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筑夢梁山
大家好,看多了抗日劇的朋友們一定會注意到這么一個細節,就是日軍只要掃個蕩什么的,就要禍害老百姓了,日軍非常喜歡進村,一進村,就對村里的老母雞情有獨鐘,那么為啥日軍一進村,就喜歡抓母雞?在一定程度上這揭示了日本侵華最無奈的一面,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在電視劇里面,專門安排這樣的情節一是對真實情況的還原,除了這個也有劇情的需要,調節氣氛,揭示日軍的罪惡,還可以寓意日軍所到之處雞犬不寧。不過另一方面,日軍一進村,就喜歡抓母雞,這揭示了日本侵華最無奈的一面,比方說有一個日本人寫的書《東史郎日記》里面記載了,當年抗戰時期日軍進入中國村莊,搶了中國農民的公雞、母雞。
在這里面,這本書對日軍這樣的行徑也給出了一個原因,為什么要抓雞,因為雞的攜帶比較方便,所以相比之下,日軍更喜歡抓一些雞鴨這樣的小型家禽,不然你牽頭牛試試,弄都弄不走,其實抓雞這揭示了日本侵華最無奈的一面。日軍進村對雞情有獨鐘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日軍在戰爭初期的時候,后勤工作做的是比較完美的,根據資料顯示,抗戰初期的時候,日本兵的伙食主要是米飯,肉和雞蛋也有,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副食,比如說罐頭啥的,五花八門,還有酒水,不過新鮮的雞肉更好吃,所以他們也會抓一些雞。
而到了戰爭的中后期時候,日本逐漸體力不支,伙食也就越來越差,還有日本也是同時與好多個國家開戰,消耗嚴重,日軍的伙食是一天不如一天,到了最后,甚至連吃飯都成為了問題,比如說太平洋戰場上,有很多的日本兵就活活餓死了,吃飯成了問題之后,日本人就不得不搶中國百姓的公雞母雞了,甚至還有糧食。
后來在這種情況下,山下奉文直接下令要日本兵自謀出路,當時很多的日本兵也到中國的村中搶糧食。所以,日本兵到中國村莊中搶公雞、母雞,這揭示的是他們在吃飯方面的問題,物資供給不足,這應該也是他們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