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了解梁山好漢之中到底誰是內奸,其實還是要先從梁山好漢的背景知識以及簡介說起來。
提起來梁山好漢,每個人應該都知道是《水滸傳》之中的人物,而且也是很多影視劇以及文學作品中會提到的角色。
但是,如果要詳細的說《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具體的人物背景,其實很多人都是不了解的。
梁山好漢不是一個具體的人物,而是在《水滸傳》中由108條好漢組合而成的群體形象。
當時故事的背景是在北宋徽宗時期,當時朝廷無能,所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此時,各地的好漢們揭竿而起,集聚在梁山起義,這些好漢就是我們所說的“梁山好漢”。
而“梁山好漢”之中的首領就是宋江,宋江又稱為是“及時雨”,當時他是因為被發配江州后對仕途失望,而又僅僅因為題詩發泄不滿被判死罪,所以,當他被救上梁山后,成為梁山好漢之中的一員,擔任總兵都頭領。
而這一百零八位的好漢之中,他們的身世也是各不相同的。而其中大部分的都是官逼民反。
而其中最聲名大噪的就是林沖,林沖被稱為是豹子頭。

而當時之所以他當時上梁山是因為他的妻子林娘子長得漂亮,結果卻遭到了高衙內的垂涎。
于是,林沖被高衙內陷害,所以他在一氣之下殺死了很多人,于是在雪夜無奈投奔了梁山。
由此可見,梁山好漢多是血氣方剛的正義人士,而他們也是和當時腐敗的官府朝廷做對抗,用自己的行為做好事。
既然梁山好漢是和當時腐敗的朝廷對對抗,所以是和朝廷官員站在對立面的,而其實,在梁山好漢之中,也是有內奸的,那這個內奸是誰呢?其實施耐庵在為梁山好漢命名的時候就已經暗示了。
這個朝廷的內奸不是別人就是梁山好漢的首領宋江。

這其實還是要從施耐庵的敘述說起,其實,在《水滸傳》中,施耐庵也是從宋江的名字給了暗示。
首先,宋江的名字的諧音,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就是“宋將”,而“宋將”顧名思義,就是指的是“宋朝的將領”。
而作為一個反抗朝廷壓迫的首領,名字卻是“宋朝將領”的縮寫,可見其實也是施耐庵良苦用心,用宋江的名字暗示,其實宋江就是朝廷的內奸,而且也暗示了“梁山好漢”的結局。
其次,除了名字的諧音暗示外,我們也不難發現,其實宋江和其他梁山好漢也是有所不同的,其他人都是十分怨恨朝廷,而宋江則不然,雖然他也怨恨朝廷,但是遠不如其他的好漢們,而且他甚至有想過回朝廷繼續效力。
而緊接著,其他的好漢都是主動上山,而宋江則是多次被邀請后才上山為“梁山好漢”效力,由此可見,他上山的原因也是不同的,而這種原因就導致其實他從一開始,就缺少了其他“梁山好漢”的血氣。
也正是因為宋江身為梁山好漢的首領,但是內心仍舊向往朝廷,才有了后來的招安的結局,也是施耐庵通過一些細節為最后奠定了伏筆。
由此可見,雖然宋江本質不壞,但是其想法和行為一定程度上還是和朝廷相關,因此也就是“梁山好漢”的性質相悖,所以才會被稱為是“內奸”。
我們都知道,團結才有力量,既然這樣子的話,“梁山好漢”中竟然有了“內奸”,那他們的結局是怎么樣的呢?
因為宋江是招安派,所以想要歸順朝廷,于是就逐漸帶領著好漢們開始為朝廷效力。
而這也就導致了原本的一百單八將變得四分五裂,人心分散。
首先,梁的108名好漢中,在方臘之戰中有很多人戰死。而根據小說的記敘,在梁山好漢中,一共有60人是在這次戰爭中死去,這也大大的削減了梁山好漢的勢力。
這之后,除了戰死,梁山好漢中還有一部分是因為疾病而死去,其中根據小說之中,一共是有十三人左右。
而最后,其實還是有一部分人重新回到了朝廷,并且得到了重用,當時,朝廷對于梁山好漢也是有所挑選,有些進行一定的打壓,有些則是任用。
其中,根據小說的敘述,當時朝廷最后一共重用了十位梁山好漢。
而他們也是因為身懷絕技,有醫生,也有武器家,才導致得到了重用,有一部分也是曾經的朝廷官員。
而我們所認為的“內奸”,則是被朝廷所毒死,當時招安后,他們效忠于朝廷,但是朝廷的確不會百分百的相信這些好漢,于是想要解決梁山好漢,所以從他們的首領開始,于是將宋江和盧俊義用毒酒毒死。

所以說,宋江到底是“內奸”嗎?其實可能并非如此。
他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漢奸,只不過他內心對朝廷還是抱有希望,而這種希望和梁山好漢的宗旨是相悖的,所以被認為是“內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