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吉林白城,有一段視頻被網友熱傳。
一女子用出租車燈箱牌喊話男友:“我媽同意了,彩禮不要了,回來娶我吧!”
大概可以想象到,這位女主的男友因為彩禮無法接受,而選擇放棄結婚。
女主呢?顯然也為這段感情付出了些努力,說服自己的父母同意不要彩禮,選擇用出租車燈箱牌喊話男友......
說起來,彩禮一直都是被大眾熱議的話題,因為彩禮,而導致感情分分合合的故事實在太多了。
無獨有偶,不久之前,一女子在雨中跪求男子復合,而男子因拿不起40萬彩禮斷然分手。
聽著令人唏噓不已。
現在社會,只要談及結婚,無論男方還是女方,都面臨一個問題:彩禮錢要不要?彩禮錢給不給?
01
天價彩禮讓人“娶不起”
中國彩禮是幾千年留下來的婚嫁習俗,民俗專家說,最初在周朝時,男方娶親時送的吉祥物大雁,寓意是夫妻恩愛,相互遵守諾言。
唐宋以來,男方向女方送金錢比較普遍,并根據家庭條件來決定數額的多少。
而在當下婚禮中,動輒數萬甚至幾十萬的彩禮錢,讓更多的男性青年直稱“娶不起”。
前幾年,同事李玲踏入了婚姻的殿堂。在給我們遞請柬時,我們私下紛紛問她收了多少禮金。
李玲卻微微一笑:“我一分也沒要。”
我們一陣唏噓。
“當時為了這個禮金我們的這個婚還差點沒結成”,李玲向我們說出了他們的故事。
在李玲的家鄉,他們嫁女兒彩禮錢是需要論斤稱重,越沉代表女兒越值錢。
同樣,當李玲向她男朋友說完這個情況,男朋友沉默了一會,答應李玲傾盡所有給李玲最好。
而李玲的男朋友又是一個事業剛起步的小青年,苦于社會的磨煉,可用的資金并不多。
李玲便向父母商量禮金可不可以少拿,畢竟禮金這錢只是兩家人知道,目的也是為了以后小兩口的生活。
哪里知道李玲的父母百般不同意,還說著某某家嫁女兒收了多沉了彩禮,反怪李玲不爭氣。
李玲看著父母沒法商量,一氣之下拿著戶口本領了結婚證,生米煮成了熟飯,彩禮錢一分也沒要。
后來聽說李玲的丈夫事業成功,不僅給了李玲優渥的生活,雙方父母的晚年生活也得到保障。
試想,如果李玲聽取父母的話,一味得收取禮金,可能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
當今社會,人心浮動,神圣的婚禮就變成了攀比的名利場。
李阿姨嫁女收了多少禮金,身為趙阿姨的女兒,你的禮金必須要比李阿姨的女兒多,要不然廣場舞媽就沒臉去跳了。
可是,天價禮金并不會帶給女兒幸福,反而可能因為對方拿不出,白白葬送了一段好姻緣。
02
婚姻更要主動談錢
記得去年光棍節的時候,有11對新人在當天舉行具體婚禮。
婚禮的特別之處在于,女方不要彩禮,男方不要嫁妝,真真正正的“裸婚”。
他們認為,禮金是一種形式,雙方也認真談過,覺得這樣做更適合彼此的價值觀,這一行為得到不少人的點贊。
很多時候,只要一提及“彩禮”,不少男方家庭就覺得女方是在“賣女兒”。
可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真的是“賣女兒”,你的彩禮錢夠買別人家養育了二十多年的女兒嗎?
閨蜜布布過年相親經過朋友介紹認識了現在的男朋友,兩人歲數也不小了,而且雙方也談得來,半年之后便商定擇日訂婚。
訂婚的時候,布布的家庭對彩禮錢也進行過探討,父母都覺得這彩禮錢是用于以后小兩口的家庭生活,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保障,將來也是還給他們的。
總數的定額多少不好說,但是不收就覺得女兒沒有價值,婚前不舍得給女兒花錢,婚后還能指望對女兒好嗎?
還沒等布布的父母提出禮金的收取,布布的男朋友主動向布布“談錢”。
“我知道你們家鄉嫁女兒是要收取彩禮的,我把這張存有彩禮錢的卡送給你,密碼是你生日,希望能給你一點安全感。”
布布和我說,當時聽到這話就覺得這個男人沒錯了,有一顆凡事為對方考慮的心,比彩禮錢更有安全感。
婚后的生活,恰恰也證明了當當沒有嫁錯人。
結婚不怕談錢,談錢更要大大方方,扭扭捏捏反而表現出你覺得這事是一種羞恥。
主動談錢,恰恰是成熟的體現。
03
彩禮是前置補償
在古代的家庭,妻子除了被休是不可以私自回娘家的。所以古代的父母就覺得自己培養女兒“琴棋書畫”,嫁到男方家是需要一定補償。
那反觀現在的婚姻,女性和男性在婚姻的付出也是不一樣的,在很多時候,“先成家,后立業”是很多青年的常態。
在婚姻中,女性往往是先付出,付出自己的青春和事業。而男性往往是到了三四十歲才可以獲得事業的成功。
這期間的女性付出的時間成本任誰都覺得是巨大且偉大。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帖子,一位女子問這種男人該不該嫁。
事情是這樣的,結婚時需要彩禮,雙方都知道且把話題說開了。
女方家里覺得男方也挺不容易的,于是說,禮金只收取五萬,而且這錢將來也會再給你們小兩口,將來有了娃肯定花銷會更大。
沒想到,女方向男方一說,男方卻破口大罵:“你們家這是賣女兒呢!彩禮只是給個意思,你們還動輒上萬了。”
女方向男方解釋:“家里老人都有退休金,老年生活有保障,還不至于貪這5萬塊錢!”
結果兩人就陷入冷戰。
女方家長的意思是這五萬塊錢只是想給女兒一點保障,而且以男方家里的條件,這點錢不至于拿不出來,既然他不舍得為女兒花錢,將來也不會給女兒幸福。
有人說,要彩禮是只看女婿的態度,是丈母娘考量女婿的唯一標準。
那像帖子中女性所說,他們的家庭條件可以拿出來這筆錢,但是不想給,那這樣的男人值得愛嗎?
在彩禮上討價還價的男人,要么是給不起,要么是不想給。
給不起的男人雙方可以再商量,不想給的男人卻是愛不起。
04
我們不主張天價彩禮,也不提倡零彩禮。
對女性來說,嫁到一個和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家庭里,本來就是孤軍奮戰,男性的態度往往決定了她在家庭中的地位。
女性對于婚姻就是一場賭博,賭贏了,是幸福美滿的生活。若輸了,便是滿盤皆輸。
在婚姻里,彩禮更是一種承諾,是責任的表現。
女性不要怕談錢,你當然有自己的彩禮錢的價值觀,可以一分不收,也可以為自己的生活留一個保障。
男性們更不要“談錢色變”,你們現在的價值觀更是以后對生活的態度,成熟的男性更樂于主動談錢。
畢竟空頭支票誰都可以承諾,男人的錢花在哪里,心就在哪里。禮金多少并不重要,關鍵是他是否愛你,是否值得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