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癢
婦女外陰及陰道瘙癢,甚則癢痛難忍,坐臥不寧,或伴帶下增多者,稱為“陰癢”,亦稱“陰門瘙癢”、“陰空格”。
本病相當于西醫學外陰瘙癢癥、外陰炎、陰道炎及外陰營養不良。
[病因病機]
主要機理有虛、實兩個方面。因肝腎陰虛,精血虧損,外陰失養而致陰癢,屬虛證;因肝經濕熱下注,帶下浸漬陰部,或濕熱生蟲,蟲蝕陰中以致陰癢,為實證。常見分型有肝腎
陰虛、肝經濕熱、濕蟲滋生三型。
一、肝腎陰虛
素體陰虛,大病久病,或產多乳眾,耗傷精血,以致肝腎陰虛。肝脈過陰器,腎司二陰,肝腎陰虛,精血不足,陰戶失養,且血燥生風,風動則癢。
二、肝經濕熱
郁怒傷肝,肝郁化熱,肝氣犯脾,脾虛濕盛,以致濕熱互結,損傷任帶,帶下量多,浸漬陰部,而發癢痛。
三、濕蟲滋生
素體脾虛濕盛,積久化熱,流注下焦,損傷任帶,濕熱蘊積生蟲,或外陰不潔,或久居陰濕之地,濕蟲滋生,蟲蝕陰中,都可導致陰癢。
[辨證論治]
應根據陰部瘙癢的情況,帶下的量、色、質、氣味以及全身癥狀進行辨證。陰部干澀、灼熱,或皮膚變白、增厚或萎縮,甚則皸裂,夜間癢甚者為肝腎陰虛;陰癢伴帶下量多,色黃如膿,稠粘臭穢,多為肝經濕熱;陰部瘙癢,如蟲行狀,甚則奇癢難忍,灼熱疼痛,伴有帶下量多,色黃如泡沫狀,或如豆渣狀,臭穢,多為濕蟲滋生。治療著重調理肝、腎、脾的功能,同時要注意“治外必本諸內”的原則,采用內服與外治、整體與局部相結合進行施治。
一、肝腎陰虛型
主要證候:陰部干澀,奇癢難忍,或陰部皮膚變白,增厚或萎縮,皸裂破潰,五心煩熱,頭暈目眩,時有烘熱汗出,腰酸腿軟,舌紅,苔少,脈弦細而數。
證候分析:肝腎陰虛,精血兩虧,血燥生風,風動則癢;陰戶為肝腎之分野,故陰戶干澀,奇癢難忍;風盛則腫,故陰膚增厚;陰部肌膚失養,則皮膚變白、萎縮、皸裂、破潰;陰虛內熱,故五心煩熱;肝陽偏亢則烘熱汗出;腎虛則腰酸腿軟。舌紅,苔少,脈弦細而數,為肝腎陰虛之征。
治療法則:調補肝腎,滋陰降火。
方藥舉例:知柏地黃丸加制首烏、白鮮皮。
二、肝經濕熱型
主要證候:陰部瘙癢灼痛,帶下量多,色黃如膿,稠粘臭穢,頭暈目眩,口苦咽干,心煩不寧,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證候分析:肝經濕熱下注,損傷任帶,故使帶下量多,色黃如膿,稠粘臭穢;濕熱浸漬,則陰部瘙癢,甚則灼痛;濕熱熏蒸,則頭暈目眩,口苦咽干;熱擾心神,則心煩不寧;濕熱傷津,則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為肝經濕熱之征。
治療法則:瀉肝清熱,除濕止癢。
方藥舉例:龍膽瀉肝湯。
三、濕蟲滋生型
主要證候:陰部瘙癢,如蟲行狀,甚則奇癢難忍,灼熱疼痛,帶下量多,色黃呈泡沫狀,或色白如豆渣狀,臭穢,心煩少寐,胸悶呃逆,口苦咽干,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證候分析:濕熱與病蟲互相滋生,其蟲作祟,則陰部瘙癢,如蟲行狀,甚則奇癢難忍,灼熱疼痛;濕熱下注,穢液下流,則帶下量多,色黃呈泡沫狀,或色白如豆渣狀,臭穢;濕熱與瘙癢共擾心神,則心煩少寐;濕熱內蘊,則胸悶呃逆;濕熱熏蒸,則口苦咽干;濕熱傷津,則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病蟲互相滋生之征。
治療法則:清熱利濕,解毒殺蟲。
