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曾經做過一個街頭采訪,采訪的問題是:“你幸福嗎?”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暖(gan)心(ga)問題,吃瓜群眾們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每個人對于幸福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雖然人們對幸福的理解各有不同,但人們無不渴望著幸福,那么,我們該怎樣獲得幸福呢?
針對這個問題,哈佛大學在75年里追蹤了724段人生,發現“幸福”無關富有、名望和辛勤工作,良好的人際關系讓我們保持健康和快樂,從而擁有幸福的人生。
關于人際關系,視頻總結出三個結論:
*社會關系對我們是有益的, 而孤獨寂寞有害健康;
*即便你身在人群中,甚至已經結婚了,你還是可能感到孤獨,真正有影響的是這些關系的質量;
*關于婚姻和健康的關系,我們得到的第三大結論是,幸福的婚姻不單能保護我們的身體,還能保護我們的大腦。
因此,美好幸福的人生,從良好的人際關系開始,而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離不開出色的社交能力。在美國,不僅成年人好交際,孩子之間從小就開始相互交往。那么美國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的?
1.
尊重他人是人際交往的開始
美國老師怎樣培養孩子們尊重彼此?從一堂早課就可窺見一斑。
在進入教室前,老師會讓孩子們依次排好,然后逐一與他們握手并問候早安,歡迎他們來到學校。進入教室后,孩子們會在教室中央圍坐成一圈,保證彼此能夠看到,然后大家開始問好,問好的時候,對小朋友有這樣的要求:
*用3號聲音 (教室聲音)問好;
*和人問好的時候,請看著他們的眼睛說話,這樣表示:我們尊重他們;
*握手請用力一點,不要甩手,也不要軟綿綿地和別人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