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秦朝一樣。隋朝的滅亡,在于上層的分裂。瓦崗寨,竇建德這些農民起義不足為懼。他們造反好幾年,也無法進入隋朝的核心地區——關中地區 。
真正對隋朝產生影響的只有兩場叛變:
1.貴族楊玄感的叛變。
2.李淵集團的叛變。
楊玄感是隋朝第一代宰相楊素的兒子,擁有貴族的勢力和聲望,叛軍又集中在帝國的第二首都——洛陽。隋煬帝在遼東聽聞此事,大懼,倉皇撤軍,連后勤軍備都不要了,可見慌亂之極。雖然楊玄感叛亂被鎮壓了,但又產生不好的影響,上層的政治斗爭被公開化了。于是各地的投機者蠢蠢欲動,各地的起義也頻發起來,但隋朝還可以支撐,叛亂的軍隊始終沒有進入關中地區。
關中穩固,則天下穩固。關中為什么那么重要呢?
1.關中平原糧食富足,土地肥沃,河流縱橫,是北方的產糧區。
2.關中四面都是隘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以西安為中心,函谷關,潼關,大散關,蕭關圍繞,固若金湯。
3.關中地區和甘肅地區是游牧——農耕的接壤處,此地民風彪悍,還是中國的主要產馬區。“關隴集團”出自這里。
關中地區是集,兵,馬,糧,人于“最優資源組合”為一體的地區,這是其他地區不能比擬的。
來比較中國其他地域的各個單元
1.中原腹地,雖糧食富足,人口眾多,但缺乏天險隘口,容易攻破。如北宋被金兵迅速攻下。
2.華北地區雖是產糧區,但由于地勢平坦,很難抵擋北方游牧民族。北宋的幽云十六州被遼國奪取后,就無險可守,一馬平川。
3.四川盆地有天險可守,外面進不來,但出去也很難。諸葛亮六次北伐,由于道路艱險,后勤補給跟不上。
4.江淮地區,河流眾多,是南北的分界線,一旦劃江而治,成為南北的拉鋸戰場,不得安寧。南京只適合做“陪都”,持續不了多長時間。
5.江南地區丘陵眾多,地勢起伏,也很難像中原地區一樣迅速集結大量軍隊和糧草,行軍效率低,只適合打游擊,不適合打游擊戰。
6.至于嶺南和東北,一個太熱,一個太冷,這兩個地方在近代才具有政治價值。
可見只有關中地區集物資,人源,馬匹,天險于一身。進可攻,退可守。簡直太完美了。
公元617年,山西李淵部隊,悄悄行動,大軍從山西南下,很快就占領關中地區。5月造反,10月攻入關中平原,打下長安城,迅速關閉隘口。
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誰也進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