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連載(278)《先進篇》第11章,“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原文朗讀】
非我也:這不是我的主意呀!因為孔子知道顏淵熟知禮儀,對超規逾格的厚葬肯定也是不贊成的。顏淵去世了,孔子的弟子們想要厚葬他。孔子說:“不可以這樣。”弟子們還是厚葬了顏淵。孔子說:“顏回是把我當作父親一樣看待的啊,我卻不能把他當作親兒子一樣看待呀。顏回呀,厚葬你這件事,不是我的過錯呀,是你的那幾個同學做的呀。”我們可以把本章與前面的第8章相互參照來看,將有助于對本章的理解。在第8章中,顏路請求老師賣了自己的車給兒子顏淵買一個外槨,被孔子拒絕了。其實那不是顏路不懂事,而是有意而為之,因為顏路和孔子的其他學生都想厚葬顏淵,但又怕老師不同意,所以故意那樣問。到了本章,又提到了“門人欲厚葬之”,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就完全對上了。說明孔子的弟子們早就合計好了,只要老師沒有明確反對,他們就可以實施了。難道孔子對他們的想法和計劃沒有察覺么?俗話說知徒莫若師,弟子們的一舉一動哪能逃得過老師的法眼,孔子之所以沒有點破,可能也有厚葬顏淵的意思。雖然孔子之前對此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等到顏淵下葬的那一天,既用了棺材還加了外槨,場面也非常隆重,這畢竟有違禮制。所以孔子自言自語對自己愛徒的在天之靈說“這不是我的主意呀,而是你那幾個同學的主意啊”。俗話說,知子莫若父,知徒莫若師,在孔子的學生中,真正能懂得老師的只有顏淵一人而已。平日里,顏淵生活上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修身養德上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子知道顏淵肯定也不會贊成厚葬的,所以孔子才跟愛徒的在天之靈說了這番話。從本章的描述中,我們既能看到孔子對愛徒的深深愛戴,因為即使愛徒死了,孔子還在極力維護愛徒的名節。也能感受到孔子和顏淵這對師徒的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樣的弟子再也不會有了呀!版權聲明: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立即處理。
合作QQ:304622491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