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還不會捧奶瓶,就被送到早教班
南京的早教班從一開始只針對2歲半-6歲的孩子,逐漸發展到剛出生的小嬰兒也教。兩個多月大的子樂還不會捧奶瓶,媽媽已經給他報了一個早教班。子樂媽媽告訴記者,一開始也不想報,但看到小區里不少媽媽都帶孩子去附近的一家早教班上課,她出于好奇體驗了一下,發現早教班也不是外人所想的是給孩子增加負擔,連帶大人受罪的“痛苦班”。“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上課內容。我的寶寶太小,主要就是給他洗洗澡、做做按摩體操、聽音樂鍛煉聽力等。他們還會給新媽媽傳授帶寶寶的知識,比如怎么給寶寶洗臉、洗頭、洗手,怎么幫他擦鼻涕和眼屎,如何科學人工喂養等。”不過,由于孩子太小,子樂媽不得不帶著奶瓶去上課。“他們有開水,沖一下在課堂上喂寶寶就行了。有時餓的小孩多了,老師還會留出專門的喂奶時間。”
記者了解到,像子樂媽這樣把丁點大的小毛孩送到早教班的“80后”辣媽越來越多。在西祠的親子討論版,隨便就能發現辣媽們焦急詢問早教信息的帖子,為趕早教班的優惠期,一些辣媽甚至在大腹便便時就幫未來的小寶寶報好了名。
半途而廢的辣媽潮爸也不少
糖糖媽給女兒報了南京某廣場內的一家早教班,糖糖只有6個多月,96節課15000元左右。糖糖媽告訴記者,之所以選這家早教機構,一開始是被它的環境吸引。記者特地去了解了一下,發現確實如糖糖媽所說,這家早教機構的環境非常整潔:休息區、喂奶間、玩耍區、上課區分得清楚又精致,雖然是在商場內,但空氣流通非常好,“據說是采用國外先進的排風系統”。幾間大教室鋪的是一種特殊材質的地墊,沒有異味觸感也不錯。外間有水吧,給寶寶提供果汁飲料,同時還有寶寶獨立衛生間和小小洗手臺。
不過,糖糖媽也說,因為家里經濟條件不錯,報班就是想讓孩子和別的小朋友去玩玩,因為6個月左右的孩子在早教課堂上幾乎學不到什么新鮮東西,“比如訓練她抓東西、打招呼、聽聲辨位、學坐、訓練樂感等等,都是我平常在家做的內容。”
報班固然好,不過才上了一個多月,糖糖媽就感覺快支持不下去了,“天氣越來越冷,小孩又那么小,大冬天的把寶寶抱過去,太麻煩了,大人小孩都受罪。”她想等開春再去上。
記者了解到,不少父母在給寶寶報班時能狠心花錢,興致很高,但上了一段時間后,就由于各種原因打起了退堂鼓,一些早教機構的接待員也透露,雖然新爸新媽們每次一報就是一到兩年的課程,但堅持下來的并不多,花了錢還沒起到效果。
培養孩子好習慣,早教越來越火
“早教班在各個城市一天比一天紅火的事實,說明它本身有許多可取之處。”一位早教機構老師如是說。早教老師會帶孩子做許多他們沒見過的肢體游戲,“有的難度很大,家長不敢做,但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每次都玩得很開心。”同時,大部分上過早教班的孩子進入幼兒園后,確實比沒報過班的孩子接受事物快,更容易和同學相處,交際能力也更強。因此,發現孩子在幼兒園跟不上,又轉回頭報班的也大有人在。她還向記者透露,有的幼兒園甚至把報過班的和沒報過班的孩子分開來教,就是因為“孩子之間已出現了差距”。
當了3年早教老師,她發現上早教班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孩子守規矩、懂紀律,提高自理能力。“只要是會走路的孩子,一進門我們都會讓他們把鞋子脫掉,然后再自己把鞋子送到指定的放鞋區。”一開始孩子并不習慣,往往依賴大人動手,可“迫不得已”自己脫了幾次之后,就每次都能脫鞋放鞋了。“在課程設置上,我們也注重培養孩子獨立動手的能力。比如,先讓父母陪孩子搭一個小橋造型的積木,然后再讓孩子自己搭。可能有的孩子不想動手,央求父母代替,我只讓父母在一旁解說,孩子沒辦法只好自己搭。幾次之后,我再讓父母幫忙,孩子卻不樂意了,因為他自己已經能搭得很好了。”