方藥舉例:萆蘚滲濕湯加白頭翁、苦參、防風。
藥物組成與方法:
基本方: 蛇床子30克, 苦參30克,黃柏15 克, 黃精10克, 百部10克, 蜀椒10克, 金銀花15克。
用法: 取上藥加水2000~3000毫升, 水煎20分鐘, 過濾留汁去渣, 乘熱熏洗陰部, 待藥汁溫后充分沖洗陰道。每日1劑, 每劑洗1~2次, 7天為1療程。囑患者先用陰道沖洗器清洗干凈分泌物, 使藥物與患處直接接觸。
討論:
本方主治真菌性陰道炎。中醫學認為, 本病為濕熱久蘊生蟲所致, 濕熱蘊結于下, 見帶下量多, 陰部瘙癢灼痛, 病程長、易復發。治療本病宜清熱解毒、燥濕殺蟲止癢。方中黃柏、苦參清熱燥濕; 蜀椒、百部殺蟲; 蛇床子燥濕殺蟲止癢; 金銀花清熱解毒; 黃精補脾益氣止帶。諸藥合用, 并通過蒸氣的推動作用, 使藥效成分更易到達患處, 從而更好地發揮祛濕清熱止癢之效, 且治愈后不易復發。如夫婦同治, 男用該洗劑或1 :5000高錳酸鉀清洗, 效果更佳。
2..藥物組成與方法:
黃柏30克, 蒼術20克, 懷牛膝15克, 苦參30克, 蛇床子20克, 地膚子20克, 白鮮皮20 克,白頭翁20克, 白芷10克, 虎杖10克。上方加水2000毫升浸泡30分鐘后, 武火煮沸10 分鐘, 文火續煎15分鐘。過濾,取藥液熏蒸儀中, 乘熱熏蒸外陰部15~20分鐘, 待水變溫后用藥液清洗外陰部, 每日1~2次, 連續10天。
討論:
《婦科經論》中云:“婦人陰癢,多屬蟲蝕所為, 始因濕熱不已。”本方謹守病機, 集清熱解毒、祛濕殺蟲、祛風止癢之品而成。三妙散(黃柏、蒼術、牛膝) 為《醫學正傳》所載治療濕熱下注之名方。方中黃柏、白頭翁、苦參、虎杖清熱解毒燥濕; 蒼術、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燥濕殺蟲止癢;白芷消腫排膿, 燥濕止帶;懷牛膝補肝腎、強正氣;苦參、蛇床子等七味藥對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方為治療真菌性陰道炎而設, 中藥局部熏洗治療, 直接熏蒸病所, 可獲滿意療效。
3.藥物組成與方法
蛇床子、苦參、黃柏各30克, 川椒9~15克(有外陰潰瘍者酌減), 加水至2000毫升浸泡30 分鐘后, 大火煎開后文火煎30分鐘左右, 過濾后, 乘熱外陰部熏洗, 待藥液溫后裝入沖洗壺內行陰道、外陰沖洗或坐浴。然后取達克寧栓劑1 枚(含硝酸咪康唑200毫克), 放入陰道深部, 每日1次, 7 天為1療程, 下次月經后3天或間隔1個月后重復1療程。
討論:
本方采用清熱燥濕、 殺蟲止癢的治療方法。方中苦參、黃柏清熱燥濕解毒; 蛇床子、川椒殺蟲止癢、祛風。組方簡單, 針對性強, 且中藥熏洗通過熱量藥力滲透, 促進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環, 增強代謝, 加快局部炎癥滲出物的吸收,緩解疼痛, 減輕瘙癢癥狀, 配合殺真菌藥達克寧栓劑, 起到迅速改善癥狀、減輕患者痛苦的效果, 且具有療程短、療效好的特點。
根據疾病進程可以分為:
急性尿道炎
主要是指急性起病,由淋球菌和非淋球菌感染引起,常可以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
非急性尿道炎
