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Club,分享傳遞價值
秘書微信號:iMBAClub1;QQ群:315098960
投稿郵箱:post@MBAClub.cn
合作郵箱:Cooperate@MBAClub.cn
閱讀引語
做自己喜歡的事是所有關于幸福的事中最難以達到的,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樂此不疲,能在此間不斷地獲得歡愉。這意味著一個人有選擇的自由。
一起來看中歐EMBA劉傳輝關于幸福的學習感悟。
作者:劉傳輝;轉自:中歐EMBA
哈佛教授TalBen Shahar的《哈佛幸福課》風靡一時,沒想到在中歐讀書的最后一門課,有一項課前作業,其中就有關于幸福的問卷調查。
在這個畢業季,面對那份問卷,忽然發現走了這么遠,人生過半,反觀自己,審視人生,叩問心靈,究竟什么是幸福?這是個話題,更是個課題。
在中歐EMBA的最后一課是由韓踐教授指導,做一個關于幸福的對話與分享,這門課真正回歸了商業的本質。商業是為了人類終極的幸福,一個不幸福的人怎么能帶領一個企業普惠大眾,帶給客戶、員工、社會幸福感呢?這個話題很大,很寬泛,又很實際,在這個突變焦慮的時代,幸福似乎成了奢侈品。
在那份問卷中,要求給幸福一個定義,列舉十項你認為幸福的事,并依次給出分數,總分100分。
經過一番審視之后,我寫下了關于幸福的定義和十項關于幸福的事。
關于幸福
幸福意味著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心靈自由,有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能夠與家人朋友時時分享快樂,能夠得到社會大多數人的認同,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每一天都精進,總是積極向上,樂觀自得。
幸福的標志
做自己喜歡的事,創建一個可以傳承的品牌,美滿的家庭,身體健康,子女有成,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投合的朋友時時相聚,安然的睡眠,晨練后豐盛的早餐,到任何地方都受人尊敬,游歷100個國家。
做自己喜歡的事是所有關于幸福的事中最難以達到的,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樂此不疲,能在此間不斷地獲得歡愉。這意味著一個人有選擇的自由。
絕大多數人沒有選擇的自由,在于沒有財務自由,被迫從事自己不喜歡的事;而擁有財務自由的人又很難擁有時間的自由,此類人的時間成本很高,所以很難舍棄財務來換取時間的自由。兩者都達到自由了,所謂有錢有閑的人,卻又很難在心靈上超脫。
做自己喜歡的事之所以能夠讓一個人得到深度的幸福,在于一個人一旦沉浸于自己喜歡的事就容易得到忘我的狀態,忽略外在的世界對于一個人的價值標準。容易心無旁騖,心手合一,人事一體,如此近乎于宇宙之道,這是一個人終極自由的標志。
一個富人未必是幸福的,但一個窮人大抵是不幸福的。
財富給人帶來自由,畢竟財富是現代社會對一個人認可和衡量其價值的通用標尺,正如原始社會強健的體魄。獲得財務的自由,這種自由未必一定是家財萬貫,億萬富翁。大富在天,小富在人,拋開宿命,一個人勤奮、執著、通達,總不會淪落到貧困的地步。
家庭永遠是一個避風港,美滿的家庭不僅是加油站更是療養院,調查顯示對一個人最大的打擊不是破產或股票崩盤,而是離婚。穩定的婚姻,是對于一個在刀光劍影里征戰疆場的人最大的后盾和保障,還對子女的教育和成才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人講:家和萬事興,和諧的家庭是一切成功的基石。
伊壁鳩魯說幸福是:「肉體無痛苦與靈魂無紛憂。」叔本華在《論健康》中說:「不管其它幸福是功、名、利、祿、學識,還是過眼煙云似的感官享受,世間沒有任何事比健康來得更重要了。」一個健康的乞丐勝過一個多病的君王。身體的健康是其他功名利祿所不能替代的,運用身體的自由,精神飽滿,神清氣爽,此中的幸福是飽受病痛折磨所欽羨不已的。病榻之上或垂暮之年回望尚能飯否與自由的行走成為一種奢望。
有一種痛是:食不甘味,寢不能眠,有心殺敵,無力回天,所以安然的睡眠和豐盛的早餐,顯得尤為奢侈。
還有一種幸福有賴于純潔的友誼。
哪怕貴為九五之尊的皇帝都很難獲得關乎友誼的幸福。一個帝王很難有朋友,所以稱寡人。而一個寡人則難以享受或三五知己,或高朋滿座,或莫逆之交,或萍水相逢一面之緣,或兩小無猜竹馬同歡,或死黨知己,基友鐵桿,等等各色朋友,性格迥異品位不同的朋友。
無論是哪種朋友都或多或少的默契于心,相互傾慕,惺惺相惜填充了我們人性里廣漠無垠的孤獨,重疊輝映了我們獨立存在于世界的個性,由于朋友的呼應對標,我們確信在人生的路上不是形單影只而是有人結伴而行。
對于不斷追求世俗價值訴求,汲汲于功名利祿的人,有人經過多年的奮斗功成名就,然而對家庭的忽視,子女的教育,身體的透支都已經無法彌補。外在的成就永遠填補不滿內心的空虛和孤獨。
你的人生不是經歷的人生而是體驗的人生。正如前段時間火熱的電影《百鳥朝鳳》中那個嗩吶匠教徒弟說:「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是吹給自己聽的。」
活著不是要愉悅別人而是要喜悅自己。幸福是在多維度中的平衡,互不偏廢,幸福是珍視生命的存在,不茍且,精彩的活著。幸福最終是一個發現自我,找回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
一個人的終極幸福則要看這個人死后如何了。有多少人來緬懷你,悼念你,歌頌你,把你掛在墻上,寫進歷史。你已長眠對世人再無任何功利的幫助,只有你的精神是否還在影響世人,死而不亡者壽,或許是一個人的終極幸福。
在畢業的最后一課的作業上我寫下了:俯仰宇宙之大,內觀我之渺小,時空交錯,川流不息,生而有涯,去也無期,時不我待,勇猛精進。
在中歐即將畢業,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生命在于在持續不斷的蛻變中成長,活著是一場沒有畢業的修行,直到生命的終點。不斷提升自我之境界,從而影響他人的生命,達到身心合一,知行合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物役,心無所持,圓融通達,自立而立人,己達而達人,讓周圍的世界因我而有所不同。
作者:劉傳輝;來源:中歐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