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30日
下午很累。
50套舊課桌椅清出去,30套新的搬進來。我想,就當鍛煉了。剛開學,辦公室里都在說閑話,還是干活的好。明天孩子們一來就坐定了多好啊。
看見我沖地拖地,嚴老師說我真有勁。
是的,我真有勁——整整10年,學生不超過30;整整10年,我的學生是全校最少的。本來不該我教這個班,是一個骨干教師硬是說動校長和原來帶她女兒的鄭老師,讓10年前該教一年級的我改教四年級,鄭老師,還有一年退休的鄭老師竟然同意了!那10年的輕松是我掙來的。好在,我沒有虛度10年。
所以我是興致勃勃迎接挑戰的。
9月1日
因為常州之行,趕著把《美的歷程》讀完了。于是自27日直到昨天,整整五天沒有讀書,心里空落落的,而且覺得有浮躁之氣生,早晨上班之前讀了十幾條的《幽夢影集》,感覺好了不少。
對于我而言,讀書是一種內在需要也是為了保持一種上升的有活力的狀態。
上午進行常規教育。感覺還行。
盡量放低聲音說話.盡量態度溫和感覺效果反而好些。
機械的瑣碎的重復的—— 最艱苦的,恰是最沒有寫頭的。
這就是一年級。
9月2日 星期四 晴
也不要特地注意,是我的修煉到了——上課說話聲音小而柔和。我的靜和柔是會傳染的,安靜總會從一些孩子到達另一些孩子。
勞動課下來,王老師驚訝于(2)班學生的安靜。我想生源好些是一個原因,我兩天來的輕柔平和也是一個原因。其實我很崇拜這些孩子,55個人,那么小的地方,光是下課能好好完下來,就很了不得了。
試想,相同的擁擠程度,我們大人能都安靜嗎?
總之,我很喜歡他們。
朱翔宇跟著我從這個組到那個組,舉著本子嚷著讓我檢查。我牽著他的手回到座位,輕輕告訴他:“不要這樣。舉手老師就來。”
他說:“嗯!”大眼睛瞪著。可愛至極。
一天上下樓就是十幾趟,回到身體都僵了。兒子問:“感覺如何?”我說累。他說:“衣服我來收,我來迭。”
我心里很溫暖。
來到機器前。先生說:“也不歇歇。”
我說:“這也是工作,我上夜班了。”
三天沒有散步跳繩。這是很少有的。
累,但是心情愉快,因為我當這是挑戰。一年級的好處是看見孩子一天跟一天不一樣,真有成就感。
第一封信也印出來了,110份。兩班一起走——多好。
我想啊,至遲到下下一周,我就可以入境地看書了。那是一個標志,標志良性循環得意恢復。那才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呢。
9月3日 星期四五 雨
上午上班之前讀了七章《道德經》
“不尚賢,使民不爭。”低年級教師都愛搞小紅花小紅旗什么的,我想:寫字也好,計算也好,只要那孩子盡力了,就是好的,為什么這么早的給他們根據“作業的實體”判高低呢?那得了紅花的自然高興,那沒有和少得到的呢?多么沮喪!
這么早的引入競爭意識是否太殘忍?不如即時的口頭的給予表揚或者批評好。寫的好的我自要贊揚,寫的不好,可是認真的,我也表揚。這叫因材施教。
呵呵,其實是我不想費事在先,找到理由在后。
不過我也做過的,發現做和不做,好的還是好,不好的還是不好。我想試試蘇大師的“讓他們投身于學校生活的洪流。“
不尚賢,使民不爭。殘酷的,白熱化的競爭是中國孩子逃不掉的。我且讓他們模模糊糊的多快樂幾年。
美國的優秀教師
一上班就有孩子報告:“姚劍強把***打哭了。”
我說:“知道了,我待會兒批評姚劍強去。”
嚴老師很吃驚:“姚劍強是你們班上的?”
“是,另一個應當是你們的。”
“你都記得他們的名字了?”
“聽名字我知道是我班的,和人對上號還要幾天。但已經有不少可以對號入座了。
“你真行。”
上午三節課。
第二節語文課上,正逐個兒檢查a、o、e寫的是否規范呢,朱翔宇吐了。椅子上教室外都是。一邊拖和掃,一邊招呼孩子們不用吵,一邊放下手里的急活給他們檢查。
下了課打電話讓病孩子家長來,剛放下電話,上課鈴又響了——第三節是我的品德課,跑著去了教室。
剛開始,一個黑衣服男人站在門口,我覺得很奇怪問他找誰,他說:“找你!”口氣很不客氣。我笑著朝他拱手——為了少說話,我這兩天光搖頭、點頭和拱手了——“對不住,那要等下課。您不可以這樣的!”
