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很有遠見的人,一向為生活做長遠打算。為防止日后流落街頭,我讀了《貧窮的本質》,想知道貧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即便以后我窮得只能撿垃圾吃的時候,也知道自己出了什么問題。這本書是美國麻省理兩位經濟學教授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花費十五年時間,在五大洲最貧窮地區做調查得來的成果。他們尋找的答案跟我一樣——貧窮是怎么來的?
他們在做了若干調查后得出的結論之一是:你窮,是因為你父母很窮。
富人的孩子越富,窮人的孩子越窮,這毋庸置疑,但問題并不在兩代人的財富積累,而是富人有足夠的錢為成長中的孩子抓住一切機會。假使兩個資質相同的孩子,一個生在富人家,一個生在窮人家。兩個孩子都不愛讀書,窮人家的孩子可能小學還未讀完就被送去工作,因為父母看不見教育投資的回報;而富人家的孩子則不同,他繼續接受教育,父母竭力幫忙,成績不好也可能有別的天賦,幾十次失敗的嘗試后,或許能挖掘出孩子擅長之事,那他往后成功的機率就高。而那些很有天賦的窮孩子,在成長中沒有機會去屢次挖掘潛能,過早地成了工人和小店主,他們原本是有潛力成為銀行家或音樂家的。
這只是導致貧窮的因素之一。正常、健康的人在社會里有很多機會擺脫貧窮,比如保持健康、預防疾?。ɑ疾ΩF人來說是毀滅性打擊)、找份工作??蔀槭裁锤F人沒能成功呢?兩位作者走訪過非洲許多國家,想知道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如何生活。他們發現,就全球窮人最多的50個國家來說,平均貧窮線是每日只有99美分可花。如果一個人每天只有這點錢,那他會將大部分錢花費在食物上,這意味著窮人接收信息的渠道會受限——報紙、電視和書籍都是要花錢的。
窮人可能對某些信息一無所知,比如接受疫苗可以讓孩子免受麻疹,購買健康保險可能讓你在患病時不至于絕望,但在窮人的世界里,這些信息可能是不存在的。
信息渠道閉塞讓窮人失去擺脫貧窮的機會,不知道基礎教育的重要,過早讓孩子輟學,讓第二代人也失去成功的機會;不知道在水中添加消毒劑,可能會讓孩子患上瘧疾。這種疾病不止費錢治療,甚至會永久損傷孩子的認知能力,讓他日后成功的機率又大大減少了。其實投入基礎教育和預防性措施所的花費,會帶來更長遠的收入,但信息匱乏讓人短視,省下手里的錢似乎更重要。
而省錢對窮人來說簡直是災難。窮人可以通過減少日常開銷,存儲小額現金,累積一筆財富。但對窮人來說,少喝一杯茶或許能存上5美分,但這需要自控能力。窮人需要與自己博斗才能將牙縫里的5美分存入銀行,而這對富人來說簡直輕而易舉,不用少喝一杯茶就能存下不少錢。
這就是說,人越有錢就越容易做正確的事。有些窮人失敗了,這并非他們自控能力差,貪圖眼前享受,而是因為窮人需要不斷運用這種自控能力,失敗機率太高。而富人生活在有消毒自來水的社會,享受義務教育,強制購買社保,他們不用使用自控能力就能做正確的事。這聽起來讓人絕望,似乎窮人的世界到處是陷阱。
這是真的。
社會對窮人并不友好,銀行就不喜歡窮人。假如你想做筆小生意,只要100美元的本錢,想問銀行貸款。可銀行需要人手來調查貸款人背景、辦理手續,這花費的人力成本遠遠大過100美元的利息。即便有1萬人想要貸款100美元,銀行就需要花費更多人力成本,這會導致利息增高,阻礙窮人貸款。實際上,貸款100萬美元比100美元要容易,但哪間銀行會把100萬美元貸款給窮光蛋呢?窮人連存錢都比別人困難,如果你咬牙切齒一周存下了1美元,發現銀行開戶需要2美元的手續費,是不是感受到世界對窮人濃濃的惡意?
是的,就是如此險惡。那些最窮的人擺脫貧窮實在太難了,這就是貧窮的本質,越窮就越難致富。不過也不必完全絕望,兩位作者在調查后也給出了如何擺脫貧窮的辦法。有些方法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業已成功。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有遠見的人,不妨看看這本書。
注:刊發于《彭博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