發生老化退變,退變累及到周圍的神經、血管、脊髓等組織,并且出現頸椎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伴隨頸椎病相應的影像學改變。但是,頸部癥狀并不都是由頸椎病引起的,單純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頸椎病影像學改變也不一定患有頸椎病;只有當患者影像學檢查符合頸椎病病理改變,而這種影像學病變又能解釋頸部目前臨床癥狀,這樣才能確診為頸椎病。因而是否有頸椎病,需要骨科專科醫生來判斷,不是所有頸部癥狀都是頸椎病惹的禍。
從醫學角度,頸椎病可分為很多類型,醫生在門診常遇見到的患者有神經根型頸椎病,是因為頸椎病變刺激或壓迫到神經根,導致手指、上肢放射樣疼痛,麻木,如果長期壓迫神經根,會造成上肢無力,手握持物體力量下降,甚至肌肉萎縮。也有頸型頸椎病,往往是因為頸部肌肉韌帶等急、慢性損傷和椎體小關節不穩的基礎上,頸部的不適姿勢或者長期過度勞損導致。主要癥狀是頸部、枕部、肩部疼痛等異常感覺,甚至可以有整個肩背部疼痛發展,影響頭頸部活動。有些患者總感覺頸背部像背著幾千斤重物感。對于病情較嚴重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出現單側或雙側上肢麻木,無力感,寫字、握筷等精細動作很難完成,手持物易脫落;單側或雙側下肢體乏力,有沉重感,部分患者出現走路就像 “踩在棉花”上一樣不踏實的感覺。當然也有不少患者因為眩暈、頭痛、頭沉等頭部癥狀,還有視物模糊、耳鳴、手部麻木、聽力障礙、心動過速等癥狀到醫院來就診后,診斷為椎動脈型頸椎病、交感型頸椎病。
頸椎病有多種原因引起,首先是年齡,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部件的磨損也日益增加,頸椎同樣也會出現這種退行性改變,一般情況下,頸椎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其次,慢性勞損,由于長期不正確的姿勢,比如伏案、看手機,使頸部處于一個固定姿勢,對于頸椎來說是一種慢性損傷,促使頸椎病形成;此外,猛烈回頭、劇烈運動、剎車等,在椎間盤退變、頸椎失穩的基礎上,進行劇烈活動或不協調的運動也可誘發頸椎病;另外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寒冷、潮濕也會誘發頸椎病的發生,尤其是在上海冬季寒冷潮濕的環境中,容易造成局部肌肉張力增加,肌肉痙攣,增加對椎間盤的壓力,加重頸椎病的發生。
該如何預防頸椎病
答:在現代社會,頸椎病越來越有年輕化的趨勢,這跟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有關,現在用手機、電腦的人越來越多,長時間頸椎處于一個前傾姿勢,這對頸椎無論是血液供應,還是頸椎本身的負重壓力,都是不利的。因此,我們首先要改變不良的勞動生活姿勢。如低頭伏案工作半小時后,應該仰頭運動下,讓頸部肌肉適當休息。
其次,目前大家對于睡眠姿勢的觀點,也是有問題的。 “高枕無憂”其實是不科學的。高枕下頸椎過度屈曲,頸椎椎體前緣軟骨會受到擠壓。我們需購買適合自己的枕頭。
此外,現代社會大家休閑放松時會去按摩。正確的按摩對于促進全身肌肉放松和血液供應是有幫助的,但是如果是錯誤的按摩,尤其是暴力按摩,不但不能緩解頸部肌肉的緊張,反而會加重頸椎的負荷,造成損傷,尤其是對于本身就患有頸椎病的人群,不恰當的按摩有可能會誘發或加重病情!此外,避免劇烈運動、猛烈回頭,冬季注意圍巾保暖等都是保護我們頸椎的有效方法。
如果患有頸椎病,什么運動能做,什么運動不能做
答:如果經過專業醫生診斷,患有輕度頸椎病,癥狀不太顯著,從我們專科醫生的角度,推薦舒緩、低運動量的活動,比如散步、太極拳、仰泳、頸部保健操等舒緩運動為宜,如果是有嚴重的頸椎病,癥狀較為明顯,應在醫生根據您的具體頸椎病分型,指導生活保健康復活動,總的原則是不推薦增加頸部負荷的運動,比如打羽毛球等活動就不主張進行。
網上流行的頸椎“米字操”,適合我嗎
