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爭日,一年大事不宜遲
在兒童長個兒的最佳季節
你的孩子
長高了嗎?
今天
小編請來了協和醫院兒科白燕
給大家講講如何科學地管理身高
讓娃娃們的個頭在這個春天突飛猛進。
你知道嗎?
對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來說,氣溫逐漸回暖,體內新陳代謝到了最旺盛的時期,血液循環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增強、內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長激素分泌增多,春季正是他們長個兒的黃金時期。
據世界衛生組織對世界各國青少年生長發育統計材料的研究表明:
青少年兒童的生長速度在一年四季中并不相同,春季長得最快,大部分的孩子能長2厘米左右,身高增加值等于9月到11月這3個月身高增長的2-2.5倍。
對于孩子長高,家長還存在很多誤區…
關于孩子身高的問題,傳統觀念認為“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
孩子身高70%來自遺傳,爹媽都有份,不存在誰多誰少。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給出了實證:
爹媽對孩子身高的遺傳度分別為0.89和0.87,不存在差異。
孩子比同齡人矮點,很多媽媽覺得是晚長。
事實上,晚長的情況雖然有,卻不是全部!我們盲目地“靜待花開”,結果發現青春期也沒長起來……
所以,發現孩子個不高,別直接認定是“晚長”。最好的辦法是帶孩子去醫院兒科看看,通過測骨齡,確認孩子是一切正常,還是生長發育遲緩,然后對癥“治療”。
說到長高,大家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多補鈣:喝牛奶、吃鈣片等。于是就有以下這兩種說法:1、“只喝奶就能長高!”;2、“想長高,就多吃鈣片”。
這,不對。
首先,孩子能長高,離不開生長激素的分泌、膳食營養的均衡、必要的運動等,這不是單純補鈣就可以的,當然缺鈣也不行,科學防缺鈣補鈣才最重要。
其次,單純補鈣、補過量反而不好。鈣片吃得過多,孩子便秘不說,骨折、骨骼過早鈣化都可能找上門。
只喝奶或喝太多奶,孩子正餐吃得少了,營養攝入就會受到影響,反而影響長個兒。
避開了這3大誤區,接下來家長們就要學會用科學方法來幫孩子一把啦。我們的最低目標是讓孩子達到遺傳身高。
如何抓住這個黃金季
武漢協和醫院兒科專家來支招
促進人體長高的生長激素分泌具有不均衡性,分泌最多的兩個時段,分別是晚上9:00-凌晨1:00,早上5:00-7:00。在夜間深睡眠狀態下生長激素分泌量是白天的5倍。而且睡眠時肌肉完全放松,有利于關節和骨骼伸展。
春天正是睡眠質量最好的時候,盡量讓孩子早睡、睡足、睡好,以保證生長激素的分泌。學齡期的孩子每天要睡夠9個小時,最好讓孩子在晚上8:30前就上床,最遲不要超過晚9:30。
運動同樣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中等強度運動持續數十分鐘后生長激素水平開始上升,1小時左右達到峰值,而后開始下降,但仍高于運動前水平。孩子經常運動可促進骨生長,彈跳運動和伸展運動的效果最好,如跳繩、單杠引體向上、籃球、排球、羽毛球等,生長發育期的孩子應堅持上下午各運動一次。
青少年兒童在春季運動時,最好在陽光下進行跑跳等活動,對骨骼進行良性的機械刺激,使其增殖能力得到加強,加快骨骼的生長速度。
營養是影響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因素,進入春季,孩子身體生長發育較快,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也相對增加。
但這并不意味著吃得越多越好、越精越好,而應做到全面、適量、均衡,保證熱量、蛋白質(特別是優質蛋白質)、維生素、鈣和各種微量元素的均衡攝入。
家長要避免孩子挑食、厭食、暴食和不規律飲食,對富含蛋白質和鈣的牛奶、雞蛋、瘦肉和魚類應保證供應,同時少吃油炸食品和西式快餐,少喝碳酸類飲料。
判斷兒童身材矮小:兒童身高低于同種族、同性別、同年齡正常兒童身高兩個標準差或3百分位,就可診斷為矮身材。生活中,如果孩子長期低于同齡人半個頭、一直坐在班級第一排,3歲至青春期前每年長高不到5cm,則可懷疑為生長發育遲緩。
怎樣判斷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1、與國家制定的身高標準表或者身高百分位曲線對照;
2、留意觀察孩子在其他同年齡、同性別的孩子中是否矮得比較多;
3、孩子在班上是否總是坐前兩排;
4、孩子上體育課時是否在矮個的前三名;
5、孩子的衣服、褲子、鞋子的尺寸大小是否很久沒有換過;
6、孩子的生長速率較低:3歲到青春期前每年生長速率<><>
如果發現以上6點之一,說明孩子身高發育異常。
發現孩子身高矮小
家長應該怎么辦?
矮身材在臨床上強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并且要到正規醫院、專業科室尋求專科醫生的科學診斷和干預。切忌盲目等待、盲目使用身高保健品或器械,盲目補鈣或服用滋補品等。
家長們請抓住春季這個長個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