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同情的目光往往集中在弱者身上,真因為這樣,人么才項朋友傾訴抱怨,覺得讓別人分擔心里會好過一些,渴望別人的憐惜。他們認為自己將最光彩的一面展示給別人,內(nèi)心卻是如此的空虛孤寂,很累、很痛苦,殊不知道人人都是這樣,已經(jīng)是一種習慣…… 那些看似幸運的強者,深深懂得,讓別人分擔痛苦不會減輕,他們在痛苦中隱忍痛苦,在痛苦中咀嚼痛苦,在痛苦中超越痛苦,正是那樣一種勇氣,他們成為別人眼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強者。其實表面痛苦的弱者內(nèi)心并沒有那么痛,至少他們以為說出來就能得到他人的同情從而讓心靈被溫暖,因為人們常常把心施舍給弱者。大多生活中普通的強者像是在學習或是工作崗位杰出的人往往是遭人嫉妒、議論、疏遠的。弱者是安于命運的,才顯得郁郁寡歡;而強者則是去竭盡全力的付出,向命運挑戰(zhàn),去完成自己真正的價值。 就像面對考試成績一樣,我剛剛進入初中時,成績并不算出眾,每次考試都要把自己犯的小錯向朋友抱怨,一副憂郁的神情望著窗外埋怨命運的不公,自己為什么總是考得不理想?心里覺得那些每次考試都考得很好的人就像“神”一樣,是不可逾越,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是,在初二的時候,有那么一天,就像是熄滅的燈突然點亮一樣,我也成為大家心中的“神”,就是那么一瞬間的事,很神奇的一瞬間。但一瞬間的背后,我確實痛痛快快的付出了一次,我并不想羅列出我付出了多少,我失去了什么,更想說的是當時的我擁有了一種平靜的心情。看著那些似曾看過的悲傷,聽著那些似曾聽過的抱怨,我頓時領(lǐng)悟了:付出是一定會有回報的。弱者就像從前的自己,還沒有付出就甘愿否定自己,甘愿墮落,甘愿乞求同情,甘愿仰視你的同類,只因懦弱,懦弱到不敢竭盡全力,不敢挑戰(zhàn)自己,而是抱怨自己累、自己是一條毛毛蟲,只愿在繭里享受短暫的安逸。強者與弱者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在空氣稀薄的繭里隱忍,然后時機成熟勇敢奮力地沖破繭,化繭成蝶,享受陽光。 你抱怨沒有美好的家庭,很多人從小就成為孤兒為生活奔波;你抱怨愛的人不愛你,很多人為了愛的人放棄寧愿自己痛苦;你抱怨沒有人真正了解你,很多人因為先天的原因遭人排斥,卻書寫了生命的堅強;你抱怨工作的不滿,很多人都不能擁有起碼的溫飽…… 也許,當你開始努力的時候別人會不屑,當你比別人強一點點的時候別人會嫉妒疏遠,但當你真正蛻變,超越自己的心靈時,你就會變成別人眼中的“神”,那時候你會平靜的面對一切苦痛,對那些像是以前自己的人一笑而過。因為你選擇了變成強者,你就會受到別人的羨慕,尊敬,敬佩,而這些是那些乞求同情的人永遠無法感受的。你比他們多了一種勇氣,就是比他了增加了一個高度看待身邊的一切。 去做一個強者,讓那些無病呻吟隨微風而逝吧。這個時代的我們需要努力,需要展示生命的華麗。我們沒資格頹敗,因為頹敗注定失敗,也注定了你是弱者,而弱者,只是一個精神上的乞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