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卦師卦《本經》白話翻譯《每天學一點周易》之(80)


《卦辭》
【原文】
師,貞,丈人,吉,無咎。
【白話】
卦辭是一個卦的總綱大義,由周文王撰寫,言簡意賅高屋建瓴。在訟卦中爭訟不止,就會演變成群體性的對抗和戰爭,師卦短短的篇幅既綜述了戰略方針,又涵蓋了戰術技巧,堪稱一本戰爭的教科書。二是“貞”,就是“正”,要師出有名,行正義之師,打正義之仗。第三是“丈人”,要用一定的標準和尺寸,丈量選拔在戰爭中脫穎而出的將領統帥軍隊。此處的“丈人”并不特指年齡大資格老,而是從能力和德行來衡量,比如后世三國少帥周瑜周公瑾。第四是“吉,無咎”,客觀評價戰爭的性質。“吉”只是對戰爭本身的勝利而言,即使正義的戰爭獲得了勝利,那也是荼毒天下,談不上吉,最多只能算得上沒有過錯,最后圣人還是希望天下和平,盡量不要出現戰爭。初六爻
【原文】
初六:師岀以律,否臧(pǐzāng)兇。
【白話】
初六:宇宙天地有統一的時空標準,陰要配合陽,地要跟隨天,“呂”要隨從“律”,律呂調陽,這樣萬物才有時可依有位可居,天地間得以秩序井然,這是天地陰陽規律的“以律”。圣人從“律呂調陽”的天地法則引申出軍紀嚴明的戰場鐵律,軍隊中士兵和下級就像“呂”,上級和統帥就像“律”。所以軍隊出征首先必須軍紀嚴明,士兵和下級必須絕對服從命令,故稱“師出以律”。接下來,圣人揭示了不聽軍令的兩種典型錯誤,在日常生活中,人如果不認可別人的觀點,一般有兩種做法。一是不聽但不聲不響,稱作“否(pǐ)”。二是不僅不聽,還要評頭論足,夸夸其談自己的想法,叫做“臧(zāng)”。在日常生活中,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標準,認為不對的可以不聽或不做。但“否臧”這兩種做法不能帶到軍隊中,因為戰爭中要用到很多計策,下級看不懂,況且有時候很有可能要放出誘餌犧牲掉局部,如果你恰好在此局部中,你當然會看到這種不合理性,可能不會堅決執行。所以在軍隊中“軍令如山倒”,不管軍令是對是錯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如果自作主張不聽軍令必將給整個軍隊帶來兇險,故稱“否臧兇”。九二爻
【原文】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白話】
九二:合格的統帥只有身經百戰才能涌現出來,親臨前線堅守軍中,剛柔兼濟攻防得當,上應君王下親士兵,故稱“在師中”。有這樣的統帥肯定能打勝仗,故稱“吉”。但戰爭是全方位的,不僅僅局限于戰場,所以統帥既要聽命于君王又要服從于大局,統帥和君王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就不會產生太大的過錯,才能取得戰爭的全面勝利。同時,雖然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畢竟禍害百姓荼毒生靈,稱不上是吉祥之事,最多沒有太大的過錯而已,合起來故稱“無咎”。具體怎么做才能“吉,無咎”,圣人說“王三錫命”,涉及到統帥和君王的分工合作,要兼顧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脫穎而出的統帥起初地位比較低,上面還有三公諸侯朝廷重臣等大員,君王必須盡快提高他的地位,賜給他尚方寶劍,一命受職,再命受服,三命受位,“錫”通“賜”,故稱“王三錫命”。其次,戰場軍情瞬息萬變,一會冰天雪地一會又火焰沖天,君王的令牌就像是“錫”這種金屬做成的,遇冷易碎遇熱就化,所以統帥對君命有靈活處置的權利。圣人用金屬“錫”的特性引申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戰場規律,故稱“錫命”。第三,君王雖然給予統帥極大的權力,但并沒有放任自流。君王就像“錫”這種金屬,雖然柔軟但還是金屬,君王的威嚴不可冒犯。所以在大策略上,掌管軍隊的統帥必須聽命于君王而服從大局,不可擅自抗命,也不能窮兵黷武濫殺無辜,故稱“錫命”。第四,君王也不要頻繁下命令,事不過三,不宜過多干涉統帥具體戰役的指揮和日常軍務,故稱“三命”。六三爻
【原文】
六三:師或輿尸,兇。
【白話】
六三:在戰爭的初期一般都會謹慎小心攻防兼備,但隨著戰爭的進行,有可能頭腦膨脹急躁冒進,或許能僥幸成功,但大多情況下會慘敗而歸,故稱“或”。造成失敗的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在上的君王不放心已經指定的統帥,又派別的將領來分統帥的權,致使戰場指揮不能統一,也稱“或”。不管怎樣都可能導致戰敗,千瘡百孔的戰車滿載著尸體和傷兵,人困馬乏,兵敗如山倒,多么殘酷的場景啊,故稱“師或輿尸,兇”。六四爻
【原文】
六四:師左次,無咎。
【白話】
六四:到了戰爭的第四個階段,由戰略進攻進入到戰略相持階段。在上一階段大打出手“師或輿尸”損失巨大,無力再發起進攻。當形勢不利時應該審時度勢,示弱后撤為“左”,駐扎休整為“次”,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么做并沒有什么錯,故稱“師左次,無咎”。六五爻
【原文】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
【白話】
六五:第五個階段,專門對君王提出要求,他的職責主要有兩個。一是作為戰爭的號令者和發起人,他要把握戰爭的正義性。二要進行全局的協調指揮,是全民的領袖,不僅要任命統帥領軍打仗,還要兼顧外交政治等大事。首先,揭示了戰爭的起因。就像禽獸闖進了我們的莊稼地,敵寇侵入了我們美麗的家園,要堅決把他們趕出去。所以君王振臂高呼,號召全民團結起來,抵抗外敵反擊強盜,故稱“田有禽,利執言”。其次,是說戰爭的性質。雖然戰爭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但這是敵人強加給我們的,我們不得不被迫應戰,我們進行的是正義的戰爭,過錯不在我們,故稱“無咎”。第三,給君王提出忠告。君王是戰爭全局的掌控者,他的決策會影響到整個戰爭的進程和勝敗,如果任命有才有德的長子統帥軍隊就能高歌凱旋,如果指派志大才疏的弟子則會大敗而歸,所以必須始終保持頭腦清醒以防兇險,故稱“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上六爻
【原文】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白話】
上六:戰爭結束班師凱旋,大君在宗廟中論功行賞。功勛卓著的封為諸侯,建立諸侯國。功勞小一點的封為大夫,賜給他地盤采邑,故稱“大君有命,開國承家”。但是小人們絕不能受重用,有些人雖然偶爾獲得了戰功,可他們即使有打仗的才能,德行卻很低下。只能給他們一些田地財帛的物資獎賞,不能讓他們開國承家獲得治理國家的實權,故稱“小人勿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