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的學問?
1、2、3、4、5、6、7、8、9、0?
這10個數字,哪個最大??哪個最?。?
最大是0,最小也是0.?
0這個數字,單獨看,沒有意義,添加到其他數字后面,它就讓那個數字變成了最大。?
10,20,...90。?
這就是老子說的“故,致數,與無與”的道理。這個也是“一”的道理。?
(故,致數,與無與 =就數字而言,最大的數字,就是最少的那個)?
《道德經》第39章,老子講“一”的道理,什么是“一”??
有高又有低,有貴又有賎,這就是“一”。?
一,就是動態的平衡,就是孔子說的“中庸”。
伸+縮 =“一”?
漲+跌 =“一”?
來+去 =“一”?
高+低=“一”?
陰+陽=“一”?
正+負=“一”?
公+母=“一”?
男+女=“一”?
進+出=“一”?
收+放=“一”?
奇+正=“一”?
前+后=“一”?
這種“一”的現象、“一”的概念到處都是,存在于一切之中。?
所以,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得一以正天下。”?
“其致之也”。所有得以存在的一切里面都有“一”。
是啊,如果老天光出太陽不下雨,光下雨不出太陽,只有白天沒有夜晚,只有夜晚沒有白天,只有夏天沒有冬天,這老天還讓不讓人活了???
沒有伸縮的這種“一”,稻谷的營養就輸送不到植物的每個細胞,沒有一縮一放的這種“一”,血液就無法輸送,就要死人。
沒有陰陽的來回變化,地球也要報廢,一切都毀掉了。
所以,老子提醒說,如果地位很高的人,你要再做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就失去了“一”了,“將恐蹶”,就像騎在馬?上,本來跑的飛快,馬再受驚,就要把你撩下來。摔下來很慘的。??
懂了“一”的概念,就明白了,任何事情,任何事物,無論是做人、還是搞科學研究、做事,都要講求一個“得一”的問題。
古時候的候王,把自己叫“孤”、“寡”、“不谷”(谷,是虛懷若谷的谷),
老子就說,光是嘴上說說,可不行啊,要實際行動才行,你的位置最高,更要做抓好最底下百姓的工作啊。不要本末倒置啊。(候王自謂孤、寡、不谷,此其賎之本與?非也。)?
普通人,也是這樣,你要想真的變得尊貴,就得修煉自己的樸實。
要想像玉石那么尊貴可愛,那么“祿祿若玉”,就得像石頭那么樸實平凡,就得“珞珞若石”。?
正因為“萬物得一以生”,就不難解釋,那些被揪出來的壞蛋是怎么壞掉的、那些想出名想瘋了的人搞稀奇古怪的事情了。
例子很多,大家可以自由聯想,不舉例了。?
以上部分理解了,就明白《道德經》第39章說的是什么了。??
為便于大家溫習,粘貼如下:?
(39)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
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其致之也,
謂天毋已清,將恐裂;
謂地毋已寧,將恐廢;
謂神毋已靈,將恐歇;
謂谷毋已盈,將恐竭;
謂萬物毋已生,將恐滅;
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
故
必貴,而以賤為本。
必高矣,而以下為基。
夫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谷”。
此其賤之本與?非也。
故致數與無與。
是故不欲祿祿若玉,珞珞若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