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時候,歷史課上講到禪讓制,說堯禪讓給瞬,瞬禪讓給禹,禹禪讓給伯益。后來,禹的兒子取代伯益,成了新帝。從此,公天下被家天下取代,中國步入了奴隸社會。當時,就有點好奇,為什么不傳給自己兒子,而是傳給其他人?他們真的那么偉大嗎?真的那么無私嗎?
其實不然,他們都出自一個家族,部落首領的位置始終還在他們自己手里。三皇五帝中的五帝,分別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瞬,以及大禹,伯益都是一個祖宗傳下來的。黃帝是人文初祖,古華夏部落首領。房屋、文字、音樂、數學、車船、衣裳等都是他創造的,是人類文明的起源。
顓頊是何人呢?顓頊是黃帝的孫子,華夏的部落的第二位杰出的首領。黃帝有25個兒子,次子昌意,就是顓頊的父親。顓頊即位之初,炎帝后人共工,與之爭奪首領地位,被顓頊打敗,鞏固了華夏部落。顓頊在位期間還創制了歷法,顓頊歷,一直沿用到西漢初年。
帝嚳,祖父為黃帝長子玄囂,父親為蟜極,稱顓頊帝為伯父,他被被商朝認為是其第一位先祖。他繼位后,遷都,使得百姓免于水患。擊敗了游牧民族犬戎,打擊共工殘部,制定節氣,指導人們按照節氣變化從事農業活動,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農耕文明更進一步。
唐堯,黃帝的5世孫,帝嚳的兒子。他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深得百姓愛戴。18歲繼位,定都平陽。在位期間,他命人繼續改進歷法,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設置諫言鼓,讓天下百姓都能開口講真話,讓天下百姓都來指責他的過錯。這胸襟,這氣魄,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
唐堯后來把首領位置傳給了他的女婿,瞬,乃黃帝的7世孫。瞬繼位后,把部落聯盟議事會改為貴族議事機構,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做到人盡其才。每三年考核一次政績,優秀的提拔,不稱職的撤換。這樣,官員們辦事效率很高,百業興旺。
瞬老了以后把位置傳給了大禹,黃帝的7世孫。大禹的父親鯀因治水不利,被瞬殺了。禹接他父親的班,繼續治水。他改變了他父親擋水的做法,而是改為疏導,把水引到大海里,終于解決水患。在治水的同時,他還指導人們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等,深得人們愛戴。 大禹之后,把位置傳給伯益,黃帝的5世孫。但是,他沒有這個命!寶座最后落到了禹的兒子,啟的手上。由此可以看出,5帝都是黃帝一脈,我們都是黃帝的后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