說完我堅決的把門關上了。
他在外面站了一會兒,就不見了,我根本不管他。
下了課,人不見了,下午也沒有來。不知道什么事,不知道是誰的父親,我不問,也不想知道。也許,他看我挺涼的天竟然出汗了,起了惻隱之心吧。不管他。
上午放學之前給沒有借讀生的書上寫上下午家長要交的借讀費。
下午上課之前收錢。
放學之前緊急通知明天教育局要查健康免疫證。一年級的小東西,怎么說的清?救火一般打印出通知單,裁成小條兒。等我沖到教室門口見人發放的時候,三兩個孩子已經比我還快的沖出校門了!
小安問:“三天下來,發現你們班有特別煩人的孩子嗎?”
我說:“當然有!‘
“哪幾個?“
我突然醒悟:“不說,老師無論如何不可以說學生的壞話的。對了,我該檢討的,剛才就不該說有討厭的孩子。”
她笑了。我想:“不但如此,我還要做到不說家長的壞話。”
在美國,對優秀教師的要求是:迅速記住學生的名字;有幽默感;不說學生壞話;不和學生關系過分親密……
我想,我這中國的落后教師,也許能做美國的優秀教師。
連著兩節課的時候,就帶著孩子聽音樂。今天是第二次聽,孩子趴著,比前天安靜多了。我呢,坐在前面,也閉著眼睛。
聽的時間長了,孩子們睜開眼,悄有聲的翻書、畫畫、剪紙。
真好啊。
我喜歡他們,我覺得他們個個漂亮。
9月4 日 星期六 陰
有班主任訂立班規,具體明細到打架一次扣幾分,不交作業一次扣幾分的。我不喜歡,我喜歡“道”這樣的微妙玄通和深不可測,喜歡模糊管理。這樣省勁,也有更有人情味——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前者。
無論如何做,只要學生好就都好啊。
上午還寫了第二封信《定能生慧》,等家長反饋意見來了,我以后的信件就可以更有針對性了。也許三五次之后就不做了呢,我也不許諾言,隨興致吧。好玩才做,有用才做。
下午讀《墳》,序讓我忍俊不禁——如果我居然有“俊”可忍的話。
《我之節烈觀》,結尾的話讓我感動難過很久:“我們追悼了過去的人,還要發愿:要除去于人生毫無意義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玩賞別人苦痛的昏迷和強暴。
我們還要發愿:要人類都受正當的幸福。”
在今天,孩子們和教師們,每日要受多少“于人生毫無意義的苦痛”,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在忍受別人制造的苦痛的同時,還有意無意的在“制造并玩賞別人苦痛”,處于昏迷的,強暴和被強暴的狀態。
比如開會的酷刑,比如數不勝數的為斂財、控制、愚弄人而行的培訓、檢查、考核、評比。都是現代版的“節烈觀”,用我們無數人無可追回的寶貴時間和生活的興致,做了向官員、想龐大殘暴的官僚機器盡忠守節的代價。
在有安全保證的前提下,和他們斗。
在自己作為強者面對學生的時候,我且發愿:
要除去于人生毫無意義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玩賞別人苦痛的昏迷和強暴。
看書的中間,走路三圈。又跳繩,熱汗直流。然后做晚飯。看書和運動的恢復,是值得慶賀的好事情。
這是小青的跟帖,很值得收藏:
"也不要特地注意,是我的修煉到了——上課說話聲音小而柔和。我的靜和柔是會傳染的,安靜總會從一些孩子到達另一些孩子。"
蒙特梭利教教育法里,有一種靜寂游戲:
比如放學排隊:
“現在我們安靜下來,我們變成了一塊石頭,我的頭不動了,我的肩放平了,我的身子靜下來了,我的手不動了,我的腳不動了,我像塊石頭。現在我點到誰的名,請你拿好自己的東西到門口去排隊”。
老師點名的聲音越來越輕,孩子排隊的動作也越來越輕。
開學第一天,我去幼兒園,走過一個小班,聽到里面的老師聲嘶力竭地在喊著“小手拍拍肩,小手拍拍肩”,我對園長說,老師的聲音,輕柔些,反而有利于學生的安靜聽講。
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氛圍,蒙特梭利非常提倡“品性涵養活動”。
9月6日 星期一 陰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早上讀了這樣的幾則,真好。仿佛是專門為教育我而寫的。
復習六個單韻母,隨著聲調,大幅度的劃動自己的臂,反反復復,熱汗出矣——這是很好的鍛煉。
幾個慢孩子,偏偏不跟讀,眼睛看外面,嘴巴不張開,于是走到跟前擰嘴,一共擰了三個慢小孩,他們和旁邊看見的孩子的詫異的眼神,讓我現在都覺得無地自容!力氣不大,但是不能原諒,因為動手是可以上癮的。我跟兒子做了檢討,兒子說:“我一點都不奇怪,六年前你掐門小菲……”無地自容!
