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動物不得病的秘訣
1、科學的選址: 2、欄舍構建: 3、消毒 ;4、動物營養:飼料配方。
二、 病情監控
每個養殖場都需有一個非常嚴格的消毒程序和免疫程序,這是最簡單、最有效、最低成本、最基本的養殖技術。但很多養殖戶都不注重防疫消毒,或者難以堅持,對動物的生理、病理、藥理又一竅不通,出了問題就使勁給動物打針、吃藥,實則本末倒置,完全外行,其效益大打折扣。
三、 正確診斷治療
目前90%以上的養殖場對于動物的診斷和治療存在很大的問題和錯誤,大量濫用抗生素,造成動物自身抵抗力下降,腸胃功能紊亂或肝腎功能損傷或衰竭,使動物大量死亡??梢哉f很多動物不是病死的,而是治療死的,因為那些診斷治療者大都對動物的解剖、生理、病理、藥理、微生物一無所知,基本上都是隨意用藥,對所用藥物的治療范圍和毒副作用、體內代謝、半衰期、劑量等一無所知,這是很嚴重的后果。
四、 品種質量
不同的品種,產生的經濟效益不一樣,在引種時要選擇好品種,以禽類為例,不同的品種,產蛋率、受精率、成活率、生長速度等不同,所有這一切都直接影響養殖效益。
五、 成本控制
1、飼料浪費:10g每只/天;3.5 分/只/天,年產3萬只雞*120=12.5萬元。
2、人員浪費:
3、藥物浪費:員工藥物中毒
這是養殖場一個系統的技術,也需要眾多細節并且全面的掌握,才能產生最佳的效果。很多養殖戶不注意成本,造成最后養殖虧本。
六、 生態環境打造
養殖要遵循生態環境規律,維護生態環境平衡,為此招寶生農莊自創并遵循”大循環“、”小循環“生態模式,實現效益擴大化。
為動物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每天保證運動量,青飼料供給,最重要的是還要聽音樂。
七、 經營模式
同樣是養殖,但經營模式不一樣,成本、效益可相差10倍之多,而且如果經營模式好還可以再爭取更多的政府資金,經營模式的重要性甚至超過養殖技術。所以養殖戶應該非常注重經營模式的學習和創新,才能獲得更高效益。
八、 資金申報
做好與政府部門的對接工作,獲得政府資金扶持,是提高養殖效益的有效保障,同時,也更利于規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