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長壽的秘訣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能夠給出一堆答案,而當我們在網上向大家科普健康養生的相關知識的時候,也會有不少人提出質疑:說得挺好,但你能保證照這樣做,就一定能健康長壽嗎?先天條件限制,意外情況幾率,對于這樣的保證,當然是誰都不敢下的。
到底怎么做,才能健康長壽呢?單純地說教,有時候確實顯得蒼白無力,而一些已經實現長壽目標的百歲老人的親身經驗,或許才會更讓人信服。如果有一份2000多名百歲老人的調查數據,其參考意義比單純某位百歲壽星的個人經驗,就更靠譜了。
早在2013年,江蘇省就出版了圖書《歡度百歲:江蘇長壽老人風采》,在該書中引用了此前研究人員對江蘇省2000多名百歲老人的調查采訪,其中也總結出了百歲老人的一些共性。雖然這樣的調查并沒有進行大數據的進一步分析,也沒有從生理健康角度進行深入的分析探討,但對于調查中提到的一些百歲老人的共性,也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
在這項調查采訪中,共調查了2095位百歲老壽星,其中女性占了四分之三,而男性百歲老人的人數為424人,只有百歲女性四分之一左右。這種現象與男女平均壽命的趨勢是一致的。我國人口調查數據顯示,女性的平均壽命約比男性高5歲左右,女性基因方面的優勢,雌激素的保護作用等等,都是導致男女壽命出現差異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性別因素是影響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相比男性,女性的壽命相對更長,女性百歲壽星的人數也相對更多,但作為男性也不必為此過分糾結,在來自北大社會管理學院的一項研究中,研究數據顯示,雖然高齡老人和百歲老人群體中女性老人的比重大于男性,但男性老年人的健康狀況總體上要好于女性老年人。也就是說,高齡長壽的男性,健康狀況往往比同年齡段的女性更好。
除了性別的差異性以外,遺傳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在此項調查中,百歲老人目前的平均壽齡高于80歲的占65%以上,而父親壽齡大于80歲的占比超過了70%,其祖父母輩有高齡長壽的比例也都明顯高于正常人群。
說到底,這種因素多數都是遺傳因素的作用。具有長壽體質的人其子女更加長壽的幾率也更大,這種遺傳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免疫力,穩定的細胞復制能力,緩慢的衰老進程,都有可能是從上輩遺傳而來的,有些人之所以抽煙喝酒,不良習慣頗多,仍然能夠活得高壽,就正是強大的基因在發揮作用,其實如果能夠改掉這些不良習慣,這些老年人的壽命可能還會更長。
年齡,基因等這些因素,都是我們不可控制的,而在日常生活中,想要身體更健康,更長壽,還有一些是我們能夠做出改變的,今天重點想和大家談的,也是在這份調查中,值得借鑒的一些可調節的壽命影響因素。結合調查數據,2000多名百歲老人,大多都有以下這些習慣,也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在調查中,考察了百歲老年人的日常食譜,發現他們的日常飲食中,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其中對于豆制品的食用喜好是非常具有共性的,調查數據顯示,90%以上的百歲老人,都經常吃豆制品。
對于老年人來說,豆類食物,豆制品是膳食結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豆類中富含優質的植物蛋白,同時還含有豐富的鈣、磷,卵磷脂,B族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對于老年人補充身體營養,是非常重要的飲食來源。
而在喝水方面,調查數據顯示,超過70%的百歲老人都喜歡喝水,很多人都有晨起后喝水的習慣,而其中近九成的老年人都常喝的是白開水,還有一部分平時喜歡喝茶。充足的水分,對于身體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對于身體缺水的敏感度和反應能力都會變弱,因此,很多老年人都存在飲水量不足的問題,多注意為身體補水,也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方面。
調查顯示,這些江蘇地區的百歲老人多數都偏愛喝粥,而且這個粥,并不只是白米粥。很多百歲老人都喜歡喝雜糧粥,菜粥,加入各種豆類的粥等。隨著年齡的增長,煮得軟爛的粥是非常適合老年人食用的食物,而如果能夠做好搭配,在粥中加入谷物,豆類,薯類等食材,對于營養的均衡搭配和攝入,都是很有益處的。除了粥以外,百歲老人們在主食方面,也保持著豐富多樣性,玉米,土豆,山藥,芋頭,大豆,花生等粗糧也都是常見的搭配。
在飲食結構方面,大多數的百歲老人,也都經常吃肉、蛋、魚和咸菜,咸菜雖然是腌制品,通常我們也認為是不健康食品,但對于那個年代的老年人來說,這往往是一種習慣性的飲食,如果能夠控制少吃,對于老年人的健康影響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肉、蛋、魚中富含優質蛋白和脂質營養,合理適量地吃一些,也是均衡營養攝入的重要來源。
從總體上來說,這些百歲老人的飲食還是偏清淡的,特別是白菜、豆腐這樣的常見的便宜菜,反而是很多百歲老人最常吃的食物,這也正應了那句“白菜豆腐保平安”的俗語。除此之外,由于江蘇地區水域廣闊,江河湖海都有不少,因此,當地的長壽老人們都有愛吃魚蝦的習慣,魚蝦等食材比起豬肉,牛肉是更健康的蛋白質來源,還能夠加強健康脂質的補充,是非常健康的食材。
胃口方面,百歲老人們雖然到了高齡,但胃口并不差,調查數據顯示,老壽星們主要以雜糧,米,面為主食,近八成的百歲老人都能夠保證每天吃主食4到7兩,因此,有個“好胃口”,也是百歲老人們的普遍共性。
對于食材方面,百歲老人們也喜歡講求新鮮,不管是魚蝦還是蔬菜,從調查報告中的老年人習慣中,都可以看出,很多百歲老年人都喜歡選擇新鮮采摘的新鮮果蔬,對于魚蝦,豆腐等食材,也都力求新鮮,這些飲食習慣,都保證了食材的營養和安全。
我們在談健康長壽的時候,經常說運動鍛煉的重要性,但在這些調查報告中顯示,江蘇的百歲老人,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大多數都沒有運動鍛煉的習慣。當然這樣的一種情況,與老年人生活的年代,環境以及周圍的氛圍等有關,實際上,作為出生于上世紀一二十年代的一代人,這些老年朋友們都經歷過艱苦的生活,在艱苦生活中雖然沒有刻意的進行身體鍛煉,但實際的每天活動量,也都不小。
這樣的一種調查結果,也提示我們對于運動鍛煉的概念,并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固定方式,固定時間的具體運動,在日常生活中,勤快一些,多多活動身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等,同樣也是一種身體活動,結合自己身體適度活動,適度鍛煉,就是很好的。
最重要的放在最后說,對于健康長壽來說,除了一些生活因素,生活習慣以外,心理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想要做好這一點,首先還是要“想得開”。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大多數百歲老人的經濟狀況和身體狀況,都不如一般人,但在被問及“不論遇到什么事都能想得開”這一問題時,有超過6成的百歲老壽星都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只有5.8%的老年人認為有些事會想不開。
自信,豁達,樂觀,開朗,想得開,看得開,是大多數百歲老人身上的寶貴特質,只有用用了健康的心理狀態,有了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不為無謂的事情煩惱憂愁的心態,才能夠讓自己保持好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健康狀態才會更有保證。而這種家風和性格的傳承,同樣也是家中老一輩,少一輩都能長壽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