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孩子來說,擠壓了太多了負面情緒,不懂得如何自我排解,憋久了會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因此讓孩子學會自我疏導負面情緒很重要,那么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教會孩子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呢?
如何教孩子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
1、要教導孩子尊重別人,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孩子小時候不懂事,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去考慮問題,這樣往往會忽略了別人的感受。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如果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那么就很容易陷入自信陷阱,其實這不是自信而是自戀。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自己的觀點雖然有其可取性,但是也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就事論事,當別人的建議更可取時,就要吸收別人的經驗,完善自己的缺陷。這樣做不僅能幫自己解決遇到的困難,更能幫自己交到一些朋友,擴展自己的交際圈。
2、家長應適時的給孩子一些反對意見
當下社會,孩子生活環境舒適,不需要考慮生活需求和安全需求,更多的則是需要一些自我需求,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自我需求,經常會要求父母給自己購買物件。父母因為疼愛孩子,對孩子的要求是盡量滿足。有時候做不到了還不住的跟孩子解釋,讓孩子形成一種優越感,認為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這樣做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父母在面對孩子要求的時候要慎重思考,必要的時候要孩子做等價交換,要求孩子達成某件事以作為交換,這樣讓孩子懂得想要得到就必須要有付出。對待孩子的無理的要求要拒絕,然后告訴孩子拒絕的緣由,讓孩子學會不無理取鬧。
3、要以身作則,不要暴力行事
孩子的性格養成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所以在發現自己孩子自以為是的時候,要先反思一下自己平時的行事作風,是不是自己平時的某些不好的做法影響到了孩子的想法。如果是,就要及時改正,并且跟孩子講清楚;如果不是,那就要找孩子進行溝通,切記急躁行事,孩子有時候會因為不理解而固執己見,這時候需要家長更有耐心,不要動不動就打罵孩子,這樣做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要心平氣和的跟孩子溝通,讓孩子自己理解其中錯誤的地方,只有真正的了解了,才能做到質改變。
4、安靜地陪伴
當孩子發泄中有過分的行為時,一定要溫柔地去加以制止。等到孩子的情感發泄完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使孩子平靜下來行為,然后輕輕地去擁抱他,撫摸他的身體,耐心地詢問孩子,正確地引導孩子的行為,疏導他的情緒。父母是孩子的精神支柱,要告訴孩子你愛他,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從而擺脫負面的情緒。
5、給孩子布置一些“發泄場地”
可以用粗筆涂鴉,可以投擲小飛鏢,還可以室內練習投籃。目的都是讓他的負面情緒發泄出來,讓孩子擁有自己的空間,從而讓孩子昂揚向上。
6、樂觀的心態去引導孩子
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直到獲得成功。而小孩子因為心智的不成熟也許缺少相對應的勇氣,這時候父母就應該適當的幫助,用一種樂觀的心態去引導孩子。試著和孩子一起出去走走,換個環境,讓他/她對生活和生命有新的認知,試著接收主動改變。記住,只有孩子真的愿意改變,才能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