常由普通細菌感染引起,往往不是由淋球菌、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引起,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甚至尿道口流膿等癥狀。
根據病理類型可以分為:
淋菌性尿道炎
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尿道感染,常累及泌尿、生殖系的黏膜。淋病奈菌為革蘭氏陰性腎形雙球菌,人是淋病奈瑟菌唯一的天然宿主,有易感性,發病后免疫力低下可再度感染。
非淋菌性尿道炎
病原體以沙眼衣原體或支原體為主,其余為滴蟲、單純皰疹病毒、肝炎病毒、白色念珠菌、包皮桿菌等,通過性接觸傳播,比淋菌性尿道炎發病率高,在性傳播疾病中占第一位。
一般細菌性尿道炎
最為常見,致病菌為大腸桿菌、鏈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尿道引起的一系列癥狀。
病因
尿道炎主要指通過性接觸傳播途徑,由淋病奈瑟菌或非淋病奈瑟菌的病原體所致的急、慢性尿道炎,屬性傳播疾病。
主要病因
淋菌性尿道炎
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常累及泌尿、生殖系的黏膜,引發局部炎癥的產生。
非淋菌性尿道炎
致病菌較多,包括沙眼衣原體、支原體、滴蟲、單純皰疹病毒、肝炎病毒、白色念珠菌、包皮桿菌等,可通過性生活侵入尿道黏膜的上皮細胞,使尿道黏膜發生感染而造成發病。
流行病學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世界上發病率最高的性傳播疾病,根據我國16個城市性病流行學分析,非淋菌性尿道炎占性傳播疾病發病率的第三位,且年平均增長率為85.14%,其中感染生殖支原體的有6%~50%,感染解脲支原體的有11%~26%,感染沙眼衣原體而發病的有11%~50%。
傳播途徑
主要由性接觸直接傳播,偶可通過帶淋病奈瑟菌的衣褲、毛巾、浴盆、便盆和手等間接傳播。
好發人群
不潔性生活者
在性交生活中不注意衛生的人容易患上此類疾病。
母親患有淋病的新生兒
如果母親患有尿道炎,新生兒經過生殖道的時候容易患此疾病。
留置導尿管者
如果患者尿管留置方式不對,或者未徹底進入膀胱則有可能引起尿道炎。
誘發因素
尿道口或尿道內梗阻、臨近器官的炎癥蔓延至尿道、機械或化學性刺激或者間接接觸感染引起的,例如和尿道炎患者共用內衣、毛巾或者被子等都可以誘發引起尿道炎。
癥狀
尿道炎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刺癢等癥狀,也可能出現膿性分泌物,病因不同則癥狀不同。
典型癥狀
淋菌性尿道炎
男性一般會表現為尿道瘙癢、燒灼感、輕度刺痛、發病較急,尿流變細、排尿無力,晨起尿道口有“糊口”現象,擠壓會陰部、陰莖根部或大便用力時可見稀薄的黏液由尿道口溢出,涂片檢查可見淋菌或只見膿細胞。女性淋菌性尿道炎癥狀比男性淋菌性尿道炎輕,或無明顯癥狀,因女性泌尿生殖器的特殊解剖特點,發生淋菌性尿道炎時主要表現為尿道口充血、水腫、有觸痛、壓痛和膿性分泌物,尿液不清,有輕度尿頻、尿急、尿痛,排尿時有燒灼感,擠壓尿道旁腺有膿液溢出。取尿道、宮頸分泌物涂片可檢到淋球菌。
非淋菌性尿道炎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常見的臨床癥狀是尿道有刺痛、燒灼感、或有輕度的排尿困難,少數患者有尿道分泌物為稀薄漿液性或者黏液膿性。女性多有黏液性宮頸炎,會表現為白帶增多,子宮頸水腫、充血或者糜爛等癥狀。