調查
家長有的在攀比,有的在盲從
“這么點大的孩子就讓上早教班,太殘忍了!而且根本沒有必要!”很多父母都認為,把幾個月大的娃娃抱去早教純粹是“瞎折騰”。一家早教機構的內部人士也告訴記者,孩子在會坐之前上早教班,大人小孩都累。可記者在南京某著名早教機構的0-1歲年齡段的班上卻看到,被大人抱在懷里的小孩不少,有的家長連上個體驗課都要提前兩個月預約。
什么心理使家長如此熱衷嬰幼兒早教?記者發現,雖然不排除家長出于給孩子找伴、鍛煉交際能力的考慮,但攀比和盲從的家長仍占多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媽媽告訴記者,自己老公開公司當老板,收入不低,“他很多朋友的孩子都報了這種班,就介紹我也報。”她覺得除了每周一次的按摩體操挺實用外,其余意思不大。還有一些家長被早教機構天花亂墜的宣傳“誘惑”了。一些早教機構宣傳,兒童并不是在上幼兒園時分出優劣的,“早在上幼兒園前,上過班和沒上過班的孩子差距已經拉開了。”鑒于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只得“割肉”給孩子報班。
早教人員專業水平有待加強
近兩年,南京早教市場由最初的新鮮期快速過渡到了熱門期,幾乎每個大型住宅小區或小區聚集地周圍,都有一個甚至數個早教機構。從表面上看,南京市場上高、中、低檔早教班一應俱全,可記者經過調查發現,由于缺乏監督,這些機構各自為戰,南京的早教市場比較混亂,亟待監管。
早教人員水平參差不齊
記者以家長的身份咨詢南京某外語教學的頂級早教機構時,對方稱所有的老師都是師范專業畢業的學生,擁有教師資格證書,招聘后送到總部由外教進行培訓,合格后才予以上崗。隨后,記者又以本科生的身份電話應聘該機構的早教師,對方卻只確認記者的英語水平,并稱是不是師范學校、幼教專業畢業根本無關緊要。
一些早教機構雖對外號稱老師都是本科學歷師范專業,但由于不少私立早教班給早教老師的薪水很低,根本不能吸引較高水平的教師。大量大專生甚至中專生也被招來,由有經驗的老師培訓一兩個星期,就讓他們有模有樣地上課了。
據了解,中國目前沒有專門的早教專業,這也是早教市場的一大軟肋。這種情況下,早教班在課程設置和上課模式上只能模仿、照搬國外,至于適不適合本土孩子,就不得而知了。
英語早教班噱頭多
一位媽媽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普通早教班一個節課最少也要60元,有的還要100多元,而最頂級的英語早教班打完折后才130元,課時多的話還能更優惠。”鑒于市場上英語早教班和普通早教班的價格差別并不大,因此,很多媽媽給孩子報的都是英語早教班。
不過,不少媽媽也向記者反映,英語早教班并不能給孩子帶來英語熏陶。聰聰的媽媽說,她兒子報了兩年英語親子早教班,總共兩萬塊錢。“一個班大人加小孩將近30人,小小的屋子擠得滿滿的,孩子又吵,女老師的聲音還特別小,連大人都聽不清楚老師說什么,更別說小孩子能學到什么了。況且一星期只上一節課,根本談不上給孩子進行英語熏陶。”有的英語班純粹是在玩噱頭,大部分上課時間在給孩子看英語教學碟片,老師開口的時間非常少,更別說讓孩子開口了。
老師上課太趕,像走過場
