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學國學題庫【三】
一、成語對聯:
題目要求:根據對對聯的要求,對出一個成語作為題面給定成語的下聯。例如:“承前啟后”可以對“繼往開來”
(1)上聯:雪中送炭
下聯參考答案:錦上添花
(2)上聯:精衛填海
下聯參考答案:女媧補天
二、題目要求:請選手在60秒內寫出兩句帶有表示顏色的字的詩句、詞句。要求兩句間顏色不重復。
舉例:霜葉紅于二月花
黑云壓城城欲摧
參考答案:(1)紅杏枝頭春意鬧;
春風又綠江南岸。
(2)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最是橙黃桔綠時。
(3)接天蓮葉無窮碧;
姹紫嫣紅萬里紅。
(4)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5)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三、搶答題。說出下面記述中描繪的人物或事物。
(1)他是一位文學家;他善用寓言來表達哲理或者政見;我們熟悉的“黔驢技窮”的故事就出自他筆下;他位列唐宋八大家;“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他的名句。
(答案:柳宗元。柳宗元《三戒?黔之驢》:“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闞,斷其喉,盡其肉,乃去。”另,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這是戰國時的一部經典;這部書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其中的名句;這部書中有一段經典的關于“安知魚之樂”的辯論;這部書的作者是道家的代表之一。
(答案:《莊子》)
(3)他是一個皇帝;他是一個明君,開創了一個治世;他個人在文學書法上也頗有研究,并有作品傳世;他的名字蘊含著“濟世安民”的思想。
(答案:唐太宗李世民。)
(4)他是一個畫家,別墅取名“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是他的名句;他是一個玩世不恭的才子;他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
(答案:唐伯虎唐寅。唐伯虎《桃花庵歌》。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換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做田。)
(5)他是一位歷史人物;他在西周的建立過程中起到過重要的作用;兵家、縱橫家皆以他為先驅;《六韜》是他的軍事思想方面的著作;相傳他釣魚時桿短線長,鉤直無餌,自謂“愿者上鉤”。
(答案:姜尚姜子牙。)
四、加賽題(選擇題)
(1)“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是誰的名句?
A、蘇軾
B、陶淵明
(正確答案:陶淵明。出自陶淵明的《雜詩》。原詩: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2)曹植七步成詩,相傳歷史上還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詩的人,他是:
A、王安石
B、寇準
(正確答案:寇準。寇準,北宋政治家、詩人。他剛直不阿,敢于向皇帝直諫,宋太宗曾稱贊道:“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征也”。寇準從小就非常聰明,相傳七歲時僅走三步就吟誦出了“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拳頭紅日進,俯首白云低”的詩句。)
(3)《論語》中認為“為仁之本”的是:
A、忠義;
B、孝悌
(正確答案:孝悌。原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孝悌即孝順父母、順從兄長。)
(4)“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
A、天氣炎熱似火
B、天氣漸漸轉涼
C、流星異常出現
(正確答案:B、天氣漸漸轉涼。“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語出《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的意思是說在夏歷七月,天氣漸漸轉涼,每當黃昏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即心宿,從西方落下去。)
(5)鄭板橋畫的竹子非常有名。下面哪個是他所畫的竹?
(正確答案:三。鄭板橋,擅畫蘭、竹、石、松、菊等,而畫蘭竹五十余年,成就最為突出。他說“吾之竹清俗雅脫乎?書法有行款,竹更要行款;書法有濃淡,竹更要有濃淡;書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
注:題目中鄭板橋《竹》全圖
(6)“實事求是”一詞出自哪部典籍?
A、《左傳》
B、《戰國策》
C、《史記》
D、《漢書》
(正確答案:D、《漢書》。出處:《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7)“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出自誰的作品?
A、陸游
B、岳飛
C、辛棄疾
D、李清照
(正確答案:三、辛棄疾。原詞是: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點秋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辛棄疾,南宋詞人。號稼軒,漢族,歷城人。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和愛國者。與蘇軾齊名,并號稱“蘇辛”,史上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自辛稼軒前,用一語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軒,橫豎爛熳,乃如禪宗棒喝,頭頭皆是;又如悲笳萬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覺賓主酣暢,談不暇顧。詞至此亦足矣。”辛棄疾,是開一代詞風的偉大詞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熟稔軍事的民族英雄。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
(8)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將全國文字統一成了下面哪一種?
一、楷書
二、小篆
三、鳥蟲文
四、行書
(9)“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東坡借這首詞表達了對誰的思念之情?
A、妻子
B、兄弟
C、朋友
D、父親
(正確答案:B、兄弟。原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子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的字。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當時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這首《水調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