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 古代女子的愛情悲歌(十一):卿須憐我我憐卿之馮小青

 

 

古代女子的愛情悲歌(十一):卿須憐我我憐卿之馮小青

 

閃閃星1978的個人圖書館 整理&收藏,http// www.360doc.com/userhome/2206147

 

 

 2010-07-20 09:02 作者:雪梅 

 

在杭州的西子湖畔,流傳著兩個女子的凄婉故事,一個是蘇小小,一個是馮小青。蘇小小的知名度較大,而知道馮小青的人并不多。當我在歷史的煙塵中徘徊,采擷到小青這朵暗淡的小花,了解了她的不幸身世和遭遇,知道了她的無奈和抗爭后,我只有凄楚,感傷。

馮小青,明代女詩人。據清初《女才子書》中記載,她本名玄玄,明晚期人,大致生于萬歷晚期。她“容態妙麗,通文翰,解聲律,精諸技。”由此可以推斷,馮小青是個才貌俱佳的女子。她的祖上曾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明朝建立后,馮家被封官加爵,享受著榮華富貴,到了馮小青的父親時,官任揚州太守。作為太守的千金,可以說小青小時候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父母寵愛著,丫鬟伺候著。在優越的家庭環境下,她一邊學習詩詞書畫,接受詩書禮樂的熏陶,一邊在院子里賞春景蕩秋千。太守府里,時時看到一個面露笑容,調皮撒嬌的小女子,蹦蹦跳跳。

她養尊處優,在閨閣中度過了少女時代無憂無慮的幸福時光。

張岱的《西湖夢尋》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小青十歲時有一個老尼,到馮家的太守府里化緣,老尼白須飄飄,慈眉善目,她看到小青活潑可愛,聰明秀美,于是想試試小青的才學,老尼一聲“阿彌陀佛”后,開始對小青口授《心經》。小青站在老尼的旁邊,專注的聽著,老尼授完《心經》后,慈祥的看著小青問:“你記下了嗎?能復述給我聽嗎?”小青撲閃著靈秀的大眼睛,點了點頭說:“我記下了。”于是,她認真地把老尼的心經講述了一遍,幾乎沒什么差錯。

老尼看著可愛的小青,頓生憐惜之心,他對她的父母說:“此女早慧命薄,愿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舍,萬勿讓她讀書識字,也許還可有三十年的陽壽!”是僧尼能預知人的生死,還是后人的杜撰,后來小青確是應了老尼的話,花枝初露時,就殞了命。

小青的父母雖然對老尼的話耿耿于懷、心有余悸,卻舍不得把一個如花似玉的寶貝似的女兒送到寺廟里。他們要把女兒留在身邊,悉心調教,讓她將來嫁個富貴之家,過著鮮衣怒馬、倉廩富足的上流貴婦的生活。可是父母的美好愿望,很快隨著時局的動蕩被打破。

天有不測風云,災難很快降臨了。小青的命運也因馮家政治的起落而改變。

建文四年,朱棣發動了靖難之變,奪了建文帝的皇位。馮小青的父親因帶兵據守南京,阻止朱棣的部隊,被株連九族,滿門抄斬。馮小青當時隨一遠房親戚楊夫人外出,幸免于難,慌亂之中,逃到了杭州。

小青來到了杭州,舉目無親,她一下子由千金小姐淪落為無依無靠的孤女,原來是少女不識愁滋味,而現在是凄涼孤單無人陪,那種由幸福巔峰跌落到痛苦深淵的心里,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悲戚無助。往日愛說愛笑的小青,現在整日以淚洗面,她在淚水中苦度時日,消瘦了容顏。

她落魄時,愛情卻來了。那愛,如清風,輕浮著她的心扉;如甘露,滋潤著她的心田。

元宵佳節到了,杭州城里張燈結彩,熱鬧非凡。街上人頭攢動,都是看燈的人。小青情緒懨懨,楊夫人想帶她出去散散心,就拉著小青來到了大街上。兩人邊走邊看,忽然,小青在一個精致的燈籠前停了下來,原來燈籠上一則謎語吸引了她。這燈謎的謎面是一首詩:

