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志凌
在你們公司有沒有這種情況:新員工剛進公司,不懂公司產品、業務流程、客戶需求,很多新員工等不到轉正期就離職了,也有一些轉正了,半年也不出業績,最后被公司勸退了。
很多企業很難招到業務,就開始不斷增加底薪,但是底薪越高,業務員越懶,我們寧可增加提成也不能隨便增加底薪,很多老板就說,不加底薪根本招不到人呀!其實,不用增加底薪,按下以下方式也是可以招到優秀的人。
方式一:KSF+提成
如業務員的目前工資結構是:“底薪3500+提成5%”,作為新員工可能在3個月以內沒有業績或業績很少,那么KSF就會從底薪3500中拿出2500元來做KSF薪酬績效激勵,具體操作如下:
KSF總工資2500元分配:
K1:協議協定份數 *份(最低要求) 1000元 增加獎勵,減少少發
K2:渠道開發數量 *個(最低要求) 800元 增加獎勵,減少少發
K3:業務技能考核 *分(最低要求) 500元 增加獎勵,減少少發
……
最多5個K即可,每家企業把達成業務的核心節點做成激勵,以上KSF方式僅限3個月以內的新員工有效,轉正后直接用老員工的方式。
方式二:勻工資
只要你企業的知名度或提成標準是高于同行的,我們可以一樣用“低底薪+提成(提成多樣性)”來激勵新員工,新員工進來肯定不只想拿到底薪工資,他要求要高底薪,是因為他怕剛進來的時候不能馬上做到業績,擔心生活沒有保障,所以,我們在面試新員工時可以采用3-6個月(不同企業周期不同,一般為3個月)勻工資,例如:
1. 告知新員工,業務員的薪酬結構是:底薪1500+提成5%
2. 前3個月低于3500元,按3500元發放,差額部分從3個月以后的提成中補回給公司;
3. 3個月以后,取消勻工資,按正常提成方式結算。
說明:以上金額和周期只作舉例,每家企業可以自行調整;
保底工資制
如果一定要給員工高底薪,要么用KSF、要么用勻工資,實在不行,就用保底3500元,也不要底薪3500元,保底3個月,轉正后按老業務員提成,企業在薪酬上一定要減少固定薪酬,增加變量薪酬,這樣的企業員工才更有動力去開發市場。
方式四:先做跟單員、再做業務員
我看到很多企業的跟單員做了6-12個月以后再轉做業務員的成功案例,因為跟單員在工作中通過實踐,充分了解到了產品、客戶、渠道,如果轉為業務員后直接就可以開發業務了。這也是一種培養業務員的方式,特別是業務開發周期比較長的企業。
轉載需注明作者:甘志凌(作者微信號:GZL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