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是一個直徑達2光年的小星系,這樣的星系在銀河系中有數千億個,而太陽系又是特別的一個星系,它的特別就是誕生了地球這顆智慧文明星球。雖然我們不認為宇宙中只有人類這一個智慧文明,但相信也是非常稀少的。太陽系因為有了人類文明而充滿了生機。
過去的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后來科學家認為冥王星太小了,只能算是矮行星,因此將它踢出九大行星之列,如今的太陽系只能八大行星。八大行星中除了地球,還沒有在其他行星上發現任何地外生命,而人類對這八大行星都有過探測,比較了解的還是離地球比較近的幾個行星,而離地球比較遠的天王星,海王星了解得非常少,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天王星。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天王星八大行星之一,但對天王星知道得卻非常少,事實上科學家對它的了解也不是很多,曾經旅行者二號向太陽系外飛行的過程中,路過天王星拍攝下了一些圖片,這是人類第一次近距離的看到一些天王星的情況,不過了解也非常模糊和稀少。
天王星聽名字似乎非常霸氣,它是太陽系由內向外的第七顆行星,體積排名第三,質量排名第四。它的名字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烏拉諾斯,是克洛諾斯的父親,宙斯的祖父。天王星雖然距離地球非常遠,但它的亮度還是可以在地球上用肉眼看到,因此它在古時候也是天文愛好者不斷觀觀測和研究的對象,不對由于古代沒有什么先進的觀測儀器,一直將天王星當恒星來看待。
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有了天文望遠鏡等更先進的觀測設備,科學家才明白:天王星不是恒星而是一顆行星。天王星上面也隱藏著得天獨厚的資源,科學家了解的也只是一部分。天王星主要是由巖石與各種成分不同的水冰物質所組成,其組成主要元素為氫(83%),其次為氦(15%)。
人們還稱呼天王星為冰巨星,這個其實不難理解,巨星自然是指它的體積和質量比較大,而冰指的就是星球表面堆積了非常多的冰塊,這個其實不難觀測,我們平時用天文望遠鏡觀測自然也可以看到。科學家觀測研究認為,組成天王星的物質成分主要是巖石與各種不同成分的水、冰、及水冰混合物。
天王星是太陽系外圍的行星,離太陽比較過,因此星球表面的溫度是比較低的,達到了零下224攝氏度,這個溫度是太陽系內最冷的行星了。所以遠遠看去,天王星就是一個冰的世界。不過天王星的內熱溫度讓科學家非常迷惑。
天王星內部的溫度非常低,這一點非常不正常,科學家也搞不明白它內核的溫度為什么如此低,根據旅行者2號的探測結果,科學家推測天王星上可能有一個深度達一萬公里、溫度高達6650℃,由水、硅、鎂、含氮分子、碳氫化合物及離子化物質組成的液態海洋。由于天王星上巨大而沉重的大氣壓力,令分子緊靠在一起,使得這高溫海洋未能沸騰及蒸發。反過來,正由于海洋的高溫,恰好阻擋了高壓的大氣將海洋壓成固態。海洋從天王星高溫的內核(高達攝氏6650度)一直延伸到大氣層的底部,覆蓋整個天王星。
這個液態海洋可不是我們認為的液態水,大家都知道天王星表面的溫度非常低,也不可能存在液態水,它的海洋內充斥著則是液態鉆石。我們都知道,鉆石在地球上那可是非常珍貴的,土豪都喜歡的東西。不過地球上的鉆石卻并不多,所以它才非常貴。
鉆石的構成非常簡單,但它的形成條件卻非常苛刻,必須要在星球內部的高溫高壓環境下才能形成,而天王星的特殊的大氣成分以及特殊的環境和特殊的壓力和溫度,讓天王星成了一顆鉆石海洋星球。曾經有太空商業公司計劃到天王星開展采礦工作。
當然,想到天王星采礦,對于目前人類的科技來說那只能是一個美好的夢,根本不可能實現。我們現在連實現近地軌道小行星采礦還無法做到,更不要說去遙遠的天王星上面采礦了。超低的溫度就是人類很難克服的難題。
那么未來有沒有實現的可能呢?當然可以,人類的科技也在快速發展,未來太空采礦必然是一種趨勢,也會有更加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能夠完成太空采礦。雖然天王星上面的溫度非常低,但只要有了超強的保濕設備,相信登陸天王星也是沒有問題的。則天王星上面的鉆石到處都是,只要能夠登陸天王星,開采鉆石其實并不是難事。
不過,等人類真的有先進的技術可以到天王星進行采礦的時候,那個時候鉆石還會值錢嗎?物以稀為貴,多了就不值錢了,而鉆石對于人類文明的發展來說,還算不上非常珍貴的資源,它只是被人們當做一種奢華高貴的裝飾品。等它到處可見的時候,人們只會把它當做普通的石頭。
當然,對于天王星表面的真實情況,科學家了解得也非常少,只能等未來人類再發射探測器前往天王星進行更詳細的探測,才能夠搞清楚天王星表面的情況,如果有可能可以直接登陸天王星,看看它是否如人們所料,有著鉆石海洋,或許未來的人們也能夠到天王星去旅游,隨手撿幾顆大鉆石回來。
小伙伴們,你們期望去天王星撿鉆石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