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日報 》( 2015年04月22日 03 版)
雷振華
貧困不可怕,可怕的是躺在“貧困窩里睡大覺”,一味地等待政府的救濟糧、幫扶金,始終依靠外部提供免費支持。要突破“施舍式”扶貧,需要邁過三道坎,把扶貧扶到貼心處。
其一,要跨進貧困戶門坎,切實知曉貧困實情。要知曉貧困戶“貧在哪兒”。有針對性地建立貧困檔案和臺賬,杜絕聽匯報、憑證明、看關系等虛假扶貧現象,以愛民之情真正贏得貧困戶的信任,為他們帶去亟需幫扶的實際性項目,確保扶貧不走過場。
其二,要邁進老百姓田坎,把準致貧“病根”。要選派懂種植和養殖的專業人員配合扶貧,既要脫下皮鞋穿上“草鞋”,又要挽起褲腿下到田間地頭,摸準貧困戶技能上的缺陷,切實把準貧困的“病根”,然后組織開展以一對一的技能培訓,增強他們脫貧致富的實際才能。
其三,要融入貧困戶心坎,激發脫貧致富潛能。要有針對性地激發他們“體面做人、勤儉持家、拼搏致富”的內在潛能,摒棄他們“等、靠、要、討”的慣性思維,從心理源頭為他們點燃“大大方方做人,開開心心求富”的創富焰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