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焊接無損檢測作業指導書
1.目的與適用范圍
通過實施本程序,以保證對產品質量要求預先鑒定工序能力進行有效控制,實現確定的質量目標,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要。
本程序適于鋼質壓力管道(GB類、GC2、GC3級)安裝的無損檢測。
2.作業前的準備
2.1 人員:
從事焊縫檢測的人員必須經技術監督部門授權的機構培訓,取得相應項目的無損檢測合格證,并持證上崗。 2.2 機具及檢測設備:
鋼尺、測厚儀、硬度計、射線探傷儀、觀片燈、黑度計、評片尺、放大鏡、超聲波探傷儀、磁粉探傷儀。 2.3 材料:
射線照相底片的黑度、清晰度、對比度和靈敏度應符合GB3323規定; 2.3 條件:
2.3.1焊接管道安裝單線圖按現場實際情況繪制完畢,焊接方法、焊工鋼號標識完畢,探傷類別明確。
2.4.2 焊縫外觀檢查合格。 2.2.3現場按規定設立檢驗禁區。
2.2.4焊縫檢測位置由質檢員、建設單位或監督檢驗單位共同確定完畢
3.職責
3.1 質檢人員負責下發檢測委托單,交給無損檢測單位。
3.2無損檢測單位負責焊縫檢測的布片、檢測,根據標準評定檢測結果,登記臺帳、簽發檢驗報告,作好底片的整理、包裝歸檔。
4.X射線探傷工藝:
4.1工藝流程
1、布片
2、照相
3、暗室處理
4、評片
5、出具檢測報告
4.2 操作方法:
4.2.1 一般管道采用雙壁單投影法,根據管徑確定每道焊縫的布片數量。根據厚度及曝光曲線確定管電壓、焦距及曝光時間,選擇各種識別標記。
4.2.2暗室處理溫度控制在20℃±2℃,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處理按照顯影----定影---停顯----脫水與干燥規范程序得到質量合格的底片;
4.2.3 評片在評片室內進行,評片應使用觀片燈、黑度計、評片尺、放大鏡等專業工具。以確定焊縫的裂紋、未焊透、未熔合、氣孔、夾渣、夾鎢等缺陷。
4.2.4根據GB3323標準規定,進行焊縫質量的分級,然后出具檢測報告。
5 質量標準
5.1焊縫的射線探傷標準執行《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5-97)、《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6-98)、《鋼熔化焊接接頭射線照相和質量分級》(GB3323--97)。 5.2下列工業鋼質管道焊縫應進行100%射線照相檢驗,其質量不得低于Ⅱ級: 5.2.1輸送劇毒流體的管道;
5.2.2輸送設計壓力大于等于10Mpa或設計壓力大于等于4Mpa且設計溫度大于等于400℃的可燃流體、]有毒流體的管道;
5.2.3輸送設計壓力大于等于10Mpa且設計溫度大于等于400℃的非可燃流體、無毒流體的管道;
5.2.4設計溫度小于-29℃的低溫管道。
5.2.5設計文件要求進行100%射線照相檢驗的其他管道。
5.2.6輸送設計壓力小于等于1Mpa且設計溫度小于400℃的非可燃流體管道、無毒流體管道的焊縫,可不進行射線照相檢驗。
5.2.7其他管道應進行抽樣射線照相檢驗,抽檢比例和質量等級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且抽檢比例不得少于5%,其質量不低于Ⅲ級。
5.3檢驗發現焊縫缺陷超出設計文件和本規范規定時,必須進行返修,焊縫返修后應按原規定方法進行檢驗。
5.4當抽樣檢驗未發現需要返修的焊縫缺陷時,則該次抽樣所代表的一批焊縫應認為全部合格;當抽樣檢驗發現需要返修的焊縫缺陷時,除返修該焊縫外,還應采用原規定方法按下列規定進一步檢驗;
5.4.1每出現一道不合格焊縫應再檢驗兩道該焊工所列焊的同一批焊縫。
5.4.2當這兩道焊縫均合格時,應認為檢驗所代表的這一批焊縫合格。
5.4.3當這兩道焊縫又出現不合格時,每道不合格焊縫應再檢驗兩道該焊工的同一批焊縫。
5.4.4當再次檢驗的焊縫均合格時,應認為檢驗所代表的這一批焊縫合格。
5.4.5當再次檢驗又不合格時,應對該焊工所焊的同一批焊縫全部進行檢驗。
5.4.6對要求熱處理的焊縫,熱處理后應測量焊縫及熱影響區的硬度值,其硬度值應符合設計文件規定。當設計文件無明確規定時,碳素鋼不宜大于母材硬度的120%。檢驗數量不應少于熱處理焊口總數的10%。
6 安全措施
6.1 安全防護應遵循正當化、最優化和個人劑量當量限制原則;
6.2工作區設立警示標志,嚴禁人員靠近;
7 成品保護:
7.1 檢測完畢即進行后序工程的施工,防止管材的腐蝕;
7.2懸掛竣工標識,嚴禁其它施工造成破壞;
7.3照相底片應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