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九年的“雙11”,每年的銷售數據都在創造奇跡。各參與者在“雙11”這場盛宴中各顯神通。從電商平臺主角到品牌商,再到幕后的支付系統和物流配送,背后都彰顯了各參與者的商業比拼和創新智慧。
“雙十一”眾平臺數據比拼
京東售出1271億元,女性消費者占1/3;天貓售出1682億元,225個國家和地區消費者參與;蘇寧全渠道增長163%,IT服務調用250億次。
“雙11”的前身原本只是光棍節,如今已經演變為全民的購物狂歡節。作為分割中國電商市場半壁江山的阿里與京東,用千億的成交量交出成績單。11月11日24時,天貓與京東“雙11”當天的銷售額先后定格在1682億元與1271億元,前者較去年“雙11”增長了近40%,后者超今年“6·18”期間18天的總額。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則在微頭條上曬出7秒破億的實時戰報,截至11月11日凌晨1點,蘇寧易購移動端銷售占已比達到92%。
“雙十一”眾平臺策略比拼,高興不只是天貓和京東
實際上,經過九年的積累,天貓與京東之間的競爭也不再局限于“誰家的數字更好看”的層面,已經將曾經是“短板”的品類變為“強勢”爭奪市場。天貓向3C品類投出橄欖枝,京東在女性市場不斷發力。今年天貓“雙11”的獨家冠名合作伙伴已經換成vivo手機,可見3C企業對天貓渠道的倚重。在京東的作戰指揮中心的數據大屏上,女性消費數據占據了大屏幕的1/3,“雙11”當天,唇部、眼影、潔面銷量達去年同期的3倍。
從“雙11”開始的鐘聲直至落幕,蘇寧易購、唯品會、網易考拉海購、亞馬遜中國等電商平臺的銷售數據也不斷翻新,與天貓和京東形成分庭抗禮之勢。11月11日24點,蘇寧全渠道增長163%,IT服務調用次數達到250億次。網易考拉海購銷售額達去年4倍。亞馬遜中國的海外購銷售額達到去年同期的近3倍。圍繞“雙11”,全民促銷節形成了多渠道、全球化的戰略格局。
“雙十一”各品牌商家的盛世狂歡
14萬個品牌、1500萬個商品參與天貓“雙11”。耐克在天貓成首個服飾破10億元商家;優衣庫500多家門店支持自提。“雙11”開場后1小時,天貓數據顯示,共有62家品牌銷售過億,不僅包括優衣庫、太平鳥、李寧等鞋服品牌,還有海爾、美的、夏普等家電品牌。京東平臺上的國際品牌,銷量也呈現幾何式增長,如初次參與京東“雙11”的阿迪達斯在11日全天的銷售額同比增長93倍;戶外運動品牌哥倫比亞、TheNorthFace、YONEX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8倍、4倍和2.4倍。期間,眾多中國品牌也在借此加速出海。數據顯示,100家中國品牌借天貓將產品遠銷海外,京東則將200余家中國品牌推向海外市場。
“雙十一”移動支付的“閱兵場”
全球消費者通過支付寶完成支付14.8億筆,數據庫處理峰值達4200萬次/秒;11月11日0點到1點,京東白條支付同比增長450%。消費者投入這場購物狂歡的同時,支付洪峰到來,對支付機構無疑也是一次大的“閱兵”。
據螞蟻金服披露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24點,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成交額超1682億元,再次刷新紀錄。2016年1207億元的成交額在今年僅用13個小時就被刷新。從支付數據來看,全球消費者在今年“雙11”通過支付寶完成的支付總筆數達到14.8億筆,比去年增長41%。京東也在11月11日24點后宣布,11月11日0點到1點,白條支付交易額同比增長450%,7個小時白條支付交易額超去年11月11日全天;11月11日0點到24點,京東支付訂單同比增長350%,支付峰值是去年同期的5倍。
“雙十一”物流企業的“不眠之夜”
“雙11”電商企業全天產生8.5億件快遞訂單,同比增長29.4%。天貓物流首單12分18秒送達,菜鳥網絡當天發貨為3.66億個;京東當日85%訂單實現出庫,16點成功配送638萬單,11點15分京東全國倉庫發貨量超去年“雙11”全天。百世快運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者在“雙11”零點開啟交易,快遞公司會在凌晨4點進入分揀高峰,這時已積累20萬-30萬個定單,隨后大量發單的高峰會在11月11日上午開始到13日之間。順豐速運相關負責人表示,11月11日來自阿里的訂單量攬收率達八成,當日件量環比增長201%。根據最新數據比對,今年“雙11”訂單大約需要一周處理,比往年的8-10天提速不少,菜鳥網絡后端數據整合和分流效果較明顯,快遞企業間有了更多數據整合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