話雨巴山舊有家,逢人流淚說天涯。

紅顏為伴三更雨,不斷愁腸并落花。

這謎面正暗合了小青孤凄的心境,她長嘆一聲說:“唉——,這不就是'替人流淚到天明’的紅燭嗎?”這時,恰有一個翩翩公子在她身旁看燈,她聽到小青的話,連呼:“妙哉!妙哉!小姐聰慧,確是紅燭!”這位公子就是杭州富商之子馮通。

小青聽到聲音,猛抬頭,只見公子眉目俊秀,儒雅風流。四目相對,驚鴻一瞥,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首燈謎蕩漾了少女的心湖,一抹眼波撩動了小青的心弦。才子佳人兩相遇,心心相悅。

就這樣,小青和馮通一起看燈,度過了一個十分愉快的晚上。分別時,兩人報了姓名和住址。

燈會一別,小青常常會想起那個元宵之夜,想起那個目光定格的瞬間。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兩個人兒就這么遇上了,這難道是冥冥中的緣?馮通回到家中,腦海中也時時浮現小青的身影。

不久杭州城下了一場春雪,到處銀裝素裹。小青是清高的女子,猶愛白雪和梅花。在廣陵舊宅,每當白雪映梅的時候,她就會和侍女一起,開詩會,煮梅茶,好不開心。現在又是雪花漫天的時候,看著住地附近的幾樹梅花,寂寞中的小青拿著瓷盆到梅樹上采集梅花瓣上的積雪,用來燒梅煮茶。她邊集雪邊吟誦著梅雪詩:“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馮通看著潔白的雪花,也來了雅興,想踏雪尋梅,去造訪小青。她按照小青留給他的地址,一路尋去。正在他頂著飄飄的白雪,尋問路人時,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他的眼簾。那不正是小青嗎?小青一回頭,也看見了馮通。彼此對望著,目光流轉中,有著無限的春意。

小青輕輕的問候著:“你怎么會在這里?”馮通心有靈犀,笑而不答。

兩人在一起,流連于梅樹下,采雪,煮茶,談詩,度過了一個十分難忘的下午。當小青戀戀不舍的送走馮通時,馮通對她揮了揮手說:“我還會來找你的。”

此后,馮通經常光顧小青的寒舍,談詩論梅,噓寒問暖。兩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馮通認為時機已成熟,于是向小青求婚,并對她海誓山盟:“你嫁給我吧!我會一輩子照顧你,對你好。”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小青認為馮通溫文爾雅,善解人意,是可以依靠之人,就答應了這門婚事,愿意做他的妾。

愛情,終于水到渠成。馮通征得家父的同意后,一頂花轎,把小青抬進了家門。

想來,小青的千金之身,卻嫁給他人做二奶,真為她鳴不平。小青甘愿做妾,源于她愛馮通,另外,她畢竟家破人亡,她的眼界不再那么高了。她在相府里過慣了養尊處優的日子,生活上不能自理,經濟上沒有來源,她要找個依靠,好讓自己生存下去。

可是,偏不巧,福薄之人自是福淺。

嫁到馮家后,小青與丈夫煮雪品茶,吟詩作畫,恩愛有加。馮通不僅為小青的容貌所癡迷,更被她的才情所傾倒。所以,新婚后的一個月里,他與小青日日相守,耳鬢廝磨,說不盡的情話,化不開的濃情。落魄的小青以為抓住了馮生這個幸福的舵手,她徜徉在新婚后的愛海里,著實愜意了一番。可是新婚剛過,馮生心胸狹窄的正妻崔氏開始對她施加淫威。崔氏豈肯讓別人來分擔她的愛,她看在眼里,恨在心里,視小青為眼中釘,肉中刺。崔氏嫉妒心極強,她要拔掉小青這顆釘子。

史書里記載:“大婦奇妒,凌逼萬狀。”由此可以推知,崔氏母老虎般的淫威,她對小青輕則辱罵,動則棍打,從心靈和身體上對小青進行雙重的折磨。小青想著以前閨閣中幸福無憂的生活,再看看現在人鬼不如的日子,內心非常痛苦。他想得到丈夫的呵護,可是馮通卻是個膽小怕事之人,再加上崔氏的娘家有錢有勢,他對崔氏也無可奈何。他眼看著小青受到摧殘,心疼她,想給她安慰,但崔氏盯的太緊,他也只得作罷。就這樣,小青又過上了無人疼愛的痛苦日子。