答: “米字操”是一個很好的舒緩頸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的、簡單易行的頸部保健操,對于預防頸椎病,會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經過醫生診斷為頸椎病,并且有相應的頸椎病癥狀,那么此時 “米字操”可能會增加頸部的壓力,誘發或者促進病情發展。對于這類患者,我們推薦以休息為主、散步等輕量活動為輔。因此,不同的人群需采取不同的保健措施。
游泳對頸椎病的恢復有幫助嗎
答:總的來說,游泳這項運動是一個對于頸椎康復有利的運動項目。但是在這里,我需要說的是,游泳需注意方式方法,應盡量避免蝶泳之類對于頸椎有較高壓迫的姿勢,可以在漂浮板的輔助下,輕緩蛙泳或者仰泳。對于大多數的輕型頸椎病人,適合的游泳姿勢不會傷害到你的頸椎,還會逐漸減輕頸椎病情,促進頸部的血液循環。而對于有嚴重神經癥狀的頸椎病患者,仍然推薦在家中休息,或到醫院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推薦合適的運動項目。
患有嚴重的頸椎病,晚上睡覺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枕頭
答:我們說高枕無憂,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正確的,因為如果在睡覺的時候使用很高的枕頭,當仰臥的時候將會造成頸椎前凸消失,變成頸后凸,所以頸痛的患者使用高枕是非常不好的。就如剛剛所說,當我們平臥位睡覺的時候,枕頭的高度和一個拳頭的高度是等高的,我們躺在床上,枕頭的下緣抵在我們的肩上,我們后枕部放在枕頭中間,中間隆起的部分,正好抵住我們的頸部,這樣能夠保持很好的頸椎曲度。枕頭推薦可塑性的材質,最常見的如蕎麥枕,使用時將四周隆起,中心微微陷下,呈“凹”型,平躺時正好符合頸部的生理曲線。
脖子總是響,這是頸椎病嗎
答:正常的普通人,在緊張的工作之后拉伸脖子放松時,會出現脖子“咔咔”響的情況。一般來說,脖子出現“咔咔”響的大部分情況是頸椎生理彈響,聲響清亮,并且沒有臨床癥狀出現,出現這個彈響的原因,主要是:一頸椎小關節摩擦導致的聲響,二頸椎肌肉和韌帶的彈響,這種彈響不需要特殊處理,而且也往往對運動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如果響時出現疼痛或者出現一側麻木等感覺,或者彈響不清脆就應該及時就醫。
如果患有嚴重的頸椎病,該怎么辦
答:有明顯頸椎病癥狀的患者,應盡早到正規醫院的骨科就診,以明確診斷,并得到及時、規范的治療。至于是否需要進行診斷性影像學檢查,則應由專業醫生根據患者疼痛主訴的持續時間以及臨床表現來定。
對于診斷明確的絕大多數頸椎病患者,其基本的治療原則是先接受規范的保守治療,無效后再考慮手術治療。一般以口服消炎止痛藥和 (或)神經營養藥控制癥狀來開始治療。并在能夠開始物理治療的康復程序。上海十院脊柱外科團隊針對頸椎病的康復研發了 “個性化頸椎牽引療法”,它是以頸椎牽引為主的頸椎疾病保守治療及頸椎健康管理方法,目前已經在多家醫院開展頸椎病康復訓練,得到了患者良好的反饋。
那么對于神經根型頸椎病,癥狀嚴重到影響生活和工作,或出現肌肉運動障礙;以及保守治療無效或療效不鞏固,反復發作的其他類型頸椎病,應考慮接受手術治療。該院目前對于頸椎病的治療也有很多微創方案,以盡可能地做到減少創傷,讓患者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作者為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脊柱外科、脊柱微創中心主任;特需門診時間: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溫馨提示】
如果您感覺頸部不適,或者雙手麻木、沒有力氣且遲遲得不到緩解,在自己不確定的情況下,需到醫院求助醫生,在醫生的指導和建議下,進行保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