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據《漢書·祭祀志》載:“自五帝始有書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漢代印章到達興盛,史稱漢印,字體由小篆演變成繆篆。漢印的形制、印紐亦十分精美。西泠八家的奚岡曾說:“印之宗漢也,如詩文宗唐,字文宗晉?!碧扑沃H,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雖然改變了印章的體制,但仍以篆書作印。直到明清兩代,印人輩出,篆刻便成為以篆書為基礎,利用雕刻方法,在即面中表現疏密、離合的藝術形態,篆刻遂由廣義的雕鏤銘刻,轉為狹義的治印之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