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多久不看小說了呢?大概真的好久好久了,至少有個大半年了吧。我這人有個怪癖,讀小說時不喜歡有人打擾,不喜歡中斷,必須是全神貫注一氣呵成才好。至今腦子里還存留著高中打燈在被窩里讀余華、夏天在家沒日沒夜的讀金庸的場景,大學里誘惑總是很多,也沒什么可能讓你一口氣讀完,所以有什么好看的長篇呀我都放在長假期里去讀,一口氣讀完的那個酸爽通透感,什么都比不了呀。再者過去一年的自己心態比較功利,看的書也都是一些實用類的書籍,虛構類的文學作品其實看的很少了,覺得沒什么大用的同時還浪費時間,索性都看電影了。
但這個時間點,讓我遇到了《人生海海》,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剛好。大半年的磨性子和做一些非功利之事幾近磨平了功利心的棱角,恰巧在我最困難無助的時候讓我遇到了它,告訴我血淋淋的現實的同時又給了我希望,遇到你,真好。
一直很喜歡的攝影師出了書叫《人生海海,劈浪前行》,恰好里面都有人生海海二字,我也因此才結識了這本書。董卿的推薦語里面講述了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動容又好奇,究竟是怎樣的故事和人生讓董卿講起了那段戳痛心尖的經歷,好奇的同時又浮想聯翩,找到了電子版只試讀了一頁便因為其他事放下了。第二天收到閨蜜的包裹時并沒有想是哪本書,就是靜靜地拆開,心里有小期待卻也沒有很熱烈,但是當我看到書名的那一刻時完全就抑制不住心里的那份驚喜了,感覺就是你找了好久的心愛之物突然自動出現在你面前了一般,立馬掃除了心中的陰霾,原來有些開心是真的能夠奠定一天的好心情的呀,越來越喜歡拆未知的禮物了呢,喜歡這種小鹿亂撞的感覺呢,也喜歡閨蜜和自己心有靈犀的感覺。
麥家
《人生海海》講述了上校一個人跟時代纏斗的一生,從抗日、內戰再到文革,最后到新中國的改革開放,那些離奇的故事也就隨著改革開放而蒙上了灰塵。這些故事里呀,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百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我喜歡讀他在戰爭中的那些經歷,雖是一位醫師的身份出現并存在著,但我始終從其中看到了一分孤勇。從剛參加抗日開始就是一個人的戰斗,做特務也好,做醫師也罷,甚至為了探聽情報去做日本女人的鴨子也好,我更多的是感受到這個男人的孤勇,對,就是孤勇。孤身、孤獨甚至孤立,卻又勇敢、驍勇還有智勇。我一直仰慕著這種男人,就像項羽只身戰三軍最后自刎在烏江的身影,他們,都是一個人撐起了一片天空。我一直都知道,這種英雄情結很不真實,人性不都是復雜的嗎,孤勇中透著剛愎,齷齪中又透著大義。但正因如此,正因人心的復雜,我們才會去追尋這份純粹,而我也不想改變。世事浮沉,為人處世,我也有這份孤勇吧。
這本書里我第一次這么真實的去觸碰到文革。文革是我一直都去躲避的一個歷史點,我不想去面對這太過殘酷的事實,只得逃避。曾經看我最敬重的畫家豐子愷的自傳時見到過文革時期他受的那些苦痛,瞬間淚流滿面,不能自己。那才是赤裸裸的真實的人性的展現呀,太過真實和殘酷,我反而只能用逃避去面對。這一次,大量的細節描述了上校在文革時期受到的委屈,描述了那些平凡的人們在煽動之下變成惡魔的場景,所幸,上校足夠堅毅,堅毅良善到村民無法對之行惡,我并沒有從中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絕望。讀罷也會問自己,是自己進步了么,也開始逼迫著自己去面對那些真實的不得了人性之惡了嗎,還是應該詰問自己,你是快要對這份黑暗麻木了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上校在這消磨的生活里依舊認真生活,那么你也應該學會這份認真。無論人性的本質如何,你都應學會不麻木的同時勇敢面對,而且認真活著。
這么一個硬漢給我留下極深印象的竟然是對那兩只貓咪的溫柔。何人能夠一直堅毅?何人又能夠一直和命運硬扛呀!我一直認為這個人有多堅硬他就有多溫柔,上天都是公平的,只是每個人都會自主選擇一部分展現出來而已。少校也有上校的溫柔,只不過全都給了那兩只貓咪;亦或者說上校也有上校的軟弱,只是也都給了那兩只貓咪。書中只展現了上校對那兩只貓咪的寵溺,可我讀到的還有上校對那兩只貓咪的依戀和依賴呀,愈是孤勇就愈是軟弱呀,只是有些人可能把那份心底的柔軟給了溫柔鄉,而上校給了貓咪而已。常年漂泊的人呀,都需要有個牽掛,有了牽掛,就有了根了呀!那兩只貓咪是上校的留在這里的根。
上校孤勇的寄托
