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陰心包經
手厥陰心包經,起于胸中,出屬心包絡,向下經過橫膈自胸至腹依次聯絡上、中、下三焦。其支脈,從胸部向外側循行,至腋下3寸處,再向上抵達腋部,沿上臂內側下行于手太陰、手少陰經之間,進入肘中,再向下到前臂,沿兩筋之間,進入掌中,循行至中指的末端。一支脈從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到指端。
手厥陰心包經分布于人體胸脅、上肢內側中部、手掌及中指,循行9個穴位,首穴為天池,末穴為中沖。其中有1個穴位在胸前,其余8個穴位則分布在上肢內側中部及手部。
手厥陰心包經的巡行路線
心胸病癥:心痛,心悸,胸悶。
神志病:暈厥,癲癇,失眠。
經脈循行處不適:肘臂痛,手掌多汗。
其他:胃痛,口臭,咳喘,乳腺炎。
沿心包經循行路線敲打按摩。沿著心包經的路線從胸部一直到指尖,用捏和拍,每天按摩每只手臂10分鐘,可以起到很好的保養心臟作用。按壓時要慢慢進行,按壓的力度要通過每一點傳到心包上,增加心臟搏動。戌時按摩心包經更有效。
勞宮穴是心包經的“滎穴”,可清心熱火、泄肝火,每日在戌時輕柔按壓勞宮穴2分鐘,經常對其進行按揉刺激,可以調補氣血,快速起到養心的作用。每天花兩分鐘左右按揉,力量不需太大,有酸脹感即可。
刮拭心包經,即可以診斷經脈氣血運行狀況,又可以根據這些經穴的反應了解心包的健康狀況,也有利于心包的保健。
①用面刮法從上到下刮拭上肢心包經循行的部位,從天泉穴一直刮到中沖穴。對經絡上的曲澤穴、內關穴、勞宮穴、中沖穴進行重點刮拭。每天刮一次每次刮拭20至30下,對有疼痛的部位涂刮痧油重點刮拭。
②用平面按揉法按揉內關穴、神門穴。每天按揉1次,每次按揉20至30下,按揉時應用力,以感到酸脹微痛為宜。
拍打心包經
③每月用拍打法拍肘窩,出痧排毒又可檢測心肺健康情況。日常進行四肢疏理經氣刮痧,保持心包經通暢,可以預防冠心病發生和發作。
原穴/輸穴:大陵穴——手厥陰心包經
【取穴】在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大陵穴
【快速取穴】微屈腕握拳,從腕橫紋上,兩條索狀筋之間即是。
【調理手法】
①按摩方法:首先,用右手拇指尖端按壓左手大陵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然后活動左手腕關節,可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產生酸、麻、脹、痛、熱和走竄等感覺。
持續20~30秒后,漸漸放松再輕揉局部,時間3~5分鐘。先左后右,左右手交替進行,每日1~2次。按摩大陵穴還可緩解足跟痛。
②刺灸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
③針刺法:直刺0.3~0.5寸,局部酸脹,針感可向指端放散。向腕管內斜刺0.8~1.5寸,用于治療腕管綜合征;三棱針點刺放血。
④艾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鐘。
洛穴:內關穴——手厥陰心包經
【取穴】內關在前臂手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和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內關穴
【快速取穴】用力握拳,找到手臂內側兩條明顯的肌腱,內關就在這兩條肌腱之間,從掌面腕橫紋的中點開始向上2寸的地方,就是內關穴。
【調理手法】
①艾灸法:用艾條溫和灸內關穴5—20,每日一次,可以治療痛經等。
②拔罐法:用氣罐留罐內關穴5—10鐘,隔天一次,可緩解治療前臂痛等。
③刮痧法:用角刮法刮拭內關穴3—5分鐘,隔天一次,可以緩解治療癲狂、心痛、心悸等。
按揉內關穴,打開內心的結。大家心情不好的時候不妨點揉15分鐘內關穴。那些愛美的人,或者處于更年期的朋友,更要多按摩內關穴。調心養心、氣血充盈才是真正的養顏之秘!
暈車嘔吐,用手重按、撥動雙側的內關穴,就有效果。
未來可期,時光荏苒。小藥郎會一直陪著你學習中醫,醫路有你們相伴,我會更加努力!