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圈從來不缺熱鬧,在網絡直播風口正勁的時候,LAW霸隨意打開一個網頁,都能跳出直播廣告,在全民直播的時代,無數人一夜成名,無數人趨之若鶩,無數的物質在無數手機屏幕上迅速流過,在每個夜晚,這個熱鬧的圈子,從來不缺少觀眾。
昨天央視新聞播出了一則挪用公款的案件:
江蘇29歲男子挪用公款達到930余萬,這筆錢并未被他用于家庭開支,而是全部打賞給了網絡主播,并且瞞著妻子每周與其進行線下幽會,每次開支接近十萬元。
雖然在央視報道中,對主播的頭像進行了馬賽克處理,但仍有不少網友辨認出,這是“主播界一姐”馮提莫。
馮提莫是誰?LAW霸并不怎么關注直播,但是也對她有所了解。
憑借軟萌的外貌和甜甜的嗓音,馮提莫在直播風口漸漸成了主播界的一姐。圍繞她身邊的熱度高居不下,上熱搜是常事。
馮提莫可以算是轉型最成功的網絡主播了。
去快本,上天天向上,在音樂節與明星對唱,在某一段時間,馮提莫的火熱程度甚至超過明星,儼然要從網紅正式出道成明星。
LAW霸覺得馮提莫走紅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一直以來,直播界負面新聞纏身,整個行業需要一個形象健康的主播作為門面擔當。外界對于火熱的直播現象也亟待了解,而這個窗口就是馮提莫。
沒想到的是,成名之后的馮提莫,依舊經常上熱搜,只是這些話題大部分都是負面消息。
因為挪用公款被打賞,馮提莫不是第一次遭遇這種事情了,整個直播界也不是第一次曝出類似的新聞。
出現一次是個例,出現兩次也可以算作個例,但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中,接二連三被曝出類似事件,這至少證明,這已經成了一個社會事件。
這次挪用公款案的主人公,月薪三千,有一個完整的家庭,LAW霸想到這里都覺得背脊發涼。
也許他的妻子每天買菜,都會為了幾塊錢的零頭和菜販子討價還價,也許他的孩子看著伙伴有了新玩具,心生羨慕卻也不敢開口提及。
而他挪用的這筆錢,是他的家人難以想象的天文數字,他一天最多在直播平臺充值五十多萬,或許都是他們家庭沒有見過的一筆巨款。
一邊是現實生活中卑躬屈膝的不如意,一邊是網絡直播中受萬眾擁戴的大哥,他活在自己短暫的夢中,不愿醒來,因為夢醒之時,自己營造的夢境會將他砸得萬劫不復。
有人說他在挪用幾十萬的時候就應該停手,至少這樣還有可能補足缺口。
LAW霸并不這么認為,或許在他看來,挪用十萬二十萬與九百萬沒有區別,同樣都是一筆難以還清的巨款,同樣要面臨牢獄之災,那么,他肯定會選擇后者,至少這樣,能讓他的夢持續得更久一點。
而網絡直播平臺消費群體中,為自己造夢的人還少嗎?
LAW霸記得mc天佑說過一段引以為傲的話,大意是:有個打工的兄弟月薪2500,但是每個月拿到工資會給我刷2000,剩下的作為生活費,有一次我懇求他不要刷了,至少要給自己留1000作為生活費。
對于鼎盛時期,進直播間都需要1000塊門票的天佑,自然不會在乎究竟這位粉絲是刷1500還是2000。
但是,如果這位粉絲也處在可以挪用公款的位置呢?我想,他也會萬劫不復。
直播行業本來就是一個逐利的行業,而它們的收益渠道僅僅來自平臺用戶的充值,所以誘導用戶充值是直播平臺生活的手段。
但是,在誘導的過程中,你們能否更有底線一點,因為直播引起這么多的悲劇,難道你們就沒有一點責任嗎?
LAW霸在網上隨手搜索,各種事件觸目驚心。
在這些事件中,家長和孩子本身固然有責任,但是你們同樣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你們靠技術吃飯,難道在開啟平臺時加入一個人臉識別的步驟很難嗎?如何管住孩子打賞主播的手,那也是你們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未成年的兒童打賞主播,追款程序雖然煩瑣,但是仍然能將具體款項追回。
但是,在這起案件中,追討被挪用的公款并沒有那么簡單。
LAW霸簡單概括一下兩者的區別。
10歲以上未成年兒童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進行與他年齡、智力相匹配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須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
而打賞主播這件事,明顯不屬于與孩童智力相匹配的范疇。
所以,孩子打賞出去的金錢能夠被追回,是有相應的法律依據做支撐的,只要能證明這筆款項是通過孩童打賞出去,平臺和主播必須返還。
而這起案件中的主人公,已經有29歲,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且平臺與主播在之前并不知曉打賞的款項為公款,而平臺與主播本人并沒有義務去辨別款項來源,所以追回用于打賞的公款沒有法律做支撐,只能看平臺和主播的個人意愿。
所以這家公司追討公款不成,也只能是有苦自己咽。
畢竟自身財務管理制度混亂也是一個原因,只是九百萬買來的教訓,太過昂貴了。
直播平臺的熱度隨著曝出的各種丑聞漸漸冷卻,但是每天仍然有無數人濃妝艷抹,在直播室里引來送往,也有無數人從網絡直播上得到慰藉,看著眼前飄起的泡沫不愿醒來。
這其中又有多少馮提莫,多少江蘇男子呢?
或許直播這個行業永遠不會消失,但是沉醉在其中的人應該清醒了,浮華終將過去,喧鬧過后的寂靜也只能自己體會,即便是害怕,它也終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