璽印,《釋名》解釋為:“璽,徙也,封物使可轉徙而不可發也。印,信也。所以封物為信驗也。亦言因也,封物相因付”。先秦前,璽、印是一物。秦始皇后,只有皇帝印才可稱“璽”。官吏及一般人稱“印”。印有官印和私印,作為官府書信往來和私人交往的憑證。漢代印又稱“章”和“印信”。唐以后又將印稱“記”或“朱記”,明清又稱“關防”。但通稱仍稱印。古印有鈕,可以系綬。印鈕形式有覆斗鈕、鼻鈕、龜鈕、蛇鈕、虎豹鈕等,印文有陽文和陰文。字體依時代變化。先秦時代是六國古文;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是篆字;隋唐以后多隸書、楷書。
蕭春源先生,字彼德,廣東中山人。西冷印社社員,澳門書法篆刻協會會長。目前已知的八本專著分別是:《珍秦齋藏古璽印精品集》、《珍秦齋古印展》、《珍秦齋藏古璽印-戰國篇》、《珍秦齋藏古璽印-秦印篇》、《珍秦齋藏古璽印-漢魏晉唐宋元篇》、《珍秦齋藏金-秦銅器篇》、《珍秦齋藏金-吳越三晉篇》、《珍秦琳瑯》。
今天主頁君給大家發來部分戰國璽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