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6秒就有1個人死于糖尿病并發癥,這個數字比艾滋病、肺結核和瘧疾所導致的死亡人數加起來還要多。
糖尿病本身不一定造成危害,但長期血糖增高,會導致多種并發癥:大血管、微血管受損并危及心、腦、腎、周圍神經、眼睛、足等。糖尿病發展后期,患者甚至要面臨洗腎、截肢等可怕局面。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并發癥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并發癥最多的一種疾病。
糖尿病并發癥示意圖
糖尿病是社會問題
因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腦血管所致,10%是腎病變所致。因糖尿病截肢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可怕的糖尿病并發癥不但給患者帶來生理上的痛苦,還讓這個人群蒙上了厚厚的心理陰影。而糖尿病患者的家庭也自然會因為此增加很多心理壓力和治療開支,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將預防糖尿病的并發癥看成是至關重要的社會問題。
糖尿病致死風險仍然很高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2型糖尿病危險程度雖然隨年齡、腎臟并發癥和血糖控制的不同而變化,但實質上死亡風險仍在增加。
最新研究數據來自瑞典國家糖尿病注冊中心。研究人員將435369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與210萬的健康人群死亡率進行對比,發現在≤55歲人群中,糖尿病人群死亡超額危險度是健康人群的2-3倍;65 -75歲人群,糖尿病人群死亡超額危險度比健康人群高30%-40%。
隨著醫學進步,治愈糖尿病已經不再遙不可及,醫學有多種內科方式能緩解糖尿病癥狀,事實也證明,很多糖尿病患都通過科學的內科方式達到了控制血糖的目的。
向紅丁教授說,糖尿病對中國人的危害是巨大的,目前中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有約1億1400萬,而在這個巨大的數字背后,還有1億5000萬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和4億糖尿病高危人群,這組龐大的數字足以說明——糖尿病離我們并不遠!
向教授表示,目前我國內科控制血糖的治療還是不錯的,針對內科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人群,向教授也給出了建議:外科手術治療二型糖尿病在我國也漸漸被人所熟知。這種源于歐美的外科手術對緩解及治愈二型糖尿病有著相當好的效果,非常適合那些通過內科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二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手術成為治愈糖尿病的最佳武器
風靡歐美、臺灣等發達地區的外科手術已經證明外科手術是有效緩解甚至治愈糖尿病的方式。
糖尿病手術的原理是通過微創腹腔鏡手術來減少胃的容量、腸道的長度,控制食物的攝取和吸收,刺激腸道活性增加、抑制胰島素分泌。
“縮胃繞腸手術”—不錯的糖尿病手術
臺灣減重代謝手術專家黃致錕教授于2010年首創了優于目前傳統糖尿病手術的新術式——縮胃繞腸手術。現已有十年來糖尿病手術的經驗,已經治愈了超過3500例的病人,傳統糖尿病手術在術后通常都會有比較多的并發癥,傳統手術并不能讓病人在術后真正回歸正常人的生活,他們仍然需要很多加倍小心的護理來維持手術的效果。“縮胃繞腸手術”規避了傳統糖尿病手術在術后會有比較多的并發癥的弊端,目前為止,黃教授的病患滿意度為100%。盡管現在外科手術已經逐漸為人所了解,但糖尿病的治療還是建議先以內科方式治療為主,黃教授面對很多前來咨詢的病患也是建議先嘗試內科治療,如果內科治療已經不能控制病情,那么轉由手術方式治療,無疑就是最佳也是唯一的方式。
11.14世界防治糖尿病日,向紅丁教授(中華糖協理事長、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及黃致錕教授(亞洲減重代謝手術專家、中華糖尿病協會副理事長)及病友劉先生接受了央視和搜狐健康頻道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