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美國防系統網站(http://defensesystems.com)刊登Ted Girard文章稱,快速管理及快速使用軍事與情報數據的能力對美國維持國家安全的重要性越來越高。這些數據隨時可用且數量在不斷增長。作為2012年白宮發布的《大數據研究和發展倡議》一部分,美國防部是資助研發從海量數據中獲取、組織與搜集有效信息所需工具和技術的六大機構之一,其最終目的在于幫助作戰人員和分析人士提高態勢感知能力,同時為軍事行動提供更多支持。
海量數據對軍事情報系統的挑戰
2015年美軍繼續面臨數據劇增所帶來的復雜挑戰,其數量之多已超出美軍的處理能力。軍方情報員不斷從龐大而多樣的數據集中篩選有用信息,數據來源不光包括手機記錄、電郵及文本文件,也包括更先進的衛星圖像與情報、無人機監視與偵察數據等。以下僅為無人機及其他技術監視數據的激增記錄:
·軍隊分布式通用地面系統每日采集的視頻流數據總計超過7太字節;
·空軍ISR機構每天收集的視頻數據約為1600小時;
·1個14小時的無人機任務可產生大約70太字節數據。
這些全新數據源產生大量新信息,但也對數據管理和整合提出挑戰。軍事和情報組織收集與分析的許多數據源于不同平臺,其存在形式及所處環境各異。除此之外,戰場士兵與指揮中心的防務專家分享相關或關鍵數據也變得更加復雜。
數據虛擬化的理由
把大數據轉化為可行性意見,即刻傳達給軍事領導人和主要決策者,這種需求對美軍作戰人員來說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當前電子戰、網絡安全、全球恐怖主義和國土安全所面臨的挑戰要求從多源獲取的關鍵數據不管是否結構化數據,都要進行整合,使情報信息在各軍事部門的共享和傳輸更為高效。
虛擬化涉及創建一個特定項目的虛擬版本,包括服務器、應用程序或數據庫。數據虛擬化是一個提取不同數據源的過程,通過單一的虛擬數據訪問層,為用戶和應用程序提供統一的實時訪問和集成數據服務。當用戶訪問、分析和傳播所需數據時,大型數據分析平臺變得更有價值。
數據虛擬化完成后,用戶可以隨時更新或刷新大型數據庫,在同一時間或在不同時間點為某報告系統創建多個副本,與利益相關者實時共享信息以便更好決策。歷史快照(snapshots)為任務小組提供最佳信息來檢測目標行為、位置和/或其他相關活動的變化。
靈活性對處理大數據分析極為有利。數據虛擬化有助于美國防部各機構在軍事和情報信息上獲得全面、準確且動態的視角。這些數據信息可跨機構共享,保證準確的數據在正確的時間傳達給正確的人員。
數據虛擬化的其他優勢
除了增加大數據管理的靈活性,數據虛擬化還可消除配置新環境、備份、應用程序與數據庫刷新所造成的瓶頸。對國防和情報機構來說,數據虛擬化還包括以下幾個好處:
·增加項目產出,使之達到80%;
·使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需求減少90% ;
·數據相關錯誤明顯減少,實現更好的質量保證;
·不存在制造系統停機時間。
要創造大數據的真正價值,數據虛擬化可成為國防部使用開源技術如分布式計算(Hadoop)和數據可視化工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虛擬數據管理還能使機構更有效地轉移到云平臺或維持混合環境。虛擬化能夠保證數據的完整性,能夠通過在任何時間點創建數據集而快速解決遷移問題,同時將存儲要求降至最低。
可作為一種防務手段
為保護美國本土和國際安全,美國軍隊及情報機構必須找到利用最先進技術快速加強數據碎片整合與傳播的途徑。美國防部正在證明數據虛擬化是提高態勢感知能力、強化軍事行動的可行且成本較低的解決方案。這種數據管理的靈活手段可能降低大量成本并提供更有效的訪問,從而使美國防部提高任務成功率,保持領先地位。
(來源:防務視點,作者:袁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