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
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rèn)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
做人,每個人都應(yīng)該有自己做人的底線,更要有底線思維。
因為世上不管任何事情,都有其自己的規(guī)則,都有其自己本身的底線和邊界。
這個問題不僅對個人,而且對個人所組成的社會都是根本性的。我們都在不斷地糾結(jié)該在何處設(shè)限。
克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分寸感,能夠把控生命中的舍與得,掌控悲與喜。
不懂克制,生活會受到限制;
學(xué)會克制,生活則會更加極致。
克制欲望,收獲更多
《勸誡全書》 中有則古訓(xùn): “欲不除, 如蛾撲火, 焚身乃止; 貪無了, 若猩嗜酒, 鞭血方休。”
人生之所以痛苦,是由于欲望太多,被欲望牽制的人生,迷茫而無助;而清心寡欲的人,逍遙自得。
有多大本事用多大碗,誰也不能一口吃成胖子。
克制欲望,腳踏實地,更容易接近自己的理想,得到更多收獲。
克制情緒,把握節(jié)奏
人有情緒是本能,能控制情緒是本領(lǐng)。
每次情緒上來了,告誡自己:我的時間和生命“不是用來生氣的”,做自己情緒的掌控者,把握生命的節(jié)奏。
克制執(zhí)念,掌控人生
《斷舍離》中有句話深得我心:
無能為力的事,當(dāng)斷;
生命中無緣的人,當(dāng)舍;
心中煩欲執(zhí)念,當(dāng)離。
目之所及,皆是回憶;
心之所想,皆是過往;
放下執(zhí)念,心才能回歸安寧。
放下是一種覺醒,更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
再窮,不能坑朋友
漢·桓寬《鹽鐵論·地廣》中講:“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
意思是:不因為貧窮而改變一個人的氣節(jié),不因為地位、身份的低下改變志向。
人窮,要窮得有志氣,不能因為窮,就覺得這個世界虧欠自己,甚至出其不意坑自己的朋友。
坑了朋友,就相當(dāng)于斷了自己的路。
窮不坑朋友是底線,富不忘恩人是人生信條。
再苦,不能丟骨氣
人很容易受外在環(huán)境的裹挾,被眾人的意見所左右,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在這個利益為先、價值追求和信仰極度稀缺的時代,就更是如此。
骨氣,是人格的硬度。
有了骨氣,就有一種氣勢,腐蝕近不了身、誘惑入不了心。
再難,不能搞投機
社會越來越浮躁,很多人都只看到了眼前的短暫。
不踏踏實實做事,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耍小聰明上,奢求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不要因為身邊人短暫的風(fēng)光而放棄自己的堅持,目光所及之處便是自己的未來,眼光越遠(yuǎn),你的未來就越遠(yuǎn)。
再強,不能太狂妄
《曾國藩家書》中有一句話引人深思: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驕奢淫逸,是一個家敗落的開始;而狂妄傲慢,是一個人衰敗的開始。
境界越高的人,在處世方面,越是謙卑樸實,而不是盛氣凌人,傲慢無禮。
人有多謙卑,就有多高貴。
03 越是放下,越能讓自己獲得解脫
無理取鬧的人不較勁
無理之人,不必理會,越理會越讓你失去理智。取鬧之人,也不必在意,越在意越讓你陷入僵局。
無能為力的事不執(zhí)著
有時,學(xué)會及時止損,才能將損失和傷害降到最低。
無法挽回的感情不強求
有這樣一段話:
“這并非最后結(jié)局,因為我們確實和解了,只不過不曾彼此原諒。
我們發(fā)現(xiàn)為了堅持自己的立場,大家已經(jīng)付出太多,所以各走各的路了,真是個解脫。
是的,當(dāng)時我確定這對我倆都是解脫,也是一種勝利。”
要知道我們都生活在現(xiàn)實社會,許多的事情都有其自己的規(guī)則,既然來了,就得直面人生,至少能做到獨善其身,用自己的認(rèn)知,守好自己的做人的本分,凡事做到坦坦蕩蕩,有底線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