不少早教班宣揚要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不過,很多班并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一位媽媽告訴記者,她女兒所在的某頂級品牌早教班孩子多、老師少,“每次上課老師都像在趕場子,迅速把課程上完,趕赴下一個課堂,也不考慮孩子能體會多少。”她舉例說,“比如讓小孩體驗的環節,自己的孩子往往還沒輪到,老師就進入了下一個主題。”結果上了半年,她發現孩子在45分鐘課程里,只對不到10分鐘的游戲環節感興趣。而游戲環節,孩子也不能盡興。“由于人多,游戲設備少,孩子往往剛摸到,就被別的孩子催著下來了。游戲也是老三樣,總不變化。”后來她發現女兒哭鬧著不肯再去,“我只好跟他們交涉,把剩下的錢要回來了”。
一名家長提供的早教班課程
每家的早教課程大同小異,多分為親子綜合課、特色課、音樂課、健身育樂等課程。孕育課
幫準媽媽了解妊娠的相關知識,給予胎兒適時、適量的良性刺激,建立起密切的親子關系;通過分娩技巧的學習,減輕分娩疼痛。母嬰課(0-6個月)
通過母子的瑜伽活動,為0-6個月的寶寶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和刺激,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發育特點;同時在與孩子游戲的過程中,增強其依戀關系。探索課(7-15個月)
有爬行、問好、膝上童謠、體操、展示、父母時間和游戲等環節,激發寶寶的愉悅情緒;促進寶寶動作的協調發展。音樂課(1歲半到2歲3個月)
遵循幼兒的自然學習模式,以聽、唱、動、看、摸的形式進行歌唱、律動、音程及節奏練習的音樂活動和游戲等等。科學課(25-36個月)
通過平衡、分類、顏色、排列、書寫等游戲,促進寶寶感覺器官和智力的發育。數學課(37-48個月)
通過數字的學習,讓寶寶學會整百內的連續數數,進而學習十進位、四則運算等等,鍛煉抽象與邏輯思維能力。藝術課(37個月以上)
用水彩畫、水墨畫、線條畫、手工、拼貼等手法,激發寶寶自由創作英語課(2-3歲)
從音樂和老師的教學中培養英語語感,學會日常簡單問候、身體部位、家庭成員、動物名稱的英語表達,培養英語興趣。
專家
0-6歲的孩子和父母相處很重要
把小孩子送去早教,到底是做父母的太狠心,還是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追趕了教育的潮流?在80后辣媽潮爸們紛紛涌向早教機構時,教育專家卻提醒:幼兒教育,家庭才是根本。
資深教育專家孫老師告訴記者:對于0—6歲的孩子來說,家庭才是最重要的課堂,尤其是孩子在會走路之前,更要注重他(她)和父母的相處。“如果為了鍛煉孩子膽量和交際能力,選個合適的班并無不妥;如果是為了讓孩子早點接觸知識,報班全無必要。”她認為,幼兒具有天生的模仿和學習能力,父母在家時,要有計劃地為寶寶輸入親子教育。因為,“父母是寶寶最親近的人,同父母一起學習,能夠讓寶寶很好地放松,更容易對早教產生興趣。”
在南京做了幾十年幼教研究的專家馬瞬琴也認為,幼兒早期親子關系的建立比什么都重要。“早期教育確實重要,但父母怎么做對孩子來說最好?孩子是在和環境的互動交流中獲得發展的。和孩子說說話、玩玩具、聽音樂、講故事、看圖書,陪孩子接觸大自然,聞花香、觀云朵、看彩霞、玩沙玩水、探索動物植物的生長變化比上任何早教班都有價值。”
她還認為,開發孩子的各種潛力應建立在興趣之上,而一個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長,只會憑自己的意志把孩子往早教班送,不能讓孩子喜歡自己、尊敬自己,以后的教育又該如何進行?她說:“在我看來,幼兒階段,親子關系建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家長想依靠其他人來開發自己孩子的智力,其結果可能會是很不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