不想提到上校的晚年,甚至不想提到晚年他經歷的那些事。有時候我都想,為什么不像項羽一般就終結在最輝煌的時刻呢,死亡,會讓這份孤勇成為永恒。但,這才是生活呀,生活的真相總是殘酷的,終結并不是生活的真相,只是童話的一種手法。正因為看到了上校的后半生,才意識到,噢,原來這才是生活呀。以前看《貧窮的本質》的時候,作者講到赤裸裸的貧富差距的現實時說,看清楚生活的真相后勇敢生活那才是真真正正的積極向上。那時候還不懂,但是現在懂了。誰人的生活不是沉沉浮浮,不是消磨,只是都在埋頭抗爭罷了。回程的高鐵上讀到上校后來的那些經歷的時候瞬間淚崩,生活怎么能夠這么殘忍的對待好人?我忘了,是每一個人都生得如此艱難,活著,才最需要勇氣。
剛好生活上遇到一些暫時解決不了的事情,心情會抑郁,會消沉,有時還會埋怨幾句。但是人生海海呀,誰不是潮落之后迎來潮起,誰不是永遠接受著生活的消磨和罪過?生活本就如此呀,只是活著,就很不容易了。突然地煥然大悟,也突然的淚流滿面,人生海海,擁有活著的底氣,這才是我的英雄主義。
記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你要替我記住這句話,我要不遇到他,死幾回都不夠。 |
最后,想分享一些書中摘抄:
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的才是人生。
做人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
世界上命最值錢。我被人罵成太監都照樣活著,你死什么死,輪不上。
他這人就這樣,骨頭太硬,心氣太傲,仗著聰明能干,由著性子活,對老天爺也不肯低頭。這樣不好的,人啊,心里頭一定要有個怕,有個躲,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能太由著性子,該低頭時要低頭,該認錯時要認錯。
他有他自己的看法,做木工手藝就是生意,上戰場本領就是性命,練好本領就是保護性命。
死人有什么好怕的,活人才可怕。
他該難過的都難過了還有什么好難過的。
形勢造人人造孽。
有些事你得認命,這恐怕是你命中一個結,躲不過去就扛著吧。
人和獸之間只隔著一層憤怒,像生死之間只隔著一張紙。
年輕人容易心碎,老年人容易嘴碎。
哪里埋著你親人的尸骨,哪里就是你的故鄉。
智者可以從過去摸到未來的痕跡。
生活不是你活過的樣子,而是你記住的樣子。
人不會活下來,但往事可以活下來,往事——尤其是沉重的往事——有活下來的自重和慣性。
在鄉下,人心像日常生活一樣粗糙簡單,黑白分明,分辨不了黑白交織出來的復雜圖案和色彩。
心死了,人反而不會死了,只是活得像一臺機器。
我認了,是把刀子我也得吞下去,沒有選擇。人就是這待遇,熬著活。
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天塌下來都不會挪個位。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要我說,生活像人,有時或有些是讓人愛的,有時或有些又是不讓人愛的,甚至讓人恨。
愛被我恨死了,葬在大海里。
一個十七歲的鄉下傻小子,付的出死的勇氣,卻拿不出活的底氣。
人生海海:這是一句閩南話,是形容人生復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的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他真是個苦命人,但總給別人好命。
記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你要替我記住這句話,我要不遇到他,死幾回都不夠。
人生如戲,每一出戲都明里暗地連好的。
但對他來說,逗他其實也是憐他,因為太無聊了,無聊到被人奚落,看洋相也是他的樂處。
感到自己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孤獨的人:二十二年過去了,村里人包括父親都原諒了他,只有我孤獨的留在過去。孤獨讓我變得膽怯,不敢去領賞。
歲月不饒人,人生難回頭。
人比人氣死人,我不跟人比,只跟自己比。幸福是養自己心的,不是養人家眼的。
世界上最無情的是老人,其次是有錢人。老人因為怕死或不怕死變得無情,有錢人因為可以用錢買到無情而變得無情。
命運注定他要一輩子在各方面施展才華,哪怕被命運打趴在地,依然要絕地反擊。
生活是如此令人絕望,但人們興高采烈地活著。常識總比真理知道得多,常識告訴我這是一個荒唐的愿望。
有時臉上掛著兩行淚,努力向下蜿蜒——有時我覺得這是兩滴血,有時我覺得這就是他們兩個人,兩個人的生活,活得吃力,孤獨,凄苦,凄苦的只有用眼淚來洗掉眼淚,用孤獨來驅散孤獨。
生活摧殘了他,讓他過著活鬼一樣的生活,也讓他穿越了生死恐懼和世態炎涼,變得大徹大悟,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