并發癥
男性可并發睪丸炎、附睪炎、前列腺炎、精囊腺炎、附睪結節、輸精管梗阻、尿道炎性狹窄、精子數量和質量都降低、陽萎、早泄、男性不育等。
女性可并發陰道炎、宮頸炎、附件炎、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嚴重的尿道炎甚至導致女性不孕癥或流產、死胎、宮外孕、新生兒低體重、呼吸道感染等。
藥物治療
淋菌性尿道炎
治療藥物治療首選頭孢曲松肌內注射,口服藥物可選擇頭孢克肟、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大觀霉素可用于妊娠期婦女與對喹諾酮類藥物或頭孢菌素過敏的病人。
非淋菌性尿道炎
可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環素。另外還可選擇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用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療。對于妊娠期婦女,可選擇紅霉素、琥乙紅霉素、阿奇霉素等抗菌藥物。
飲食調理
避免進食高油膩的食物,例如豬油、羊油、糖果、奶油、巧克力等食物。
不宜食用辛辣食品,例如辣椒、蔥、蒜等。
不宜飲酒。
不宜吃海鮮類食物,如魚、蝦、蟹等。
宜食用含水量較高的水果,如西瓜、蘋果等。
護理
尿道炎患者應注意休息,補充足夠液體,在急性期間,短期內避免性生活,否則會延長病程。
日常護理
尿道炎患者可以熱水坐浴,以減輕疼痛不適感,有尿意時應馬上排空膀胱,防止膀胱過度膨脹。
適當增加飲水量,以增加尿量,沖刷尿道。
合理作息,避免熬夜,注意膳食平衡。
勤換洗內褲,防止細菌滋生。
特殊注意事項
由于尿道炎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若患者未痊愈,應避免性生活。
陰道炎分為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萎縮性陰道炎及嬰幼兒外陰陰道炎。1.滴蟲性陰道炎主要癥狀是分泌物增多,輕度瘙癢,白帶是稀薄,膿性,泡沫狀;2.霉菌性陰道炎的主要癥狀是重度瘙癢,燒灼感,白帶是白色,豆腐渣樣;3.細菌性陰道炎的癥狀是分泌物增多,無或輕度瘙癢,白帶是白色,勻質,腥臭味;4.萎縮性陰道炎一般是自然絕經或人工絕經后的婦女,主要癥狀是外陰灼熱不適,瘙癢及陰道分泌物增多,白帶呈稀薄,呈淡黃色,感染嚴重者呈膿血性白帶;5.嬰幼兒外陰陰道炎主要是因嬰幼兒外陰發育差,雌激素水平低及陰道內異物等,造成繼發感染所致。主要癥狀是陰道分泌物增多,呈膿性。
對癥用藥建議:
滴蟲性及細菌性陰道炎可以口服甲硝唑片400毫克,每日兩次,連服7日;滴蟲性陰道炎主要是通過性行為傳播,性伴侶應同時進行治療。霉菌性陰道炎可以用咪康唑栓劑每晚一粒200毫克,連用7日;或者克霉唑栓劑,每晚一粒150毫克,連用7日。對不能耐受局部用藥者或者未婚的女性可以口服富康唑150毫克頓服。嬰幼兒外陰陰道炎可以選擇口服抗生素治療如頭孢類抗菌素或用吸管將抗生素溶液滴入陰道。萎縮性陰道炎主要是針對病因,補充雌激素或者雌激素制劑,局部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