小青每天獨守空房,靜對孤燈,以淚洗面,她只得在詩詞中放牧孤寂的情感:

雪意閣云云不流,舊云正壓新云頭。

米癲癲筆落窗外,松嵐秀處當我樓。

垂簾只愁好景少,卷簾又怕風繚繞。

簾卷簾垂底事難,不情不緒誰能曉。

妒煙漸瘦剪聲小,又是孤鴻淚悄悄。

這首詩中,小青感嘆自己被崔氏這片“舊云”遮壓著,她獨倚繡樓,卻沒有賞景的心緒,簾幕卷起又放下,她獨自感傷著,淚水悄悄的流淌。

聲聲嘆中聲聲怨,惆悵無限。愁苦是寂寞花枝上的鮮露,滋潤著小青靈感的花朵。她的一首首詩作伴著滴滴的珠淚,從心底汩汩而出。

小青畢竟是涉世未深的女子,她哪里是崔氏的對手。后來,小青竟被逼出家門,萬般無奈之下,她搬到了西子湖畔的孤山,以山水為鄰,以松鳥為伴。按理說,離開了馮家該是小青的幸運,既然那么的沒有人格和尊嚴的活著,不如遠離馮家的是非之地,過著清靜的日子。可是小青偏偏是個重情重義、多愁善感之人。

身世不幸詩家幸,特殊的人生經歷,不幸的遭遇,使她在孤山時寫出了許多哀愁寂寞的詩作。請看下面的一首《絕句》:

鄉心不畏兩峰高,昨夜慈親入夢遙;

說是浙江潮有信,浙潮爭似廣陵潮。

現實凄楚的日子和過去幸福生活的巨大反差,使小青夢里都在思念著雙親,可是父母早已成了朱棣的刀下鬼,幸福成了一場回憶的幻夢,如鏡花水月般在她的心里飄搖著。

小青住地的附近是詩僧林和靖當年植梅放鶴之地,那里梅花千朵,凌風傲雪,獨自開放。小青像梅一樣有著高潔的情懷,可惜不被世人所賞,卻遭到不幸的摧殘。她隨手拈來三百樹的梅花,置入詩中,研磨鋪紙,寫到:

春衫血淚點輕紗,吹入林逋處士家;

嶺上梅花三百樹,一時應變杜鵑花。

春天來了,萬象更新,千樹爭花,這是一個多么生機勃勃的季節,小青卻觸目皆愁。嶺上梅花開了,又紛紛謝了。冬天走了,春天姍姍而來,那些馨香的梅花都變成了杜鵑花。杜鵑啼血,春衫淚濕,小青是多么的傷感。

小青的詩大都自悲身世,流露出孤獨凄涼的感傷情懷,像“杯酒自澆蘇小墓,可知妾是意中人?”“夕陽一片桃花影,知是亭亭倩女魂。”“妾映鏡中花映水,不知秋思落誰多?”這些詩句極為傷感,字字淚,句句愁。

她自傷的詩,備受人稱道、流傳最廣的是下面的這首《讀牡丹亭絕句》:

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看牡丹亭。

人間亦有癡于我,豈獨傷心是小青!

寂寞深夜,冷雨敲窗,孤獨的小青手捧著《牡丹亭》,癡癡的讀著,逐漸的陷進去,陷進去。當讀到“驚夢”、“尋夢”時,她淚濕羅衫,不由的自憐自傷起來:人間竟然有比我還癡情的女子啊!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千古情思,孤寂,傷感,不知你一人。

小青幽居在孤山,馮通偶爾來看她,重溫鴛鴦蝴蝶夢,可因崔氏盯的緊,總如浮云一別,來去匆匆。短暫的相守,換來的是離別后長久的孤單。一個又一個的晨昏,對閑窗畔,停燈向晚,抱影無眠。

孤燈麗影,憔悴不堪。斷鴻聲里,斜陽立盡。這是多么凄清的圖景!

