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歷史感很重的城市,然而這座城市在我們的歷史中大放異彩只是近一千年以來的事情,于我們民族的歷史跨度來講并不算長,應該說還是一座風華正茂的城市。
仔細想想,北京雖然同在北方,但卻并不是傳統的中原核心。中原的核心在三河地區,也就是所謂的河東、河南、河內一帶,放在現在就是晉西南、洛陽盆地和豫北的山前平原地區。這里就是華夏民族形成的地方,也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
這個概念和那些分散形成的史前文化并不一樣,應該說正是史前分散的文化在這里碰撞,當然也包括族群的融合,才最終形成了我們民族與文明的雛形。
旁邊的關中地區,在文明中心的位置上,反而還要年輕一些。當然關中緊鄰三河一帶,它的規模及地理與地勢條件,以及中國文明早期的生產力條件等等,也決定了它的后來居上,而當形勢轉變時,歷史也無情的拋棄了它。
按造歷史記載以及考古發現,三河地區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廣域王朝,雖然證據可能還不夠充分,但一般認定就是夏朝。三河地區是東徙的羌人傳統的地盤,夏朝的主體民族很可能就是羌人,或則羌人與一部分夷人的結合。
華夏民族的主要來源其實就是羌人和夷人,而夷人也在很大程度上參與了三個早期王朝的歷史進程。比如夏朝初期曾經滅亡過一段時間,其實就是東夷有窮部落的首領后羿干的。
后羿的名字其實很有意思,這個后不是前后的后,而是皇天后土的后,在夏朝是君主的專稱。換句話說就是他滅亡了夏朝,然后奪了夏朝的帝位,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了。然后夏朝的復辟也很有意思,按照歷史的記載,夏朝是在另一個東夷部落的支持下復辟的。只能說東夷部落確實是分支眾多,實力強大啊。
然后再說商朝,有人認為商人是東夷的一支,這個概率其實還是挺大的,至少他們的起源應該是東方,無論是東北,正東,還是東南,當然一般認為他們起源于東北部的燕山一帶。
商朝和東夷其他部族也是相愛相殺,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東部面積廣闊,族群分支眾多。不過西部的羌人也差不多,據說滅掉西周的犬戎其實是周人的遠親,這個可信度也很高,他們很有可能是因為生產方式不同而逐漸分化的。
商朝最后滅亡的時候就是因為主力去與夷人作戰,而新建立的周朝也并沒有受到夷人的效忠。華夏民族最終的形成是在周朝,中華大地上逐漸形成了穩固的民族認同,很多不同的組群被吸收進了一個共同體。當然最終華夏還把足跡擴展到了更遠的地方,融合了更多民族,建立了更大的國家,當然那都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