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左起:投資經理張益鋒、合伙人宋旭文、投資經理陳建鋒、合伙人石矛、投資經理潘金昭)
中路資本合伙人石矛
此前中路資本對外一直保持低調神秘的風格,沒有出現在任何一家媒體的版面上,但其快節奏的投資風格,已在業內掀起波瀾。
與石矛的采訪時間約在早晨9:30,在北京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內。在他的身邊坐著另一位合伙人宋旭文正在和一位創業者見面,其實之前他們已經聊完兩撥人了。這意味著石矛早晨8點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這樣快節奏的生活恰如中路資本快節奏的投資風格。
“兩年半中路資本投資115家,平均每年投資四十到五十家企業,這樣平常每個月要投資四家左右?!笔谟嬎阒新焚Y本投資的頻次。
石矛是一位85后,他從2010年讀研期間來到中路資本實習,從做傳統消費行業、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行業的數據整理與行業分析開始,逐漸過渡到TMT領域,經過四年多時間晉升為合伙人。
中路資本團隊目前有20人,都是80后。今年中路內部做了創新,除了保留原有的組織結構外,另外拆分了三個獨立的Team,每個Team有自己相對獨立的決策權,剩下的人直接向陳榮匯報,每個人的投資偏好不同,團隊成員大多是名校畢業后直接進入中路資本從做相關數據的整理與收集開始的。“這樣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不利之處在于,一開始對于早期投資,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而彼時,天使投資這個概念在中國剛剛興起,那時做天使投資的大多以個人為主,比如雷軍、薛蠻子、周鴻祎等,因此這個行業沒有成熟的工作模式,大家新入職沒人帶大多靠自我學習。有利之處在于,陳榮鼓勵每一個新入職的員工勇敢地發表自己對于新鮮事物的看法,鼓勵每個員工積極地尋找項目。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快速學習的潛力被激發出來,大家的的積極性和好奇心被充分調度,每天都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研究中,工作能力得到了極大地提升。當然這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逐漸地有一些人覺得不適合投資行業,就離開了。投資行業本身就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其中部分人去了其他金融機構,部分仍然留在了VC行業,還有一部分則選擇創業或是加入了被投資的企業?!笔f?!艾F在團隊會基本保持20人左右的平衡點,這是目前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能夠覆TMT各行業,有時人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p>
“我覺得每個投資機構的特點是差不多的,核心投資理念無非是投人和投賽道,但一個投資機構對于創業者來講,最重要的當然還是要投出真金白銀。現在市面上的投資人一抓一大把,魚龍混雜,有些人開玩笑的說‘現在的投資人比創業者還要多’。除了大家熟知的和相對活躍的百余家投資機構外,其實很多所謂的投資人手頭根本沒有足夠的投資資金,而且對于早期項目又缺乏專業的判斷,更不用說拿出什么像樣的投資方案了。目前,一個VC基金的投資決策流程大致為:分析師或投資經理找到項目,之后報到VP(偶爾也會找到合伙人直接匯報),然后立項,最后再提交投委會進行討論,如果多票通過那就繼續往下進行。層級多了,通路自然會出現不順暢,有時甚至因為利益機制會出現尋租問題。中路資本內部人員架構相對扁平化。在中路資本,一個投資經理看完項目如果覺得不錯,很多時候直接向陳榮匯報;而今年隨著中路內部創新舉措的推出,三個新分拆Team的合伙人在一定投資金額范圍內可以對項目直接拍板了。當然每個Team有自己的決策機制,不過整個投資的決策流程較之前會更快。今年,我們除了繼續聚焦天使投資階段外,還會將一部分精力聚焦在Pre-A和A輪?!笔敿毥忉尀楹沃新焚Y本投資節奏快。
“另一方面,大家作為80后甚至是85后對新的移動應用和產品有很強的好奇心和嘗試的意愿,將投資和產品體驗結合在一起,效果非常好。此外,找項目和最終的決策權放在同一批人身上,也會讓投資變得不再墨守陳規。我們都是年輕人,如果覺得產品體驗很不錯,調研一下市場,發現確實很多人在用,就投了。這也是節奏快的一個反應?!?/p>