事如春夢了無痕,轉眼都成空。小青神情抑郁,形銷骨立,陷進精神的空巢里。她的精神頻臨崩潰的邊緣,等待她的將是死亡的宣判。

也許小青意識到自己將不久于人世,忽然有一天,她命女仆傳話給馮生,要他請一個好畫師為自己畫像。畫師來了,小青稍整妝容,麗姿清影,如瘦梅傲雪,不減清骨和風韻。她倚在院中的梅樹下,鬢發半遮面,愁眉緊縮,就像憔悴的病西施,有著掩不住的嫵媚與風情。畫師仔細的端詳著她,開始為她畫像,畫師認真的為她畫著,用了一天的時間,才畫好第一張。小青從畫師手中接過畫,搖著頭說:“你畫出了我的容貌,但沒有畫出我的神采。”于是,她要求畫師為她畫第二張,畫好后,她又不滿意的說:“這張雖然畫出了我的神,不夠風采搖曳。”

于是,畫師又為她畫第三張。小青先讓畫師認真仔細的觀察自己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要撲捉住她的風情神采,要畫出她內在的風骨和神韻。這次,畫師沒有馬上動筆,而是精心觀察了幾天,自信已深入把握小青的神采后,才開始調色著彩。第三幅畫畫好后,小青端詳著畫中人,憔悴的臉上立即綻開芙蓉般的笑意。畫上的小青倚梅而立,粉面含春,柔情千縷,風骨卓絕,氣韻生動,呼之欲出。這才是外美與內質、氣韻與神采融一的小青啊!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小青是個追求完美的自戀主義者。盡管她不被世人欣賞,為崔氏所妒,被馮生所拋,但她要留一份自信,留一份神采給他人。

很喜歡一句廣告詞:聰明難糊涂更難。也正因為她才情滿腹,太過聰明,所以她糊涂不了。她清新的行走在污泥濁世中,自要保持一份淡雅,一份清高,一份卓絕。所以,她必然不為那個黑暗的社會所容納。

質本潔來還潔去,要留清白在人間。不能獨活,不愿茍活,她只有一死。

那副畫畫好后,她把它裝裱好,掛在墻上,天天對它發呆。她像供神一樣的供奉著自己的畫像,為它焚香,供上梨汁,并不時和它絮語:“小青啊,小青,你才高福薄,命途多舛,這是命啊!”每每說完,就會大哭一場。

她把這種顧影自憐、形影相吊的日子,寫進自己的詩里:

新妝竟與畫圖爭,知是昭陽第幾名?

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畫像上的小青多么的嫵媚風情,可生活中的小青卻瘦影自憐。只有影子可憐自己,也只有自己可憐影子。無緣再會心上的夫君,畫像又怎能解她心上的憂愁?

“卿須憐我我憐卿”,反復玩味這句詩,真的要淚落。父母去了,愛情沒了,只剩下形單影只的小青,孤獨的行走在塵世中,無人欣賞,無人依靠,無人同情。只有自己和影子朝夕相處,只有影子和自己惺惺相惜。人生至此,還有什么可留戀的呢?

所以,我同情小青,我也理解了小青。

支如增的《小青傳》里對此有所描述:“她時時喜于影語,斜陽花際,煙空水清,輒臨池自照,絮絮如問答。女奴窺之即止,但見眉痕慘然。”

小青就這樣自我折磨著,或者和身影說話,或者臨水自照,或者對畫發呆,絮絮叨叨。終于一病不起,拒絕進食,只是每天飲梨汁少許。身邊的仆婦給她調制湯藥,她也拒絕服用,最后看著自己的小像,以梨酒供之,慟哭著呼喚:“小青!小青!”哭聲越來越小,氣絕身亡。時年18歲。

生前,她曾到孤山的尼姑庵,面對觀音大士口占一詩:

嵇首慈航大士前,不生西土不望天。

愿祈一滴楊枝水,遍灑人間并蒂蓮。

這首詩抒發了她美好的愿望,但愿大士慈悲為懷,普灑甘露,但愿天下的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也是小青對美好愛情的渴望,是自我小愛擴展到人間大愛的憧憬。

小青的詩大都流露出凄楚感傷的情調,但我終于從這首詩中看到了她心中的亮光,看到了她愛的暖色。她自己可以獨守空房,但也愿世間的男女化作并蒂蓮花開。這是多么美好的情懷!誰說小青自戀,這首詩不就體現了她的寬廣胸懷嗎?

