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核報告的文件依據
根據證監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9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申請文件》(2006年修訂)及《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9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有關規定,注冊會計師應對擬上市公司披露的發行前三年公司申報財務報表與原始財務報表差異比較表進行審閱,并發表意見。
(二)原始財務報表
根據深交所網站的資料,擬上市公司原始財務報表是指:
(1)股份公司設立之前(有限責任公司依法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原始財務報表是指公司報告期各年度提供給地方財政、稅務部門的財務報表,該報表應包括各發起人投入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性資產原所在法人單位的原始財務報表。股份公司設立之后的原始財務報表是指公司報告期各年度經審計的財務報表。
(2)公司報告期各年度未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合并原始財務報表無法提供,但公司應說明未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原因。
根據2009年保薦代表人第一期培訓:證監會要求提供的“原始財務報表”是公司當年度向稅務部門實際報送的財務報表。目的是通過報表差異發現問題。
另外,根據2011年10月24日證監會發行部審核二處的溝通會議記錄,申報期間某期的財務報表業經審計的,則經審計的財務報表為該期原始財務報表。如該期用于納稅申報的財務報表與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存在不一致的,會計師應說明主要差異情況。申報期間某期的財務報表未經審計的,則用于納稅申報的財務報表為該期原始財務報表。
(三)申報財務報表
申報財務報表是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三年一期財務報表。
證監會認為三年一期的申報期應看作一個期間,在這個期間會計政策須一致。但在理論界存在爭議,認為可能會有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而發生的會計政策變更和因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相關新規定發生的會計政策變更,如美亞柏科(300188)、神農大豐(300189)、惠博普(002554)、徐家匯(002561)。但申報期從2008年開始的公司不應再有因首次執行企業會計準則而發生的會計政策變更。
另外,部分公司在申報期也存在會計估計變更,如百潤股份(002568)、順榮股份(002555)、長海股份(300196)、佳士科技(300193)、美亞柏科(300188)。
還有個別公司在申報報表中列示了前期差錯更正,如寧基股份(002572)、美亞柏科(300188)、張化機(002564)。
(四)差異比較表
參考投行先鋒論壇的帖子,IPO申報材料中,共有三份財務報表:申報報表、原始報表及納稅申報表。申報報表是經審計的三年一期財務報表;原始報表共三張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原始報表由會計機構負責人、財務負責人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并蓋公章(除非已經經過審計,一般不要求會計師、政府部門確認);納稅申報表(一張主表)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需要稅務部門確認,三年提供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報表,一期提供季度預申報表。
三份財務報表的關系一般為:原始報表作為納稅申報表的數據來源,與納稅申報表一致,申報報表與原始報表的差異在差異比較表中體現,因此,差異比較表實質是描述申報報表與納稅申報表之間的差異。
若公司未按照經審計的原始報表報稅,則公司對此應有合理解釋,在合理解釋的基礎上,一般應采用經審計的報表作為對比原始財務報表。(若納稅申報表的數據與原始報表數據差異較大,則公司可能會有納稅不規范的嫌疑。)
申報期間某期公司的法定財務報表沒有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則該期不存在原始合并財務報表。但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合并口徑,說明原始財務報表與申報財務報表存在的主要差異情況。關鍵是有關差異要能夠合理解釋,中間的合并過程要說明。
(五)差異比較表的內容
擬上市公司申報財務報表與原始財務報表差異比較表(以下簡稱“差異比較表”)應包括如下內容:
(1)申報期間合并及母公司資產負債表差異比較表
(2)申報期間合并及母公司利潤表差異比較表。
擬上市公司申報財務報表與原始財務報表無差異時,注冊會計師應在引言段中刪除有關“差異說明”的表述,并在意見段中說明“公司申報財務報表與原始財務報表不存在差異”。
擬上市公司未編制合并原始會計報表時,其原始會計報表與申報會計報表差異說明中,無需就合并申報會計報表與合并原始會計報表的差異項目進行說明,但應說明未編制合并原始會計報表的原因。
注冊會計師應檢查擬上市公司提供的原始財務報表是否為經審計的報表;注冊會計師應同時檢查擬上市公司提供的原始財務報表是否與報告期各年度提供給地方財政、稅務部門的報表一致,若不一致,公司對此應有合理解釋。
來源:網絡
聲明:《投行業務資訊》轉載上述內容,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形成投資建議,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作品版權屬原作者或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