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地球》累計票房38億元!
而作為《流量地球》投資方的上市公司北京文化,緣何頻頻“押中”多個好項目?
截至2月19日,北京文化報收于13.83元,與年前相比漲幅不小。
貓眼票房專業版數據顯示,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票房成功追趕上《紅海行動》,成為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二名。而除了科幻題材外,《流浪地球》的成功也大大得益于影視上市公司和知名演員的投資眼光。
如何判斷一個影片兒值不值得投資,如何選擇最適合的導演和演員,這或許是現在電影行業最火的話題之一。對于選好片兒和選好人,上市公司北京文化或可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研究范本。
2018年至今,北京文化幾乎參與了所有的影視爆款,從《我不是藥神》到《無名之輩》,再到今年春節十分火爆的《流浪地球》,從投資圈轉型做影視的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有著眼光獨到、投資高效的一面。
他在2008年-2010年間擔任北京完美時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后來又擔任近三年的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2013年至今還在北京摩天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擔任法人、董事長。
那么,從投資方的角度,如何選影片和選人呢?宋歌坦言“我們在題材上有自己的堅持和選擇,然后在與導演的合作上,由于我的行業經驗和對人的把握,我們可以挖掘出不同的導演,拍不同題材的片子,以提高成功率。”
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文化自身擁有一套成熟的選片標準。這一標準分為三個層級,即“強刺激”“強共鳴”“強共情”。一個電影具有強刺激的娛樂性是及格標準,但是光及格還贏不了,往上走就是尋求共鳴,影片要能夠反映時代,讓觀眾有休戚相關之感。光有代入感還不夠,還要能打動他們的內心,這就是最高要求——共情。電影作為文化思想輸出類的產品,一定是注重時代表達,肩負社會責任,立足于國情,尋找弘揚正能量的題材,傳遞出讓社會更團結、人心更和諧的內容。這套選片標準能幫助北京文化高效甄別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優質項目,同時自身豐厚的全產業鏈服務體系也對作品質量做進一層的保障。
關于影片的選角,宋歌直言,最重要的是演員是否符合片中角色的形象氣質。在北京文化過往參與的《戰狼2》《我不是藥神》《無名之輩》《流浪地球》等優質項目中,都大量啟用了新人演員,或者由演技精湛的知名演員帶領新演員共同演繹,幫助影片用最合理的成本達成最好的呈現效果。同時,北京文化自身也非常注重年輕演員的培養,在藝人經紀板塊,北京文化旗下簽約了眾多潛力豐富的年輕藝人,通過電影、電視劇、網劇、綜藝節目、舞臺劇演出等多種方式,最大化地挖掘他們的潛力,為行業輸送新鮮血液。
而除了北京文化,知名演員吳京最近也頻頻上熱搜。除了《流浪地球》風頭正勁外,也因為他的投資獨具眼光。從抵押房產拍《戰狼》到客串中途投資《流浪地球》,吳京的投資眼光可見一斑。
關于帶資進組,吳京表示當時《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找他幫忙串戲,“串著串著,超支了,沒錢了。我都參與進來了,那我就投資唄。拍著拍著,不對啊,我怎么客串了31天啊?行,沒關系,為了我們偉大的科幻事業,客串吧!客串到最后,導演又對我說,錢又不夠了,您能不收錢么?我說好,我就沒收錢。”最終,吳京作為投資人特別出演了該部影片。
吳京不僅零片酬出演影片,還在此前并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投資了6000萬。“像這種科幻電影,如果我們不拍,就沒人拍了。有人說,吳京你不怕拍壞了把你毀了嗎?我說我不怕,即使拍爛了,也比沒人拍要好。其實,我們已經成功了,因為有7000人參與了這部電影的制作。未來,這7000人就是中國科幻電影的種子。”吳京感嘆道。
(經濟日報 記者:溫濟聰 責編:渠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