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退出自己所擁有的房屋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交給政府,退出土地的村民會獲得相應的補償。這樣的一種做法簡稱為“退出三權”,近些日子,央視財經專門報道了寧夏農村退出三權的做法。
報道主要說以地養老的做法:兩個農村老人,兒女都進城了,身體不好,干不了農活,而老兩口守著農村五間房子20多畝地,一直為生計而發愁,為此,他們“賣”掉村里的房屋、耕地、宅基地, 一畝地九千塊錢,十畝地,五間房子,共十八萬塊錢。政府把退出三權的18萬元給老兩口后,他們選擇搬到村里的養老院來養老。除了他們老兩口,還有的人退出三權后選擇到城里買房。
退出三權的做法不光在寧夏存在,不少地方都存在,比如,四川、浙江、貴州等地也在做試點。
關于退出三權的做法,地合君認為,這將是下一步農村土地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們要注意的一點是退出房屋、宅基地、承包地是農民自愿的,由農民自己選擇,而不是強制性的,盡管有的農民不愿意退出,但地合君相信還是有不少的農民有這樣的需求。
接下來,地合君從三個方面,談一談最近很火的“退出三權”的一些問題。
現在,寧夏準備通過探索土地經營權退出由村集體進行統一收儲,規模經營,探索農村閑置宅基地退出,通過入市交易。從某一種程度上來說,這與即將出臺的新《土地管理法》中,關于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措施不謀而合。
農村宅基地屬于公益性的建設用地,用于分配給本村戶口成年分戶建房所用,農民自愿退出后,宅基地則變成了集體建設用地,可以進行入市交易,用于建商品房,開大型商鋪,酒店,旅游設施等等商業用途,這將大大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農民進城落戶不必退出土地三權,這里的三權指的是集體收益分配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這是一條由中央十一個部委發 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的紅線,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房屋所有權沒有提及,但宅基地使用權明確了,那么房屋所有權就自然也明確,可以說,這里提到的是四權。
也就是說,農民進城入戶了,不再屬于農村戶口,他們依然可以保留房屋所有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他們在農村的產權并不會受到影響。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延期一年也是最近的一個消息,這里的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包括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涵蓋了北京大興區等33個區市縣。
這個改革試點原來定于2017年12月31日結束,然后向全國推行。但考慮多方面原因,現在延期一年,就是說還要加大力度在試點進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總結足夠改革經驗,爭取把經驗慢慢地向全國推行。
這個改革里很重要的一點是宅基地制度改革,也是現在改革成果最成熟的,主要做法還是根據農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尤其是針對那些一戶多宅的人,然后呢?可能會考慮把宅基地分給無宅基地的農民建房,也可能通過集體建設用地的方式入市。
地合君認為,退出三權的做法在未來幾年里,很有可能從試點和探索,轉變成一份文件,向全國推行,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待到探索得到的經驗足夠豐富,實踐性和操作性可靠。
點擊了解更多,有一件好事,你也有份!只剩最后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