其實中路集團從1998年就開始進行股權投資,算一算到今天也已經17年了。與本土的大多數PE投資基金一樣,之前中路集團將投資階段更多的聚焦于企業成長的中后期。直到2012年下半年,國內企業的IPO節奏放緩并最終停滯,很多PE投資機構都逐漸失去了退出渠道。而陳榮很快地嗅到了早期投資的價值,中路資本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往天使投資方面轉型。作為最早一批轉型到天使的投資機構,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中路資本在早期投資的道路上已經走過了三年。
“早期項目投資一開始也會對行業進行全面梳理,包括行業調研和未來預測分析等等,然后團隊成員一起分享和討論。但是后來發現早期項目太早了,當你把這個行業研究透了也就沒機會了。因為之前做過相關的數據積累與行業梳理,譬如,與企業信息技術相關的云計算、云存儲、大數據等領域,也有與汽車、金融、教育、旅游、房地產等跟大消費相關的To C領域,我們發現在過去兩年比較熱的,像金融P2P、共享經濟、O2O上門服務,都是由之前一些相似的經濟模型衍化而來,所以現在如果看到一個新興的行業,我們更多地利用之前的行業積累,建立經濟模型——因為一個新經濟的崛起必然是對之前經濟模式的部分改造甚至是顛覆。如果一個新的經濟形態既沒有效率的提升也沒有成本的節約,到頭來是走不通的。在確定新經濟模型可行的基礎上,我們對行業內的相關項目進行快速搜索,不再單獨針對某一個細分行業進行全面梳理,因為這樣太耗費時間了!”石矛說。
“從2012年到2014年,中路資本的多數投資是天使輪階段,額度大都在三百萬到六百萬之間,平均五百萬左右。中間也有一些A輪項目,投資金額在兩千萬左右,這種項目每年能投兩到三家。從今年開始,中路資本進行分拆后,每個Team有自己的決策權,理論上兩千萬人民幣以內的投資額,都可以自己獨立做決策。所以投資階段從天使輪到Pre-A輪都會涉及,甚至也會涉及到A輪?!?/p>
石矛指出,“之所以投資階段向后延伸,主要是因為之前投的一百家項目,下一輪銜接率還不錯,可以往后再延伸一下,因為之后的融資輪次的企業模式更成熟,風險和路徑看得更加清晰一些,所以在金額方面可以適當加大?!?/p>
115個項目,20個人,在快節奏的投資打法下,中路資本是如何做投后管理的?
“平均每個人負責三到五個項目,就是投后管理。剛開始,每周、每月都要跟被投企業溝通,看產品進度如何,看中路資本是否有什么資源可以跟他們對接;當投資半年之后,或者其已經融完下一輪,會有更多人監督,他們就會更正規,中路資本相對付出的會少一些。但董事會、股東會中路資本都會參加、討論?!笔@樣闡釋目前中路資本采取的投后管理模式。
中路資本對所投企業后續跟投的比例不高?!叭绻撈髽I的之后輪次融資不利,可能我們會以一種借款,或者增資的方式去進行投資。有時下輪有新的投資者進來,部分案例我們會選擇跟投,但這個比例不是太高,估計在20%左右?!笔f。
“如果項目發展得比較順利,美元基金或是本土創投基金都會主動跟進直至完成下輪投資。中路資本投資組合中的下輪合作伙伴包括紅杉資本、經緯中國、光速創投、DCM、高榕資本、高原資本、寬帶資本、藍馳創投、光信資本、策源創投、成為資本、盛大資本、賽伯樂基金、阿里戰略投資、達晨創投、基石創投等。此外,每個季度中路資本會定期舉辦創投酒會,把我們合作的一些投資機構和我們投的一些創業企業串聯起來,都說上海的創業氛圍落后背景一截了,我們希望把上海的創業熱情再次點燃。”
對于前一段時間瘋傳的B輪死、C輪死在中路資本合伙人石矛的眼中會有怎樣的看法?
石矛坦言,“其實中路資本走到現在接觸了很多基金,大家的打法都差不多,最終還是要看你在一個項目上究竟賺了多少;如果非要談情懷,那就是你投資的企業是否真正為社會帶來了正能量的改變,這種感覺也許是凌駕于金錢之上的另一種成就感。我們不太喜歡跟風和搶項目,項目名氣的大小都是媒體捧出來的,真正貼近用戶需求的項目才能最終勝出,這才是我們想要的,年輕與時代接軌、勤奮富有活力、尋找項目與投資決策結合在一起,這是中路資本的優勢;缺點,可能就是大家都很年輕,經驗有時會不足。”
中路資本每個團隊的投資風格不盡相同,有的團隊主抓人;有的團隊認為如果市場足夠大,團隊不要太差而且對自己的項目足夠執著,就可以投資。
每個投資人衡量風險的標準不一,傳統投資人有時過于在意風險,就失去了抓住創新的機遇?!皠撔峦峭黄乒逃械乃季S局限。如果說我們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什么?我想說那就是時間。如果中路資本在未來幾年沒有投資出像樣的項目,可能再過幾年我們這批人就會被淘汰,因為九零后在未來一定會成為主力,90后也一定會迎來屬于他們的創業黃金期,很多項目80后就看不懂了。幸好這幾年是我們80后VC的黃金期?!?/p>
中路資本現階段的投資領域仍然聚焦于TMT行業,創業項目所處的的行業一定要具備極大得想象空間?!捌鋵崳谠缙谕顿Y階段,天使投資沒有固定的模式,很多時候覺得團隊還不錯,就投進去了?!笔f。
目前中路資本看好的行業有:生活O2O、企業級IT信息技術、移動醫療、互聯網金融、垂直社交、VR和AR。其所投的行業大多在北京和上海,其次是杭州和深圳。
?。ㄎ恼聛碓矗和顿Y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