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讀唐詩宋詞是否感到有些乏味呢?我們耳熟能詳的大文豪們,除了能寫一些田園詩、塞外詩、思歸詩以外,其實也有有趣的時候,看看他們創造的打油詩就知道了!
李白飲酒
1、《題黃鶴樓》
李白【唐】
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黃鶴樓作為“天下江山第一樓”備受天下文人墨客的推崇,有關黃鶴樓的文學作品和詩作數不勝數。一天李白如愿以償登上了黃鶴樓,站在樓中放眼天下,美景盡收眼底,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之時,卻突然見到了崔顥寫的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李白看后自愧不如,感嘆后便擱筆不寫了,這就是令人稱贊的“李白擱筆”的典故。
2、《戲杜甫詩》
李白【唐】
飯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
為問因何太瘦生,只為從來作詩苦。
兩人第二次相遇,李白寫了這首詩送給杜甫,詩寫的風趣幽默就像是好朋友之間的玩笑。
杜甫“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李白寫詩則是一氣呵成,不煩繩削,所以李白寫詩調侃了一下杜甫,類似于現在朋友間的互黑。
竹筍燜肉
3、《竹筍燜肉》
蘇軾【宋】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鐘愛豬肉的蘇大詩人,被貶黃州時,他還專門寫了《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p>
4、《戲贈張先》
蘇軾【宋】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
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是蘇軾嘲笑好友詞人張先的調侃之作。據說張先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蘇軾知道此事后就調侃而作。梨花色白,比喻白頭老翁張先,海棠紅艷,形容姣艷欲滴的年輕女子。這句打油詩把老夫少配的情景圖描繪得惟妙惟肖。于是“一樹梨花壓海棠”成了老夫少妻,也即“老牛吃嫩草”的委婉說法。
5、《謎詩》
歐陽修【宋】
大雨嘩嘩飄濕墻,諸葛無計找張良。
關公跑了赤兔馬,劉備掄刀上戰場。
據說歐陽修到酒家吃完飯后,店主詢問菜的味道如何。歐陽修于是用猜謎和諧音的手法題寫了這首打油詩,巧妙地道出了“缺滋少味”:第一句謎底為“無檐”,即無鹽;第二句“無算”即無蒜;第三句“無韁”即無姜;第四句“無將”即無醬。
6、《早餐詩》
楊萬里【宋】
船中活計只詩編,讀了唐詩讀半山。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絕句當早餐。
同樣是和“吃”有關。宋代詩人楊萬里,每日堅持晨讀,十分刻苦,不許人去打擾,也因此每每忘記了早餐,便作了這首詩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