我想,雖然兒子對我喪失了信心,我自己還要努力修煉。
下不為例,是以為記。
第二封信,說明每天大致相同的讀書作業要求。嚴老師速印出來——太好了,先能讓嚴老師“跟我來”,這是我開學以來最值得自豪的成就。
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呵呵。好開心哦。
品德課后半節,放著音樂他們或看書,或趴著休息,破錄音帶,多少年來的舊帶子,效果不好,明天讓兒子給買“班德瑞”和蕭邦夜曲。
9月7日 星期二 晴
早上醒來,突然想起昨晚電視看見的別斯蘭校園慘劇里母親抱著身體扁了的孩子大慟的情形,一瞬間,淚不自禁。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第二封信反饋比第一封多,從抽查結果看,絕大多數家長跟上了。這是最辛苦的時候,多一個人多一天的跟都是好的呀。
上午教16個“認一認”——人口手足,舌牙耳目。金木水火,山石田土。我知道學生認識的情況不同,先按順序,再任意指點,帶著讀了幾遍,就告訴他們:“自己這樣的亂點了讀,覺得都會的,安靜地看課外書。不會的,接著讀。我看見你讀課外書了,就來考你。”
音樂放著,當然不安靜!我的意思是讓他們輕聲的、用心的讀。音樂起了檢查吵鬧的作用,他們聲音大的時候我就說:“我怎么聽不見音樂了?”
檢查結果,看書的人中,只有三個是不能任意 指認的,周子善、王濤、王新宇,一直在沒敢看課外書,到最后,他們也能任意指讀了。我知道這不是一節課的功勞,是他們多少有老本可以吃,但是我依然很佩服 他們。他們已經能跟著我,做到走出機械單調,耗時費力的一刀切,試著自己測定自己了。
越來越多的人帶來書。沒有的我讓他們閉眼休息。
著急上火,拍了王新宇的頭,雖然不重,但是帶著怒。當他終于全部認識16個字,我高興且慚愧的摸著他的臉說:“用心讀,眼睛不望其他地方看,你不是會了嗎?這樣老師就喜歡你,記住了嗎?”
漂亮的孩子點頭:“嗯!”我覺得更慚愧了。
不用心,眼睛朝遠處看,我就可以不喜歡他了嗎?
下午第三節課打掃,熱汗出矣。和小安議論的結果,是下周就排值日。分單雙周,我連著看兩周。
過去的幾天里,常規教育圍繞一個中心詞:“靜”。講課聲音盡量小,學生讀書要求用心但輕聲。反復表揚完成任務之后安靜看書的孩子。我希望這樣有意識的反復強調,能盡早讓他們懂得靜是好的。
語文課的秩序已經相當好,幾乎沒有特地組織教學,看黑板讀字和字母的時候,我的目光閃電般掃射每一個角落,發現分心的,寧可疾步走過去,告訴他看黑板,也不大聲呵斥。
所以,嗓子并不太累。我覺得很值得自豪。
拼音書寫有人不太好,我不著急;我想語文和數學的不同,在于語文是可以混著拖的,是可以在不求甚解慢慢明白的。上學期我就說過:“絕不性急。”我要說到做到。只要課外閱讀跟上,只要我對所謂分數有正確的認識,自己和孩子的日子都好過不少。
都不愿意做后排,李宋杰母親托故人說個子矮,要望前調。課堂上我拉他和前面孩子逐一地,背*背的比,問同學:“誰高?”
“李宋杰!”
“誰高?”
““李宋杰!”
越望前比,學生聲音越大,最后大家都笑了,李宋杰也笑了。
我說:“回去告訴媽媽,老師說的,個子高,是好事情啊。”
敲出關于興趣班和長期調課的字條,明天加上一班的內容,我打印出一份底稿,然后嚴老師速印、裁減了發給學生,給家長看。這樣真省事。
明天下午慶祝節日到市內開會,討厭,我寧可上課呢。
星期四局領導來座談,我有意安排那時候讓家長來報名興趣班。躲一回都是好的。
下午下班了,還和小安走了幾圈,正是秋高氣爽,感覺真好啊。去年此時,工作負擔輕的不知幾許,可是人卻終日氣急敗壞。可見人的自我調控是多么重要。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