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尤其是老一輩的
都喜歡用鐵鍋
因為他們相信:
炒菜用鐵鍋最健康!
說是這樣可以補鐵?
現在市面上
各種材質的鍋都有
很多人會感到眼花繚亂,
不知該怎么抉擇
有不銹鋼的、不粘鍋、
鋁鍋、鐵鍋、砂鍋
.....
俗話說的好
存在即合理
其實鍋們各有長短處
健不健康的還是要
根據食材、用途來選擇
各種材質鍋的利弊
今天就跟大家說道說道
1.鐵鍋:目前最安全的鍋
健康指數:★★★★★
危險指數:★
鐵鍋一般不含其它化學物質,不會氧化。在炒菜、煮食過程中,基本不會有溶出物,不存在脫落問題。
優點
傳熱好、蓄熱好、基本不粘鍋;
缺點
鍋身重、洗護比較麻煩;易生銹
建議
新買的鐵鍋用鹽水泡泡,再用色拉油擦擦才好用。
盡量不用鐵鍋煮湯,以免鐵鍋表面保護其不生銹的食油層消失,如果有輕微的銹跡,可用醋來清洗。
2. 不銹鋼鍋:不要長時間放鹽、菜湯
健康指數:★★★
危險指數:★★★
不銹鋼鍋比較美觀耐用,但不合格的不銹鋼鍋可能鉻超標。六價鉻被列為對人體有危害的化學物質之一,是國際上公認的致癌金屬物之一。
優點
低溫、少油少煙、美觀耐用;
缺點
重、受熱不均、長期接觸酸、堿類物質會發生化學反應。
建議
不銹鋼并非完全不會生銹,若長期接觸酸、堿類物質,也會起化學反應。因此,不銹鋼食具容器不應長時間盛放鹽、醬油、菜湯等。
3. 不粘鍋:不宜高溫煎炸
健康指數:★★★★
危險指數:★★★
不粘鍋涂層,其實是一層薄膜,厚度在0.2毫米左右,一般而言,炒菜時,溫度不會達到260℃,但如果煎炸食品,溫度就可能超過260℃。
如果干燒或油溫達到300℃以上,這層薄膜就可能受到破壞,分解有害物質。
優點
輕便、易清洗、不粘性好、省油;
缺點
涂層用久會脫落;不宜高溫煎炸;涂層不能用鐵鏟。
建議
所以煎炸食品時不能使用不粘鍋。另外,用不粘鍋炒菜,不要用鐵鏟子,以防破壞涂層。
另外酸性食品容易腐蝕金屬機體,所以不粘鍋也不宜用來制作酸性食品。
4. 鋁鍋:盡量不要用
健康指數:★
危險指數:★★★★★
鋁鍋的特性是熱分布優良,且鍋體較輕。但使用不當,鋁會大量溶出,長期食鋁過多,會加速人體衰老。
優點
輕便、導熱性好、不易生銹;
缺點
高溫、以及與金屬鏟碰撞可能使鋁成分釋放,人攝入過多會變癡呆。
建議
盡量不要用鋁鍋。如果要用,那請選擇鍍有氧化膜的鋁制品,如果表面出現淺黃色銹,不要擦掉,這其實是起保護作用的養護膜。
5. 陶瓷砂鍋:不宜盛裝酸性食物
健康指數:★★★
危險指數:★★
瓷器鍋過去被公認為無毒餐具,但有些劣質瓷器餐具的釉上彩含有鉛。長期使用鉛、鎘溶出量超標的產品,會造成重金屬中毒。
好的砂鍋整體圓而均勻、完整無裂縫,內壁光滑無氣泡,無突出砂粒,鍋蓋扣蓋緊密且不變型,敲擊會有清脆的聲音。
優點
受熱比較均勻;隔熱性能好;保汁保味;
缺點
一般只用于制作湯菜;較不耐高溫;散熱快。
建議
煲湯以選擇質地細膩的白色砂鍋為宜。
新買的砂鍋,最好先用4%食醋水浸泡煮沸。
選購搪瓷餐具時,要求表面光滑平整、搪瓷均勻、色澤光亮。
有些劣質瓷器鍋,瓷釉中含有少量鉛,煮酸性食物時容易溶解出來,有害健康,因此陶瓷鍋不宜盛酸性食物。
如何挑更好的鍋
1.選擇正規場所購買
正規廠家生產的鍋具檢測機制會更加完善,產品的質量也會更為放心,安全系數較高,拒絕購買“三無產品”。
2.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
①高溫爆炒→鐵鍋
②低溫少油、小炒→不銹鋼鍋或不粘鍋
③追求不粘性→不粘鍋
④保留湯菜的原汁原味→陶瓷砂鍋
最后,不論烹飪方法,從鍋材質對身體的影響來說,最健康的當然是-鍋界的“扛把子”鐵鍋俠!
*聲明:以上圖片、情報來自于媒體公開報道,如有不實、侵權等,煩請聯系刪除。另,本文外聞翻譯未經許可,不可轉載、摘編或作為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