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帶寶寶學禮儀之
禮儀教育 ---用餐篇之 中餐禮儀
文/張慧
一、父母教導孩子入座的禮儀:
1、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然后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后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示意!
2、囑托孩子在等待上菜的時候,不能因為無聊而敲桌子、敲餐具,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比如可以和右手邊的小朋友聊幾句,再和左手邊的長輩說說話。
3、囑咐孩子:如果一起進餐時有女士或女孩子,要為女士或女孩子拉椅子。拉椅子的時候,要把椅子抓住了,最好不要發出任何聲響,留個角度,讓女士或女孩子能走過去。別讓椅子腿碰到女士或女孩子的腿,等站好位置,準備入座時,再輕輕地推進椅子,好讓女士或女孩子入座。
4、不要過早開始用餐,等所有人都坐好了,再開始用餐。一切和食物無關的東西都不應該出現在餐桌上,包括:玩具、手袋、鑰匙、墨鏡還有手機等等。
二、教導孩子進餐時的禮儀:
1、進餐時,囑托孩子要先請客人中長者動筷子。
2、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比如:吧唧嘴!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小口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后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盡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
3、進餐時告知孩子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其它聲音,如果出現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涼”之類的話,以示歉意。
4、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肴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者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視。
5、告知孩子在夾菜的時候,不能用筷子在菜里面翻來挑去,或者夾到一半,發現是自己不愛吃的,又重新放回到盤子里。如果想吃的菜很遠,千萬不要站起來去夾,應該等轉到自己面前或者請旁邊上的人用公筷幫忙夾到你碗里。不要“霸”著愛吃的菜不放,讓別人都沒法吃了。不要狼吞虎咽,應該閉著嘴,細細品,不僅吃相文雅,也有助于消化。
6、囑托孩子吃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緊靠自己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7、長輩們聊某些話題時,要適時地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低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只顧自己大吃。
8、發現牙縫里有東西塞著,不能肆無忌憚地當眾剔牙。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應起身去洗手間完成這項動作。如果要當眾剔牙時,或側著身,用紙巾或手掩著嘴,再開始“悄悄”剔牙,剔出的東西應用紙巾接著,包好再放到碟中。
9、如果小朋友在吃東西的時候,想要喝一口飲料的話,要先拿餐巾把嘴擦干凈了,以免在杯子邊緣留下殘跡。
10、如果小朋友要在餐桌上傳遞東西的話,規則一般是逆時針傳遞。不過,如果坐在你左手邊的人想要什么東西時,也可以直接遞給他。
11、想去洗手間的時候,囑咐小朋友要跟長輩說“失陪一下”。
12、如果小朋友先吃好飯,囑托孩子起身時要對大家說,“我已經吃好了,大家請慢用”,點頭示意一下,然后離開餐桌,再到一旁玩耍。
13、最后離席時,囑咐孩子必須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邀請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