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用印一般用篆書,所以也叫篆刻,也有用甲骨文入印的。筆畫線條凹進去的叫陰刻,也叫白文,風(fēng)格比較厚重粗曠;筆畫線條凸出來的叫陽刻,也叫朱文,朱文一半比較纖細婀娜。
使用陰刻和陽刻應(yīng)該怎么選擇?有什么講究?
怎么用要看具體作品情況,行草書等比較飄逸的作品,多會選擇白文印,白文厚重,壓一壓,讓整幅作品中和;反之端正楷書作品則可以考慮用朱文,用以彌補端正有余飄逸不足。這是文末的落款用印,如果需要用兩枚印章,則朱文在上,白文在下。一幅完整的作品,收尾一定要完滿,末字要稍微重一些,作為結(jié)束,用印也一樣。
用作引首印章時,就是作品右上邊,一般在開頭的一兩個字右邊,蓋一個小印,這個印叫做引首章。——一般用朱文,不顯山露水的錦上添花的作用。當(dāng)然也見過有用白文的,很個別。蓋這個印不能喧賓奪主,要以襯托字為主要目的。
一是畫龍點睛:
二是相得益彰,錦上添花;
三是補缺補漏補不足,作品上感覺缺少什么就補上什么,有些地方寫得很密,蓋上一方印章,遵從“密不透風(fēng)疏可乘馬”的原則,如果達不到這個效果,則要考慮在疏處蓋一方印,具體作品具體分析。像壓腳章,也就壓角章,就是蓋在作品紙端下邊的兩個邊角部位,就是因為整幅作品缺乏平衡,需要蓋一方印章“壓“住,封邊攔角,田補空虛,這個印章就需要厚重端正,像一座山一樣穩(wěn)重方能達到效果。
像上圖華世奎的作品,最好的印章既是落款印也可以看作壓角章。
以上是一點小看法,我是學(xué)習(xí)書法的顏二,歡迎討論交流學(xué)習(xí),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