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屆戛納電影節:英格麗·褒曼
瑞典曾經誕生了兩位世界級的女性影人——葛麗泰·嘉寶和英格麗·褒曼,前者是“默片女皇”,后者則是“好萊塢第一夫人”。如果說嘉寶的美來自于置身于世俗之外的神秘與冰冷,那么清新、純樸、優雅的褒曼,美則接地氣得多。
畢業于瑞典皇家戲劇學院的褒曼,1939年進軍好萊塢,1942年因主演電影《卡薩布蘭卡》而成名。她曾獲得過7次奧斯卡提名,憑《煤氣燈下》和《真假公主》兩次摘得奧斯卡影后的桂冠,憑晚年參演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盡管一生在電影界建樹頗豐,并在影迷心中樹立了圣潔的形象,但1949年褒曼拋夫棄女,與意大利名導演羅伯托·羅西里尼的那段婚外情則是她一生中的污點,為此,她曾經有7年絕跡于好萊塢,而這段舉世嘩然的戀情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第65屆戛納電影節:瑪麗蓮·夢露
2012年的戛納電影節官方海報,選擇了在其逝世50周年之際,向永恒的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致敬。在攝影師Otto L.Bettmann的鏡頭下,夢露舉著蛋糕,吹滅了蠟燭,似在為65歲的戛納電影節慶生。
夢露留給世界的并不是僅有一個“性感女神”的頭銜,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排名第6名,足以可見她對世界電影的貢獻。
第64屆戛納電影節:費·唐納薇
2011年的戛納電影節海報,由導演兼攝影師Jerry Schatzberg設計,造型來自于1970年由費·唐納薇主演的影片《一個墮落兒童的雕像》。官方曾表示海報高雅、深邃的意境,非常恰當地表達了“電影夢想”, 同樣也是戛納電影節的追求和象征。
費·唐納薇是好萊塢有名的性格演員,更是“反叛女性”的代言人,素以飾演性格怪異、叛逆而又精明的女性著稱。1967年她初登銀幕,即以里程碑式的影片《雌雄大盜》(即《邦妮與克萊德》)而名聲鵲起。
第63屆戛納電影節:朱麗葉·比諾什
2010年的官方海報非常有趣:法國著名女星朱麗葉·比諾什在空中“刷”出了“Cannes”的璀璨光影,十分符合多才多藝文藝派女星朱麗葉·比諾什的氣質。
雖然外表并不占優勢,但朱麗葉·比諾什的演技在法國女星的排行中絕對可以位居前列。作為法國國寶級女星,她是世界影史第一位獲得歐洲三大影展影后大滿貫的影星,奧斯卡、托尼獎、凱撒獎更是統統包攬。《英國病人》、《布拉格之戀》、《紅白藍三部曲之藍》、《濃情巧克力》等代表作無數。
第59屆戛納電影節官方海報:張曼玉
因為王家衛是這屆戛納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所以官方海報選定了由他執導的《花樣年華》,這張并不多見的海報極具神秘感,有一種獨特的視覺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