舉世皆濁我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她只是比別人更清醒,不愿委曲求全茍活罷了。

正是這清醒,反送了卿卿性命。

聽到了小青的死訊,馮通不顧一切的跑到孤山上,抱著小青的遺體放聲哭喊:“我負卿!我負卿!”這個小青托付終身的男人,這個不負責任怕老婆的男人,竟然良心發現,懂得珍惜起小青來。

清檢遺物時,馮通找到了三副小青生前的畫像和一卷詩稿,他把它們帶回家中收藏起來。崔氏知道后,在家中到處翻找,找到一幅小像和部分詩稿,投入火中,化為灰燼。楊夫人受馮小青之托,從各方搜集了她的余稿,總共找回九絕句,一古詩,一首詞,將它們結集刊刻行世,名為《焚余集》。

在馮小青死后不久,即有關于她的雜劇、傳奇問世。無數文人墨客為她而感傷,替她寫書立傳,編曲修墓。而社會學家潘光旦在研究馮小青時,說小青有“性心理變態”,認為她是一位如水仙花般的“影戀者”。她的死,是由于對自己的真實欲望缺乏省察,而屈從于社會暗示的結果。

對他的看法,我不敢茍同。我認為,小青的自絕是對自我愛情的堅守,是追求真實生命價值的體現,是不愿茍且偷生的自我戕害,是對黑暗社會的無奈抗爭。

名門小姐,無奈嫁作他人妾,受盡凌辱,被逐出家門,在孤燈暗影中,自我憐惜。無人同情,無人喝彩,生命在孤絕的耗損中,缺了質感和色彩,少了鮮活和靈動。

所以,小青只有一死。

可惜,她只有18歲,鮮嫩如帶露的花苞,可以掐出水來。如果父母不死,父親的太守位子依然坐著,她婚后的好日子該初初開端吧。可是,她如美麗的花兒一樣,短暫的綻放后,就這樣,匆匆的謝了。

“讀馮小青,是讀一朵被摧殘的花兒,是讀對紅顏以及'正士’生與死的困惑。”我喜歡這樣的評價。小青,她就是一朵被摧殘的花兒,零落成泥碾作塵,也要香如故。只是她太自我,太真實,她不時實務,不會彎道超越。假如她圓滑世故些,假如她見風使舵,我相信她不會怎么早逝。

可是,她畢竟是小青!

被逼無奈住在孤山后,楊氏曾勸小青另擇佳偶,莫負錦色年華,小青拒絕說:“寧作霜中蘭,不作風中絮”,小青要為情而獨守,她留下的是一份圣潔、一份操守。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生要轟轟烈烈,死要靜美無塵。小青,就這樣清清靜靜地走,沒有多少留戀,不帶走一片花開。

落一片大地白茫茫真干凈!

生和死不過是人生的一種選擇,沒有對錯。我們不必責備小青,該給予她的應該是知和懂。

殘疾作家史鐵生在《我與地壇》里這樣論生死:“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史鐵生正因為正確看透了生死,才能實現人生的大超越,把自己鍛造成一個知名作家。

人只有懂得了生和死的價值和意義,才能真正的活,坦然的死。我想小青是禪透生死的。

小青,誰說無人懂你?我,憐你,知你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浮生若夢之馮小青】人間亦有癡如我,豈獨傷心是小青
卷十五墮奸謀險遭屠割感夢兆巧脫網羅-馮小青
明代才女被負心漢拋棄,于是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通篇很是傷感
羨他村落無鹽女,不寵不驚過一生
入骨相思:醉倒在古情詩里(續下)
明代傳奇才女:16歲嫁作豪門妾,18歲香消玉殞,死后與蘇小小為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陵川县| 邹平县| 台南县| 辛集市| 太保市| 江都市| 南投县| 阳朔县| 东兴市| 临安市| 凌云县| 抚宁县| 宁明县| 宝鸡市| 惠安县| 昌都县| 锡林郭勒盟| 平泉县| 闽侯县| 宝丰县| 贵阳市| 滦南县| 昌平区| 西丰县| 庐江县| 台前县| 垫江县| 宁远县| 色达县| 高陵县| 吴忠市| 巨鹿县| 永宁县| 泸定县| 桑植县| 皋兰县| 德令哈市| 明星| 久治县| 定结县|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