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西夏國的建立者李繼遷率軍騷擾西部邊疆。
保安軍(地名)的官員,向宋太宗報告說,他們抓到了李繼遷的母親,宋太宗想殺掉李母,便單獨召見當時任樞密使的寇準,和他商談具體處置的辦法。
商量完寇準退出,走到宰相府門口,宰相呂端看到寇準問道:“皇上告訴過你,不要把這事給我透點風嗎?”寇準說:“沒有,只談了點情況”。呂端又問:“準備怎樣處理呢?”寇準說:“打算在寶安北門把李母斬首示眾,用來警告那些忘恩負義的反叛之徒”。呂端說:“如果一定要這樣做,那不是一個好辦法”。
說完他馬上上殿,向太宗起奏說:“過去楚漢戰爭時,項羽打算油烹劉邦的父親,劉邦告訴項羽,如果你油炸了我的父親,希望也能分給我一杯肉湯喝喝。大凡成就大事的人是不會顧念親人的,何況李繼先這個不講仁義的反叛之徒,陛下您今天把他母親殺了,明天就能捉到李繼遷了嗎?如果捉不到李繼遷,白白結下冤仇,會越發堅定他反叛的決心”。
太宗問:“既然這樣,那怎么辦好呢?”呂端說:“以我的愚見,應該把他的母親流放到西部邊疆的延州,好好對待她,以此為誘餌招撫李繼遷,即使他不能馬上投降,也可以借此拴住他的心。但他母親的生死大權畢竟掌握在我們手里啊!”太宗聽后拍著大腿連聲叫好,說道:“要不是你幾乎誤了我的大事!”太宗對呂端曾有過評價:“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這次又驗證了此言不虛。
后來李繼遷的母親在延州去世。李繼遷死后(1003年), 他的兒子果然率眾主動向宋朝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